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医疗格局发生了变化: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常用药品到药店,由此推动了胃肠药OTC品种队伍的不断壮大,在零售市场的销售额已仅次于感冒药。基于胃肠药市场可观的前景,很多知名药品企业都开发有胃肠药产品,更是加剧了品牌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通过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系统选取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沈阳、成都、南京、杭州、重庆、青岛、长沙、宁波、苏州、无锡15样本城市来看,胃肠药的市场规模正节节壮大。
销售期较长 抗溃疡与抗酸类突出
胃肠道疾病的发病跟天气有着紧密的联系,夏季的炎热或者冬季的寒冷都容易导致发病率上升。一般来说,夏、秋、冬季都是胃肠药销售的旺季,其中,7、8月份是止泻药销售的高峰期,通常思密达、整肠生这一类止泻药能够拉动淡季胃肠药的销售增长。可见,胃肠道用药的销售期比较长,为销售额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数据显示:2015年度,15城市药品零售市场的胃肠药销售额合计达50.9亿元;其中,胃药占胃肠药总体市场的80%,肠道用药占了20%。
胃肠药主要分为抗溃疡与抗酸类、助消化类、胃动力类、止泻类以及通便类。抗溃疡与抗酸类所占比例最大,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其在前10位品牌虽占有5位,却没有一个品牌能够形成绝对优势的霸主地位。其次是助消化类,占16.0%,由江中健胃消食片和妈咪爱散合计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止泻类占11.4%,思密达、整肠生和喇叭正露丸三足鼎立,占据着止泻类药的半壁江山;胃动力类所占比例仅为7.7%,主要由吗丁啉独揽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2015年我国胃肠用药市场总量在465亿元左右,其中医院渠道销售金额为269亿元,零售渠道销售规模为196亿元,胃肠用药市场规模占比为42.2%。
2005-2015年我国胃肠用药零售市场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