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按存储介质,分布式存储可分为分布式全闪存、分布式混闪。分布式全闪存是指各存储节点完全由固态硬盘(SSD)构成,主流的适配接口为NVNe,每秒读写次数(IOPS)可跃升至百万级别,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HDD)提升了近千倍。缺点是价格高昂,且受限于系统总线协议和其他部件,分布式全闪存性能较难完全发挥。从性能角度出发,与混闪相比,全闪存储具备更明显的性能优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企业对于高性能、高可靠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全闪分布式存储以其高速读写、低时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苛刻的场景,如核心业务、AI、HPC 等领域。近几年,我国分布式全闪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分布式全闪市场规模达47.8亿元,同比增长71.5%,增幅远高于分布式存储行业整体增幅,成为分布式存储领域重要的增长点。在分布式存储中,全闪存储占比不断提升,由2021年的13.4%提升至2024年的24.1%,期间提升了10.7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采用全闪存储。企业端,在2024年中国分布式全闪存市场中,除了华为、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较为强势的传统分布式存储厂商,泛联信息等新兴厂商也表现出了较强竞争力,除了技术适配性较强外,市场份额也有较好表现,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2024年以来,多家分布式存储企业推出分布式全闪存阵列产品,单集群吞吐量突破100GB/s,推动中国分布式存储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未来,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将朝着渗透率提升、成本下降、安全性提高的方向发展。
上市企业:浪潮信息(000977)、中科曙光(603019)、青云科技(688316)、联想集团(00992)、同有科技(300302)等
相关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焱融科技有限公司、华瑞指数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大道云行科技有限公司、联想凌拓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极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泛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星辰天合(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忆恒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亿万克数据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分布式全闪存储发展背景、分布式全闪存储市场规模、分布式全闪存储企业格局、分布式全闪存储发展趋势
一、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相关概述
分布式存储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布算法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存储节点上,实现多节点并行访问的存储技术。分布式存储最早是由谷歌提出的概念,其目的是通过廉价的服务器为大规模、高并发场景下的网页访问场景提供服务。它通过分布式软件将物理资源组织起来,构成具备高性能的逻辑存储池,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提供多种存储服务。一般而言,分布式存储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物理设备上(通常是通用X86服务器),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物理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这种架构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按存储介质,分布式存储可分为分布式全闪存、分布式混闪。分布式全闪存是指各存储节点完全由固态硬盘(SSD)构成,主流的适配接口为NVNe,每秒读写次数(IOPS)可跃升至百万级别,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HDD)提升了近千倍。缺点是价格高昂,且受限于系统总线协议和其他部件,分布式全闪存性能较难完全发挥。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二、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发展现状
1、分布式存储优势明显,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互联网业务迅猛的发展,企业的数据规模呈指数级上升,在云计算时代,海量数据使存储的性价比有所降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奠定了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的应用前提。和传统存储相比,分布式存储更可靠,能够统一管理,具有可扩展性,系统容量大,可以通过横向的扩展去提升其单机性能。在此背景下,企业向分布式存储架构转型,建设分布式存储资源池已经成为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分布式存储市场规模于2024年首次超越集中式存储,成为市场主流,市场规模达198.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43.7%,占存储市场总规模的60.2%。
2、分布式全闪规模迅速增长,占比不断提升
在分布式存储中,分布式混闪仍主导地位,2024年规模占比75.9%,主要系SSD的同容量成本显著高于HDD,因此在对于大容量为主、顺序读写为主的侧重高带宽与延迟不高的应用场景下,混闪的部署成本依然要低于全闪。而全闪存储占比不断提升,由2021年的13.4%提升至2024年的24.1%,期间提升了10.7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采用全闪存储。
从性能角度出发,全闪存储具备更明显的性能优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企业对于高性能、高可靠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全闪分布式存储以其高速读写、低时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苛刻的场景,如核心业务、AI、HPC 等领域。近几年,我国分布式全闪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分布式全闪市场规模达47.8亿元,同比增长71.5%,增幅远高于分布式存储行业整体增幅,成为分布式存储领域重要的增长点。
3、国产SSD产业链日益成熟与完善,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对于中国存储市场而言,国产SSD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善,是推动分布式存储全闪化时代到来的生态基础。受益于技术进步、产能提升与应用场景拓展,中国企业级SSD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由2021年的21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5.1亿元,期间实现年复合增长率28.13%。细分年份来看,2023年对企业固态硬盘市场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均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进入2024年市场呈现显著复苏与结构性增长。主要NAND供应商通过一整年的产能调节,以及人工智能带动智算应用存储需求增加,和企业级服务器品牌商需求升温,2024年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企业级固态硬盘模组价格持续走高。
中国企业级SSD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Solidigm、三星两家外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市场TOP7企业分别为Solidigm、三星、忆联、忆恒创源、大普微、浪潮、江波龙,累计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其中SK海力士美国子公司Solidigm以35%的市场份额位居各企业之首,三星紧跟其后。
三、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企业格局
企业端,在2024年中国分布式全闪存市场中,除了华为、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较为强势的传统分布式存储厂商,泛联信息等新兴厂商也表现出了较强竞争力,除了技术适配性较强外,市场份额也有较好表现,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2024年以来,多家分布式存储企业推出分布式全闪存阵列产品,单集群吞吐量突破100GB/s,推动中国分布式存储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分布式全闪存多采用NVMe-oF协议与RDMA网络,将延迟降至50微秒以下,支撑金融等高频交易系统响应速度提升数倍。在AI领域,分布式全闪存助力实现千卡GPU集群训练数据实时共享,模型迭代周期大幅缩短。除此之外,开源生态加速成熟,互联网、教育、数据库等行业全面适配自研路线的分布式全闪存,生态兼容性表现较好。随着分布式全闪存加速普及,预计高性能存储竞争格局将有所调整。
四、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发展趋势
整体来看,尽管目前分布式全闪存的市场规模仍较小,但随着闪存价格持续下降,以及用户对分布式存储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新场景、新行业将快速拓展,未来普及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闪存技术不断发展,SSD在单位容量成本上将得以持续优化。叠加采用存算分离架构,进一步压缩产品成本,将有望推动分布式全闪存储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此外,随着企业数据的快速增长,数据泄漏风险日益严峻。对于全闪存存储设备而言,其中存储的数据也同样存在泄漏风险。未来,企业将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能,以保障存储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2021-2025年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6-2032年中国分布式全闪存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