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大电影票房构成情况分析
2018年整一年来,电影行业历经风云沉浮。既出现了《红海行动》这样的主旋律大片,树立国产类型片新的里程碑;也有现实题材力作《我不是药神》,拥有高口碑的同时引发全民共鸣,李克强总理甚至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不过,也有影片大栽跟头。如号称聚集了原班人马回归的《爱情公寓》,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了3亿元大关,可“挂羊肉卖狗肉”的操作在不到半日就获得了观众的反弹抵制,随后口碑和票房都遭遇断崖式下跌。另外一部对外宣称投资超7.5亿元的《阿修罗》,上映3天票房只有4600多万,最后片方选择了没有结尾的结尾:主动撤档。
2018年票房过20亿的6部影片贡献了30%的票房,而1000万以下的331部影片仅贡献了0.9%的票房。值得注意的是,头部效应在电影公司的表现中同样明显,大体量的电影公司控制了大多数头部影片的出品和发行。
2016-2018年三大票房区间电影票房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据统计,在2018年,以腾讯影业和企鹅影视为代表的腾讯系电影公司斩获了70.92亿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11.6%,成为年度票房贡献力最高的公司。而这其中并未包含腾讯影业参与中国区推广的《头号玩家》(13.96亿)《海王》(20.08亿)等影片的票房成绩。
2018年电影公司投资实力榜top15
排名 | 公司 | 出品电影总票房:亿元 | 联合出品电影总票房:亿元 |
1 | 腾讯影业+企鹅影视 | 70.9 | 11.25 |
2 | 英皇电影 | 59.23 | 0 |
3 | 猫眼微影 | 54.99 | 46.55 |
4 | 万达影视 | 54.47 | 38.14 |
5 | 博纳影业 | 50.57 | 5.84 |
6 | 双嘉传媒 | 42.64 | 0 |
7 | 真乐道文(徐峥公司) | 41.58 | 0 |
8 | 北京文化 | 39.2 | 4.33 |
9 | 光线传媒 | 37.02 | 31.88 |
10 | 阿里影业 | 35.81 | 81.25 |
11 | 中影股份 | 33.81 | 42.72 |
12 | 新丽主传媒 | 33.54 | 0 |
13 | 开心麻花 | 29.21 | 0 |
14 | 华谊兄弟 | 13.28 | 0 |
15 | 华策影视 | 8.26 | 0 |
2018年是电影用质量说话的分水岭,往年或许有凭借主演阵容、大IP、大特效等投机取巧获得票房成功的先例,但在今年几乎统统失效。现在的观众拥有了鉴赏好片的能力。
以 2016 年-2018 年的历史数据,可以一探究竟:2018 年为国产电影大年,受进口(非六大)影片数量的增长,国产电影数量占比下降,但可见国产电影的竞争力大幅提升:1)、国产电影票房占比同比上升,达到了 60.3%,较 2017 年的 56.9%有明显提升;2)、 年度 TOP20 电影内容中国产电影占据了 11 席位,相比 2017 年增加了 4 位,且顺位前移明显;3)、 TOP20 电影榜单中国产电影排放占比达到 62.9%,远超 2017 年的 48.3%。尽管,近年来国产内容供给较为旺盛数量与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且头部国产片相对于好莱坞电影普遍获得了更为优势的档期(例如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但上映数量仅占不足 7%的好莱坞六大的电影仍斩下了超三成的票房。因此,好莱坞六大的电影数量与质量对中国电影市场大盘有较强的解释力,好莱坞大年带来的优质内容供给将为中国电影市场大盘的稳健增长保驾护航。
2016-2018 年国产、六大、非六大电影数 量占比
2016-2018 年国产、六大、非六大电影票 房占比
回顾全年电影的表现,高居票房榜榜首的《红海行动》票房达到36亿元,紧随其后的《唐人街探案2》则达到34亿元,既卖座又好看的《我不是药神》以31亿元的票房位列第三。排名前三位的电影均突破30亿元票房,这样的集中度在近几年都颇为少见。
但暑期档之后,电影市场就鲜有叫好叫座的影片再出现了。国庆档备受期待的《李茶的姑妈》《影》最终票房落点均在6亿出头,反而港片气息浓厚的《无双》以黑马姿态跑赢。这一原本被赋予众望的国庆节档期在今年仅报收19亿元票房,同比减少21%。
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与9月份多家媒体报道的电影票补将取消的政策有关。离开了大规模的票补后,电影无法在大档期“大施拳脚”,国庆档延续到圣诞节档,包括即将目前的元旦档,热度都不如往年。
但归根结底“是片子的质量”,武剑表示,“没好片就是这样”。他认为:“档期已经不能给影片太好的保护伞,影片唯有自身足够优秀才能获得相应回报。想要投机取巧,再无机会。”
整一年度的票房,可以观测出头部效应继续增强,两极化加速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观察》显示,top6电影贡献三成票房,1000万以下的影片高达30多部,累计仅贡献0.8%的票房。
2、 2019年好莱坞电影片单饱满,预计 19 年大概率为好莱坞大年
2019 年为好莱坞影片大年,片单较为饱满。目前已经定档大片数量和质量较为可观,其中大部分有望明年引进国内,为明年票房大盘增长提供动力。
根据目前的片单,大概率引进并且具备票房超 5 亿潜力的好莱坞电影超过 27 部,而 2018 年引进片中票房超过 5 亿引进片仅有 14 部(其中 13 部为好莱坞电影,1 部为宝莱坞电影)。2019 年好莱坞片单中,《复仇者联盟 4》、《正义联盟 2》与《大侦探皮卡丘》是最有望成为现象级电影的作品,预计票房均将超过 15 亿。预计在这三部之外将有其他口碑优异的电影有望在较好的档期填补该特定优质档期中国产电影的空缺(例如 2018 年贺岁档的《海王》与11 月国产电影供给不足时的《毒液:致命守护者》),而获得超越 15 亿的票房。
此外,2019 年超级英雄电影供给较为充分,超级英雄电影数量大幅超过 18 年。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仍是最为吸金的影片类型,2018 年在进口(六大)电影中票房占比显著提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的 40%。其中,漫威出品、迪斯尼发行的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在国内豪取 23.9 亿票房,创下中国电影史上超级英雄电影的最高记录。而 2019 年的超级英雄电影数量将大幅超过2018 年:2018 年引进的超级英雄电影有 6 部真人电影与 2 部动画电影,分别为《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毒液:致命守护者》、《海王》、《蚁人 2:黄蜂女现身》、《黑豹》、《蜘蛛侠:平行宇宙》(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 2》(动画电影);2019 年超级英雄电影共有 10 部真人电影,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分别为《复仇者联盟 4》、《正义联盟 2》、《惊奇队长》、《蜘蛛侠:英雄远征》、《雷霆沙赞!》、《X战警:黑凤凰》、《X 战警:新变种人》(或可能以非院线形式发行)、《小丑》、《蝙蝠侠》、《地狱男爵:血皇后崛起》(存在不引进风险)。
2016年六大总票房及猫眼评分
2017年六大总票房及猫眼评分
2018年六大总票房及猫眼评分
2016-2018年度当年六大总票房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