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结构变迁和技术发展催生产业升级
自2010年后,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且老龄化现象开始显现。 伴随着劳动力供给的收缩,农民工的“老龄化”现象也在逐渐显现。我国41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已从 2008 年的 30%攀升至 2015年的45%,而与之相对应的,30岁以下青壮年农民工占比则由 2008 年的46%下跌至32.9%。人口红利逐年减退,自动化需求愈发明显。
我国 15-64 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不同年龄层农民工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相反,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对人力的替代作用愈发明显。我国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为3000~3500元,每年增速保持在5%以上。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生产与使用工艺日渐成熟,使得其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快速下降。以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均价为例,2006 年平均每台工业机器人进口成本为32.36万元/台,而2015年每台工业机器人进口成本已下降至 17.19 万元/台,累计下降比例超过45%,年均下降 6.1%。机器人网的统计数据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本仅为人工成本的 23%左右。一台工业机器人年均折旧与使用费用约5万元,可承担 3-4名熟练工人的工作量。
我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均价(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自动化需求旺盛,渗透率不断提高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食品包装等行业。近年来由于下游行业规模的稳定增长,自动化需求旺盛,工业机器人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1)汽车行业生产精密度要求较高,自动化水平高,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大,占比约为35%。2)电子电气行业规模大,设计领域多,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增长较快,占比约为32%。3)橡胶、塑料行业搬运、码垛需求较多,人工成本上升增加了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占比为 15%。 目前除了汽车行业自动化率较高,其他行业自动化设备渗透率依然较低。我国 3C 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预计超过 3500 亿,自动化率仅为 15%~25%。其他传统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包装等对于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也在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工业机器人的用途来看,目前可实现喷涂、码垛、搬运、包装、焊接、装配等。其中焊接和搬运的应用比例最高,自动化程度较为成熟,合计占比达到 67%。
中国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行业需求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场景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