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水下机器人产业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图]

    水下机器人也称作无人水下潜水器,它可以在水下代替人类完成某些复杂任务。水下机器人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通常可以分为载人水下机器人 (HOV),遥控机器人 (ROV)和智能水下机器人 (AUV) 三类。

水下机器人主要类型及特征对比分析

类型
特点
缺点
代表
载人水下机器人(HOV)
人机协作、精准操作、实时通信
成本高、活动环境受限、对工作人员有危险
蛟龙号、深海勇士、探索者
遥控机器人 (ROV)
信息传播能力强、水面基站提供动力
电缆脆弱、活动范围小
海马号、海星6000
智能水下机器人 (AUV)
灵活性强、安全性能高、隐蔽性好、活动范围大、智能性高
通信技术有限、回收工作困难、能源有限
CR-01、CR-02、潜龙一号、潜龙二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约为 3.6 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表面积的 71%,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和陆地资源逐渐匮乏,海洋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类重视,海洋开发成为了当今各国发展的重要途经。

    水下机器人可在被严重污染环境、危险程度高的环境以及可见度为零的水域代替人工在水下长时间作业,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同时,水下机器人在石油开发、科学研究、海底地貌勘察、水下设施检查和军事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水下机器人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遥控水下机器人也称为遥控式水下无人潜航器(ROV)是用于在水中观察、检查、施工的水下机器人,属于水下无人潜航器(UUV)的一种。它的开发和应用早于深海载人潜水器(HOV)和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也称为自主式水下无人潜航器(AUV),其研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全球第一台ROV——“CURV1”号于1960年被美国成功研制出来,并于同年年初配合深海HOV "阿尔文”号找到一颗美国空军丢失在海底深处的氢弹.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自此ROV技术引起了人们重视。据统计2017年全球水下机器人产业规模为23.34亿美元,2018年规模增长至27.25亿美元,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下游应用市场的拓展,2025年全球水下机器人产业有望增长至91.20亿美元。

    2014-2025年全球水下机器人产业规模统计及预测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显示:水下机器人是探索海洋的重要手段,我国科学家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ROV进行研究,1985年12月我国首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样机进行首航并取得成功,可潜入水下深达200 m的置,能够在水下连续进行观察、切割、取样、焊接等作业第一台有缆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的诞生是我国水下机器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8年4月6日凌晨“潜龙二号”成功完成第50次下潜,经过50次下潜,“潜龙二号”的运行状态越来越稳定,本航次任务结束后将正式进行技术升级,“潜龙二号”还将实现多探测传感器模块化搭载作业、海水采样、系统自动检测等多项新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科考应用需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家族”。

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族谱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国内商业及消费级水下机器人行业主要玩家

玩家
成立时间
融资阶段
定位
产品
天津深之蓝
2013年1月
Pre-B轮融资
军工、商业、消费三个方向
白鲨MIX
北京博雅工道
2015年9月
A轮
主推摄影机器人
水下摄影机器鱼BIKI、水中无人机
北京华亚科创科技
2015年11月
-
具有水下摄像、标本采集、数据收集等多种功能
小水星
鳍源科技
2016年7月
天使轮
海洋环境监测、水下摄影、水下垂钓
消费级FIFISH P3、轻工业级FIFISH
潜行科技
2016年4月
天使轮
用于水下拍摄、观测和探索的智能水下机器人
Gladius水下机器人
臻迪科技
2012年
新三板上市
面向户外垂钓、水下拍摄,水下沉浸式游览等场景
PowerRay小海鳐PowerDolphin
海图智能
2015年10月
-
海洋高端装备、水下智能机器人、水下VR拍摄设备
“大鱼”、“海棠”
深圳吉影科技
2013年4月
Pre-A轮
面向潜水爱好者和海产养殖户的有缆水下摄影机器人
波塞冬1
天津海之星
2012年4月
-
中型工业级水下机器人本体,用于勘测、清洁等方向。(其研究院由中俄团队共同组成)
气蚀水下清刷器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
2015年
-
智能穿戴设备,主要用于水下监测、水下科考
潜巡者
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
2013年7月
-
微型水下机器人、公司主要从事海洋仪器设备开发
LBF-150海星打针机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水下机器人会向着体积更小、兼容性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以此来突破水下无人潜航器在设计中的障碍,大幅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将多媒体技术、临场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应用于水下机器人,各种类型水下机器人之间存在的界限可能将被打破,并将会产生全新概念的水下机器人。

本文采编:CY209
10000 10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 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 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 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共八章,包含中国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布局状况研究,中国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行业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