我国地震范围广,云南地区尤甚。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版块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接处,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约有一半城市位于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118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有近2/3的面积位于基本烈度7度及其以上地区。云南省全部国土面积都处于6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度和8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8.6%,加上9度区,占总面积的84%,设防区面积之大,烈度之高,居全国首位。
全球地震带分布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减震建筑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
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源于建筑物破坏引发的次生灾害,建筑减隔震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建筑防震抗震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其中建筑隔震技术是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内外重大地震死亡人数对比
国家 | 中国 | 伊朗 | 巴基斯坦 | 美国 | 日本 | 日本 |
地震 | 2008年汶川地震 | 2003年伊朗巴姆地震 | 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 | 1989年美国加州洛马普里埃塔地震 |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 2001年东日本大地震 |
震级 | 8级 | 8.6级 | 7.8级 | 7.1级 | 7.3级 | 9级 |
死亡人数 | 6.9万人 | 3.1万人 | 3.9万人 | 63人 | 6500人 | 1.6万人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将建筑物放在柔性隔震支座上,隔震层的橡胶支座则是由橡胶层和钢板层多层叠合构成。当发生地震时,柔性橡胶材料发生较大水平变形,阻止了携带主要能量的高频地震波向上传递,上部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因此显著减小。减震技术通过在传统建筑的薄弱节点加入阻尼器,使得地震能量沿结构传递时被大幅消耗,从而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
减隔震技术能够保证建筑结构整体完整、避免次生灾害。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完整、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还能避免建筑物内部结构、设施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根据数据统计,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少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50%-80%,而且地震越大,隔震效果越好。
不同抗震方法特点的对比
方法 | 效果 | 原理 | |
传统抗震 | 加大加粗梁柱 | 硬碰硬 | 加强建筑结构体的强度,从而达到抗震的效果 |
隔震技术 | 在建筑物底部或者层间设置隔震层降低地震作用 | 50%~80% | 产生类似滑板的效果,将结构体的晃动转换为隔震系统的横向位移,让大部分地震能量被隔离 |
减震技术 | 类似汽车的避震器降低地震作用 | 20%~30% | 吸收和消耗部分地震能量,极大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体的破坏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进行了橡胶隔震支座研制、隔震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橡胶支座产品性能检验、检测技术、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建筑隔震技术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应用。根据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累计建成减隔震建筑达5119栋。
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建筑减隔震行业在中国属于新兴行业,自2010年开始起步,其中云南省走在前列率先推广建筑减隔震技术。目前司法部已经完成《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意见征集工作,未来随条例立法的确定和实施,建筑减隔震行业有望在全国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市场空间取得爆发式增长。
2011年至今云南地方出台系列文件推广减隔震技术
时间 | 部门 | 文件 | 相关内容 |
2008年6月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的通知》 | 在地震重点危险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医院、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库、博物馆、机场、桥梁等重要工程建筑物,党政机关等重要目标单位,重大通信和电力设施等,强制推行隔震垫减隔震技术 |
2011年4月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意见》 | 制定减隔震技术应用推广目标,要求8度区及以上学校、医院强制使用隔震技术,并逐步推进对人员集中场所和重要生命线工程进行强制使用的要求。 |
2012年3月 | 云南住建厅等九部门 |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工作的通知》 | - |
2013年3月 | 云南财政厅等九部门 | 《关于进一步支持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 | - |
2016年8月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 | 全面推进 |
2016年12月 | 云南省住建厅 | 《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实施细则》 | 扩大强制使用区域和使用对象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8年云南省隔震房屋建筑数量占到全国的71.59%,减震房屋建筑数量占到全国的56.71%,均居全国之首。
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减隔震建筑全国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从产品标准的角度,减隔震产品需满足国家标准、省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重重标准,并且过去除云南省外其他地区执行隔震橡胶支座国家标准,技术指标要求较低,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对于北京新机场、北京行政副中心等要求较高的重大项目,只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公司才有较强的竞争力;2)因行业涉及生命及财产安全,产品质量检测环节较为重要,除生产企业需通过型式检验外,产品出厂前仍需进行内部检测,和第三方独立检测等,多年良好口碑的头部企业更易获得客户选择;3)减隔震产业长期与设计、施工、业主等单位往来较多,与产业链上游资源与下游客户都维持合作,具有较好的先发优势。
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一览
公司 | 成立事假 | 主要产品 |
无锡圣丰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 1983 | (原)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系列,建筑用阻尼器系列,滑移支座 |
衡水震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 | 1997 | 隔震橡胶支座、滑移支座、消能减振器 |
广东宇泰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1992 | 隔震减震器材 |
四川强实隔震科技有限公司 | 2008 | 四川强实隔震科技有限公司 |
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1993 | 桥梁支座,桥梁伸缩装置、减隔震支座、阻尼器 |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03 | 轨道结构减振产品、嵌丝橡胶道口板 |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7 | 桥梁支座、房屋隔震支座等 |
上海路博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996 | 钢支座、橡胶支座、阻尼 |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0 | 隔震支座、消能阻尼器等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涉及减隔震业务的上市企业主要有时代新材、天铁股份、容大股份(新三板)、路博科技(新三板)、海德科技(新三板)等,不过上述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产品主要用于桥梁、轨道减隔震等领域,而非建筑减隔震领域。对于桥梁减隔震行业,更多需要解决的是车辆与桥梁之间的共振问题,而建筑减隔震行业则主要针对性的解决地震带来的震动影响,因此两个行业对缓冲材料的性能、结构参数等均有不同的要求。
行业公司收入比较(百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行业公司毛利率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2-2028年中国建筑减震产品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2-2028年中国建筑减震产品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十二章,包含建筑减震产品行业投资与趋势预测分析,建筑减震产品行业发展预测分析,建筑减震产品企业管理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