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1年蒙古国矿业对外合作现状调查

    内容提示:对蒙古国煤的需求绝大多数来自中国,2009年,中国66%的进口煤来自澳大利亚,只有11%来自蒙古国;然而,2010年蒙古国所占份额跳至近40%,而从澳大利亚的进口量下滑至低于50%。

    蒙古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其利用地下丰富的宝藏来吸引外国投资。在蒙古的邻国中,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是世界上强大的、对矿产需求旺盛的国家,共消耗全世界47%的煤及80%的稀土。蒙古独特的优势在于它与这4个邻国都保持着良好健康的外交关系。

    中国最大的煤输入国是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不是蒙古国,但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改变,塔本陶勒盖及其他扩展工程的开放使得从蒙古国运送煤到中国,每吨花费不到100美元,而从澳大利亚运来每吨需要220美元以上。同样的情形出现在日本稀土的供应上,除了蒙古国,日本在越南、澳大利亚和印度正在勘探稀土,如果蒙古国能进入日本市场,因为运费的原因,在供应相同元素矿物上,其他国家没有优势可言。

    蒙古国政府意识到中国和日本将是其矿产的主要消费国,因而致力于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运输联系,横越GashuumSukhait边界连接塔本陶勒盖的Gobi沙漠地区南部与中国铁路系统的计划正在进行。至于日本,蒙古国政府考虑在北部将横跨西伯利亚的铁路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Vladivostok)的港口进行连接,这是政府和投资者将首先资助的工程。

    在过去的10年里,蒙古国与中国经济来往更加紧密。从2001年到2009年,中国占蒙古国的出口额百分比从48%升至超过80%。同时中国在蒙古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中占绝对优势,超过一半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中国,而这些资金超过60%投在蒙古国的矿业部门。对蒙古国煤的需求绝大多数来自中国,2009年,中国66%的进口煤来自澳大利亚,只有11%来自蒙古国;然而,2010年蒙古国所占份额跳至近40%,而从澳大利亚的进口量下滑至低于50%。

    蒙古国也在努力加强与其他东北亚国家的联系,韩国是蒙古国的第三大投资国,日本一直处在第五大投资国地位。在2009年金融危机达到顶峰时,日本许诺蒙古国5000万美元来资助其公共财政。近来国家之间的互访及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都很好地预示了将来相互间的经济联系。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世界上的第二大钢铁公司,在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对其盛情款待,并表示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蒙古国发展更亲密关系的兴趣,希望把塔本陶勒盖与出口市场相连接。韩国也通过国有韩国煤炭公司(KOCOAL)向蒙古国寻求煤的供应。KOCOAL出资1800万美元获得了蒙古国西北部一个热能煤矿的部分所有权。一系列蒙古国矿业相关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招股集资,反映出在煤矿方面投资是乐观的。

    WinswayCokingCoalHoldings有限公司,是一个把货物从蒙古运到中国的物流公司,2010年9月IPO融资高达47200万美元。仅一个月后,控制塔本陶勒盖矿区一小部分的蒙古国矿业公司,IPO融资达到65100万美元,占公司资产净值的20%。

    随着国有矿业公司ErdenesTavanTolgoi计划在2011年末发行资产净值30%的股票,更大规模的IPO将随之而来。考虑到Erdenes的矿藏比蒙古国矿业公司大10倍,IPO后将使其成为蒙古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公司。

    煤产量的增加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很多机会来提供技术及服务。燃料和能源部把煤液化、清洁煤技术及煤化学制品列为蒙古国将来的发展领域。

    稀土对环保技术及高科技电子技术的研发非常重要,这些高速发展的工业主要由中国、日本和韩国控制。由于高科技工业的需要,日本与蒙古国政府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来勘探和勘测蒙古国资源。两个国家的联系继续加强,东芝公司最近与蒙古国公司MNFCCLLC签署了一项协议,旨对蒙古国稀土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除了这些初步交易,蒙古国公司由于缺少管理国家稀土潜力的技术,希望与外国投资者建立伙伴关系,在这些矿产的勘探、提取及加工方面都有大量机会,与在中国不同,在蒙古国的外国公司可以进行稀土的开采、炼制及分离工程。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