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肥助剂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化肥助剂作为服务于现代农业的新型功能性材料,能改善化肥性能和品质、降低化肥生产能耗、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将推动我国化肥行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意义,发展空间广阔。
化肥助剂作为一种为改善化肥产品性能而在化肥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新型材料,其诞生和发展是以化肥行业的发展为基础的。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是一种战略性农用物资,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农化专家普遍认为,在保持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作物施用化肥与不施用化肥相比可增加产量40%以上。根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化肥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增长的贡献率达55%,对我国粮食单产增长贡献率达40-50%,对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达30%。
2009-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较低,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播种面积减少的形势下,提高化肥施用率和利用率成为提高粮食产量的必然要求。目前,在耕地面积难以增加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是解决人民营生问题、确保粮食安全的唯一选择,而化肥的增产作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智研咨询( http://www.chyxx.com)
化肥助剂是化肥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材料,其主要作用是能降低化肥生产能耗、改善化肥性能和品质、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等,对于解决化肥生产、贮存、运输、销售和使用中发生的众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page]二、化肥助剂行业的发展概况分析[/page]
(1)化肥结块现象和理论推动了化肥助剂产品的出现(20 世纪70 年代)
自化肥产生以来,吸潮、结块与粉化问题一直是影响化肥质量的重要因素。关于肥料结块与粉化的机理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完整统一的理论,其中最主流的是“晶体桥连理论”和“毛细管吸附理论”。晶体桥连理论主要用于解释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环境下的结块现象,该理论认为:对等待包装的产品而言,在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下,会表现出较明显的“晶桥粘连”特性,即肥料复盐“溶解-结晶”反复产生,最终导致化肥吸潮、褪色、结块及粉化。“毛细管吸附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相对干燥环境下的结块现象,该理论认为:肥料颗粒内部微细粒子排列形成一定数量的毛细管,毛细管内部液体表面存在着一定的吸附力,吸附力推动液体从颗粒内部向外部扩散,而肥料颗粒外部环境相对湿度较低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蒸发效应,导致内部的饱和溶液扩散到外部被蒸发或者重结晶,最终导致表面发霉、褪色、泛白,严重时出现结块、粉化。智研咨询( http://www.chyxx.com)
化肥结块问题导致了对防结剂的需求,而结块原理的突破,则使得防结块类化肥助剂产品的推出成为可能。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2014-2019年中国化肥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传统产品阶段(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到20 世纪90 年代)
为解决化肥结块问题,出现了一系列技术。20 世纪70 年代初,出现的早期技术是在化肥表面简单包裹高岭土、硅藻土等粉状材料,用量较大,为20-40 千克/吨肥料,但防结效果一般,生产过程中粉尘大、现场环境恶劣,且大幅度降低了肥料的养分。当时,人们也曾尝试用植物油脂来解决结块问题,但用量大、成本高。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日本人开始使用醛类化合物作为肥料防结块剂,但成分中的低沸点醛和机油稀释剂易挥发产生刺激性异味,接触或吸入后产生毒性,会污染喷混环境和肥料使用环境。20 世纪80 年代,德国学者研究了木质素磺酸钙等金属盐对肥料的防结块性和抗破碎性,克服了使用醛类的缺点,但这些物质的加入使肥料变成褐色或棕褐色,影响市场推广;芬兰T•阿尔纳斯将溶入醚中的阳离子胺类(脂肪胺、聚胺)和氨基二羧酸盐一起熔入矿物油中包裹复合肥,得到了较满意的防潮、防结块效果,但原料成本高、生产及使用均不方便,且采用大量溶剂不安全,故难以实际应用;日本仓田笃三直接使用酰胺类化合物作为主要防结块剂,但这类物质价格十分昂贵。90 年代法国出现了采用油、蜡类的熔融物包裹化肥的技术,效果一般,但降低存放期间产品的颗粒强度,引起粉化现象。
(3)新型防结剂及缓释材料、矿石浮选剂等新型化肥助剂的出现(21 世纪初至今)
①新型防结剂及多功能包裹剂的出现
进入21 世纪,随着化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出现了多种防止化肥结块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化肥的结块问题,具体如下:
防结剂的针对性更强:解决了以前采用一种通用配方低效甚至无效等问题,出现了针对烟草肥、硝铵磷、硝酸铵等高硝态氮产品的硝基防结剂,出现了针对中国特有的高塔高尿态氮的防结剂等;
防结剂的形态多样化: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工艺的需求,有膏体防结剂、粉体防结剂、液体防结剂以及可在造粒之前加入的内添加型防结剂;
产品不断升级,功能复合化多样化:多功能包裹剂和造粒改良剂,不但具有优秀的防结块效果,而且能减少化肥吸潮、抑制粉尘、增加流动性、调整外观、增加光泽,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智研咨询( http://www.chyxx.com)
② 缓释材料的出现
化肥是一个资源消耗型行业。我国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化肥利用率普遍较低,增加了农民的生产作业成本,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及化肥生产和施用过程的双重污染。因此,开发缓控释肥料,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成为农业、化工和环保等各个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863”计划和“十五”科技攻关中提出缓控释肥料研究项目,随后一大批的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缓控释肥料的研发和推广行列中。
③矿石浮选剂的出现
随着磷肥产量的逐渐扩大,磷矿资源日益减少,高品质磷矿正面临枯竭。与此同时,高养分磷复肥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而高养分磷复肥对磷矿品位的要求也更高。这样就造成磷矿资源品位与磷肥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开发高效的磷矿石浮选剂成为解决国家磷矿资源匮乏的首要方案。
④节能降耗产品的出现
为了适应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要求,化肥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助剂行业在为化肥行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推出了各种功能的化肥助剂,如用于磷酸生产过程中抑制泡沫产生的消泡剂、用于提高磷酸杂质沉降速度的絮凝剂、用于阻止磷酸及料浆管道结垢的阻垢剂等。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化肥生产企业不断壮大,大型化肥企业对化肥产品品质和性能的高标准要求推动了化肥助剂行业的发展。随着化肥养分的提高和复合化率的增加,肥料结块现象变得尤为突出,进一步加大了对防结剂的需求。21世纪以来,在我国化肥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长起了几家颇具实力的化肥助剂生产企业,他们基于对化肥生产链的全面理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掌握了化肥助剂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并顺应客户的需求和变化不断改进产品配方和服务模式,凭借成本、配方和服务等综合优势与国内大型化肥厂商建立了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改变了化肥助剂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为提升我国化肥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改善我国化肥产品结构、维护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我国化肥行业庞大的生产总量和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化肥进口的需求,为化肥助剂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我国化肥助剂行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促使我国起步较晚的化肥助剂行业逐年快速发展。
庞大的化肥生产总量和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将为化肥助剂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化肥助剂市场需求取决于下游化肥行业的发展,受到化肥产量和化肥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化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2010 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6,619.80 万吨(折纯),创历史新高,2001-2010年间我国化肥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2%。
2013年全国共生产化肥7153.7万吨(折纯量,下同),较2012年增长4.89%,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尿素、磷铵、复合肥等高浓度化肥、高效化肥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化肥助剂市场需求的快速上升,但目前高浓度化肥比例仍然较低,化肥复合化率仅有30%左右,与世界平均50%、发达国家80%的复合化率相比差距较大。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化肥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复合化率的进一步上升,将会切实有效地拉动化肥助剂市场需求的增长
[page]三、化肥助剂市场容量分析[/page]
国际市场化肥产量约为中国化肥产量的2 倍14。未来五年全球农业前景向好,仍会刺激肥料需求增加。智研咨询( http://www.chyxx.com)
国际市场化肥的养分含量和复合化率较高,其中化肥复合化率平均达50%,发达国家则高达80%,由于养分含量较高的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均需使用化肥助剂,因此,国际市场对化肥助剂产品的需求量巨大。根据国内市场容量分析,到2015 年,中国化肥助剂市场容量近90 亿元,考虑到国际市场化肥的养分含量和复合化率较高,国际市场对化肥助剂的需求应在180 亿元以上。
目前,国内领先的化肥助剂生产厂商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且与国际厂商相比成本优势明显,竞争力显著。随着国内化肥助剂产品产能的增加和对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大,国际市场将成为国内化肥助剂厂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也是国内化肥助剂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品牌实力的必然选择。
综上:根据前述分析,到2015 年,化肥助剂仅在上述可以初步预计的应用领域,市场容量超过270 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化肥助剂由于能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化肥生产和施用导致的环境污染,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page]四、化肥助剂行业上下游行业关联性分析[/page]
化肥助剂行业采用矿物油、表面活性剂等化工产品为基础原料,利用材料改性、合成技术提高其性能,并将最终产品运用于化肥生产过程中,用以改进化肥的品质和性能,从而最终达到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目的。化肥助剂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简要关系如下图所示:智研咨询( http://www.chyxx.com)
化肥助剂行业产业链图
1、上游基础化工行业与化肥助剂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化肥助剂行业使用的原料主要为矿物油、表面活性剂等化工产品。我国基础化工产业发展成熟,产品供应充足,但其价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从而影响化肥助剂企业的生产成本,给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2、下游化肥行业与化肥助剂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化肥助剂作为重要的功能性材料,与下游化肥行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方面,化肥行业的发展对化肥助剂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决定着化肥助剂产品的需求状况,并引导着化肥助剂行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化肥助剂行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化肥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3、农业与化肥助剂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化肥助剂通过改善化肥产品的性能最终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粮食种植面积占比呈减少趋势,蔬菜、水果、油料、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较大上升。一般而言,经济作物需肥量较大,对于各种优质高效、功能性、专用性化肥品种的需求会大幅增加,从而导致对各种化肥助剂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


2025-2031年中国化肥助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化肥助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化肥助剂市场特性分析,化肥助剂行业进入壁垒及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