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1年我国稻米市场回顾

       内容提示:2011 年,虽遭遇南方稻区旱情,及东北稻区持续阴雨天气;但我国水稻整体生长状况良好,稻谷单产有望达到6.69 吨/ 公顷历史新高,较上年增幅2.14%。

       1 我国稻谷总产量实现八连增

       在为确保主要粮食作物自给率的国家种植业发展目标引导下,国家持续增加对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使农民种粮收益增加,鼓励农户种植粮食积极性,2011 年国内稻谷种植面积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 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 000 千公顷,比2010年增加127 千公顷,增幅0.42%。

       2011 年,虽遭遇南方稻区旱情,及东北稻区持续阴雨天气;但我国水稻整体生长状况良好,稻谷单产有望达到6.69 吨/ 公顷历史新高,较上年增幅2.14%。

       得益于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小幅增长和全国单产平均水平大幅提高,2011 年全国稻谷总产量实现八连增。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 年全国稻谷总产量达20 078 万吨,较上年增长2.56%。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1 年全国早稻总产量为3 276 万吨,比去年增产143 万吨,增长4.5%。粳稻在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鼓励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龙江地区面积增长尤为明显,增幅达15%。2011 年东北粳稻生长期土壤墒情较好,产量较去年增加435 万吨。但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出现长时间阴雨天气,使2011 年东北粳稻品质较往年有明显下降,出米率大都低于65%。而中晚籼稻由于局部地区旱情严重,产量并没呈现增长。

       2012-2016年中国稻米加工市场运行态势与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2 我国稻米消费量小幅增加,供需整体平衡,局部失衡

       稻米是我国居民最基本主粮,其终端消费增加主要来自人口刚性增长需求,这决定我国稻米消费近年呈现较为缓慢增长态势。用于工业、饲料消费稻谷主要集中为早籼稻,因其在稻谷总产量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对稻谷现货市场影响较小。据相关机构预测数据显示,2010/2011 年度我国稻谷消费量为19 400 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31 万吨;其中,食用消费为16 550 万吨(折合大米约为11 420 万吨),饲料和工业消费分别为1 630 万吨和1 100 万吨,均较上年略增。

       2011 年我国稻谷产量成功实现八连增,由于需求同步增长,供需总体上仍呈紧平衡。在整体平衡大环境下,品种结构和产销区域上却存在明显失衡,造成我国稻谷收购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品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粳稻、籼稻分别呈现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及普通籼稻供不应求和优质籼稻供过于求现象。产销区域失衡表现为新扩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而所增产稻谷却无法有效供应南方主销区。导致失衡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优质稻米需求量逐渐增长;且农户种植粳稻及优质籼稻可获得更好生产收益,因此其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相应挤占普通稻种植面积。

       3 我国大米进出口量同比减少

       2011 年,我国大米国际贸易一改连续多年净出口态势,进口量明显增加,出口量有所减少,出现净进口现象。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1 年度我国进口大米量为57.8 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8 万吨,主要进口国为泰国及越南,其中从越南进口量有大幅提升;出口大米量为51.6 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4 万吨,主要出口至韩国、日本和朝鲜。我国2011 年在大米国际贸易上出现净进口现象,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多年来国际贸易顺差,人民币承受较大升值压力,国家出于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目的鼓励进口,包括大米在内众多商品出现进口增长态势;二是我国大米始终处在相对较高价位,且缺乏一定品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三是今年越南大力拓展大米国际贸易,我国也增加对越南米进口。

       4 现货籼稻整体上涨,粳稻表现相对疲软

       2011 年,我国稻米价格在国家大幅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天气因素、整体物价上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呈现稳步上涨行情。但由于品种结构及产销区域失衡原因,市场仍呈现“籼强粳弱”和“稻强米弱”显著特点;且籼稻谷在补库需求支撑下,表现强势。

       5 托市预案未能启动,收购进度有序展开

       2011 年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并在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将继续稳步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国家最低收购价。由于同期市场收购价远高于托市价,因此2011 年托市预案并没能启动,买卖主体主要依靠市场竞争参与收购,符合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总体思路,主要是通过影响心理预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安全。

       2011 年国家公布粳稻1.28 元/ 斤最低收购价再创新高。纵向看,较2010 年上调0.23 元/ 斤,涨幅为22%;横向看,粳稻较中晚籼稻价高0.21 元/ 斤,较早籼稻价高0.26 元,品种间价差幅度远超往年。往年粳稻与中晚籼稻及早籼稻品种间最低收购价价差相对固定,而今年粳稻较中晚籼稻价格上提20%,较早籼稻上提26%。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一方面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特别是优质稻谷收购价格”精神;另一方面,拉大粳稻与籼稻价格差,体现国家发展优质农业思路。

       截至2011 年12 月31 日,8 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1 年新产早籼稻866.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571.3 万吨,占收购总量66%。14 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1 年新产中晚籼稻1 999.9 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950.7 万吨,占收购总量48%。6 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 年新产粳稻1 873.8 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 108.1 万吨,占收购总量59%。

 

10000 112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稻米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稻米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稻米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国内稻米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稻米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稻米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