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中国UBI车险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凭借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正实现稳健发展。在政策层面,国家对新基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战略扶持为UBI车险构建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市场层面,消费者对车险定价公平性与服务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凸显,推动UBI模式逐渐获得市场认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UBI车险已从早期单一的里程计价功能演进为集驾驶行为分析、实时风险预警与综合安全管理于一体的智能保障体系,显著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精准定价与风险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从2021年的102.3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2.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97%。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与市场认知深化,预计2025年中国UBI车险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143.22亿元,UBI车险正逐步成为中国车险市场结构优化与服务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财险(02328)、中国平安(02318)、中国太保(02601)、苏奥传感(300507)、豪恩汽电(301488)、帝奥微(688381)、道通科技(688208)、中国太平(00966)、阳光保险(06963)等。
相关企业: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鼎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车卫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几米物联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UBI车险定义模型、汽车保有量、UBI车险行业产业链、全球UBI车险行业市场规模、中国UBI车险行业市场规模、UBI车险行业发展趋势
一、UBI车险行业概述
UBI车险可理解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通过车联网、智能手机和OBD等联网设备将驾驶者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和周围环境等数据综合起来,建立人、车、路(环境)多维度模型进行定价。这不仅能让保险公司受益,降低其赔付成本,还能让车主享受到更为公平的价格,并反向促进其驾驶行为习惯。
UBI车险主要分为按里程付费(PAYD)、按驾驶行为付费(PHYD)以及管理驾驶习惯(MHYD)三种类型。PAYD是UBI的基本政策,其保费通常由安装的设备追踪的里程决定;PHYD强调对驾驶行为的追踪,其指标包括加速度、行驶时间、行驶路线和突然制动等;MHYD则不仅监控驾驶行为,还为驾驶员提供反馈以促进安全驾驶。
UBI能够给保险公司带来包括合理定价、科学产品、精准获客、减少事故发生、赔付率下降、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等益处。与此同时,UBI能够促使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享受优惠的车险费用。对于险企来说,UBI车险考验着产品对细分市场的精确把握,如果设计出创新型个性化定价模式,便可提高服务效率、有效控制成本,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有力助推险企升级发展。此外,UBI能够合理反映出驾驶者的保险和风险成本,体现保费的公平;通过价格的调节,改善安全驾驶行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远程数据的收集分析,还可以提高事故处理时效,协助追踪盗窃车辆等。
二、UBI车险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汽车行业发展,从购置税减免到新能源汽车补贴,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汽车下乡,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市场的购车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购车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汽车消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整体市场的重要力量。公安部数据显示,2015-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从1.72亿辆增长至3.53亿辆,年复合增长率为8.32%。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59亿辆,同比增长4.06%。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扩张为UBI车险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随着车辆基数扩大,传统保险定价模式难以准确反映个体驾驶风险,这为基于实际驾驶行为的UBI车险产品创造了发展空间。海量车辆运行数据为精准风险评估提供了可能,推动车险模式从“保车辆”向“保行为”转变,促进了保险产品与真实风险的动态匹配。
三、UBI车险行业产业链
UBI车险产业链上游车载传感器、OBD设备、GPS模块等硬件供应商,以及数据采集、清洗、分析服务商。中游主体为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及科技企业。传统险企凭借品牌优势和客户基础占据主导地位,但互联网险企通过轻资产运营和精准营销快速崛起。科技企业则通过与车企合作,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产业链下游为销售渠道和用户服务,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平台、线下代理及车企直销。线上渠道凭借便捷性成为主流,保险公司通过APP、小程序等实现保费查询、理赔申请等功能。用户服务方面,部分UBI车险产品提供一键理赔、事故自动检测等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UBI车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四、UBI车险行业发展现状
UBI车险最早起源于欧洲市场,随后逐步拓展至北美及亚洲等地区,目前已在国际范围内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全球已有超过300家保险机构涉足该领域,其中美国前进保险公司作为行业标杆,自1994年首次提出按里程付费保险概念后,相继推出Autograph、TripSense等迭代产品,并于2009年正式上线Snapshot产品,首次引入急刹车频率、夜间行驶时长等精细化驾驶行为指标。美国State Farm保险公司紧随其后,推出In-Drive保险产品,该产品根据司机驾驶行为提供了高达50%的车险费率折扣。近年来,随着车载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UBI车险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全球UBI车险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54.6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77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32%。
中国UBI车险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凭借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正实现稳健发展。在政策层面,国家对新基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战略扶持为UBI车险构建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市场层面,消费者对车险定价公平性与服务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凸显,推动UBI模式逐渐获得市场认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UBI车险已从早期单一的里程计价功能演进为集驾驶行为分析、实时风险预警与综合安全管理于一体的智能保障体系,显著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精准定价与风险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从2021年的102.3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2.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97%。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与市场认知深化,预计2025年中国UBI车险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143.22亿元,UBI车险正逐步成为中国车险市场结构优化与服务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UBI车险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全球UBI车险行业已形成清晰的三大梯队竞争格局。第一梯队由State Farm、Allstate、Progressive等北美保险巨头,以及安联、安盛、慕尼黑再保险等欧洲领军企业主导,这些企业凭借其先发技术优势、庞大的客户基础和成熟的全球营销网络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近年来特斯拉凭借其独特的实时驾驶数据生态也跻身这一阵营。第二梯队以国寿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国内大型险企为代表,依托本土市场优势和政策支持积极布局UBI车险领域,同时鼎然科技、车卫士等科技公司通过提供专业技术解决方案在细分市场建立竞争力。第三梯队则由众多区域性保险公司和新兴科技企业构成,专注于特定区域市场或细分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
1、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及综合金融集团,并跻身中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列。公司以保险为核心,涵盖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及医疗科技等多元化业务,形成“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模式。其标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外圆内方”理念,绿色方块象征着生命与财富,体现“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品牌价值。成立初期,平安打破行业垄断,1988年获批后即开展产险业务。1994年引入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外资,成为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先行者。2004年及2007年分别于港交所、上交所上市,成为全球市值领先的保险集团之一。2021年宣布“2030年运营碳中和”目标,推进绿色金融。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突破13万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7位,连续九年蝉联Brand Finance全球保险品牌价值榜首。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营业收入为5464.69亿元,同比下降1.38%。
2、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综合性保险集团,在A+H+G(上海A股:601601、香港H股:02601、伦敦G股:CPIC)三地上市。中国太保拥有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保险全牌照。2016年9月23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太平洋产险和美国UBI车险服务商Metromile联合宣布,太平洋产险完成对Metromile5000万美元的投资,并成为Metromile战略投资者和战略合作伙伴,宣告着太保加速布局UBI商业版图。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以及地图导航技术在保险领域的深度融合,新型车险产品已逐渐崭露头角。这些产品通过行驶里程、驾驶行为、路况和天气等多重因素进行定价,为车主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动态化的费率选择。中国太保产险在新型车险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推出的UBI系统不仅实现了车险费率的差异化,还为客户带来了更精准的保费报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从经营情况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营业收入为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01%。
六、UBI车险行业发展趋势
1、多维度变革
中国UBI车险行业将迎来多维度的深刻变革。在技术演进层面,数据采集将从单一的OBD设备向多源融合生态拓展,整合智能手机传感器、车载娱乐系统与路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全景化的驾驶行为数据库。通过引入时序神经网络与联邦学习算法,保险公司能够实现对驾驶风险的动态评估,并建立基于驾驶习惯改善的弹性定价模型,推动产品定价从静态评估向实时交互式定价转变。
2、服务模式将向平台化生态转型
服务模式将向平台化生态转型。保险公司将突破传统保障边界,构建融合安全预警、紧急救援、维保服务的综合出行平台。通过开发驾驶行为数字画像系统,形成“驾驶评分-保费定价-增值服务”的闭环生态,并与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等产业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打造以安全出行为核心的开放型车联网服务生态系统。
3、产品创新将聚焦个性化与社交化方向
产品创新将聚焦个性化与社交化方向。基于驾驶数据的深度挖掘,UBI车险行业将推出模块化保险产品组合,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驾驶特征定制保障方案。同时引入社交保险概念,建立驾驶行为社群比较体系,并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安全驾驶的即时激励,构建“保障-激励-社交”三位一体的新型保险服务体系。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UBI车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UBI车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UBI车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6-2032年中国UBI车险行业前景预测及风险因素分析,2026-2032年中国UBI车险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机会透视,中国UBI车险行业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