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凭借其卓越特性,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攀升[图]

内容概况:随着新能源汽车与高端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稀土顺丁橡胶作为关键材料,其市场需求正迎来持续增长机遇。2024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规模为49.58亿元,同比增长15.30%。与此同时,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领域,对高性能橡胶材料的需求同样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稀土顺丁橡胶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如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油及耐老化特性,能够精准满足这些领域对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严苛要求。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其耐高温特性可保障密封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在电子信息领域,其耐油特性可确保精密部件的长期可靠运行。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


相关企业: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石大胜华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稀土顺丁橡胶、稀土顺丁橡胶市场规模、稀土顺丁橡胶行业现状、稀土顺丁橡胶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稀土顺丁橡胶是以稀土金属钕(Nd)为主体的催化体系聚合而成的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又称钕系顺丁橡胶。其分子链结构规整,顺式含量达98%以上,具有高拉伸强度、低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耐磨性、耐屈挠、低生热及优异的抗老化性能等特性。

稀土顺丁橡胶与顺丁橡胶对比


二、行业发展历程


1963年,中国科学家欧阳均、沈之荃首次发现稀土络合催化剂,为稀土顺丁橡胶研发奠定理论基础。1970年代,锦州石化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完成千吨级中试并开发稀土充油顺丁橡胶,虽通过万吨级工业设计,但受限于经济条件未实现大规模生产。1997-2004年,锦州石化重启研发,历经四次工业化试产,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形成成熟技术,年产能力达1.5万-2万吨,产品性能优于国外同类,通过米其林认证,相关技术获国家科技部验收通过,申请多项国内外专利。2012年,燕山石化建成首套3万吨/年工业化装置,实现国产化突破。2017年,传化集团建成全球首套镍系/稀土系兼容装置,实现柔性生产。2020年,第三代稀土催化剂技术达国际领先,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轮胎,降低能耗并延长续航。2020年至今,受益于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高性能轮胎需求增长,行业产能逐渐释放。2025年,裕龙石化产能达38万吨,浙江传化、四川石化等通过装置改造提升产能。同年,独山子石化成功中试单中心稀土催化剂,催化效率提升20倍,分子量分布可调,产品性能更优,支持充油橡胶开发并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稀土顺丁橡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稀土催化剂、丁二烯单体、溶剂与助剂等原材料,以及聚合釜/反应器、凝聚釜、洗涤塔等生产设备。产业链中游为稀土顺丁橡胶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轮胎、工业制品、轨道交通等领域。

稀土顺丁橡胶行业产业链


近年来,环保政策的趋严使得部分稀土开采企业面临生产受限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镨钕的市场供应量。同时,全球稀土资源的分布相对集中,中国作为稀土资源大国,其供应的稳定性对全球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金属镨钕价格为68.75万元/吨,同比增长29.84%。镨钕作为稀土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关键原料之一。镨钕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导致了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成本的显著增加。

2020-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金属镨钕价格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四、市场规模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高端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稀土顺丁橡胶作为关键材料,其市场需求正迎来持续增长机遇。2024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规模为49.58亿元,同比增长15.30%。与此同时,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领域,对高性能橡胶材料的需求同样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稀土顺丁橡胶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如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油及耐老化特性,能够精准满足这些领域对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严苛要求。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其耐高温特性可保障密封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在电子信息领域,其耐油特性可确保精密部件的长期可靠运行。

2019-2024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少数大型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国企凭借资源与产能优势占据主导,民营企业如浙江传化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如镍系装置改造生产钕系产品)提升竞争力。行业内的主要企业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代表性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稀土顺丁橡胶的发源地,旗下锦州石化自1970年代起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形成1.5万-2万吨/年工艺体系,产品分子链规整度达98%以上,拉伸强度、抗湿滑性优异,获米其林等国际认证。旗下独山子石化采用中国石油与长春应化所联合技术,实现45天连续生产,创国内纪录,2025年完成1.5万吨/年装置改造,产品耐磨性、抗撕裂强度优于传统橡胶。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营业收入为1.45万亿元,同比下降6.74%;归母净利润为840.07亿元,同比下降5.40%。

2018-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经营情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燕山石化2012年建成首套3万吨/年工业化装置,实现国产化突破;2021年“烯烃可控配位聚合方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发第二代催化剂,效率提升70%,能耗降低。2022年燕山石化稀土顺丁橡胶年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实现全产全销,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装置盈利水平。旗下四川石化2020年5万吨/年钕系项目投产,采用俄罗斯技术,产品顺式结构含量高,获米其林认可,支撑高性能轮胎及战略物资生产。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化营业收入为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0%;归母净利润为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3%。

2018-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化经营情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持续扩张,推动行业结构升级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稀土顺丁橡胶作为高性能绿色轮胎的核心材料,市场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新能源汽车对轮胎的抗湿滑、低滚阻、耐老化性能要求显著提升,稀土顺丁橡胶凭借其高顺式含量(>97%)、滚动阻力较传统镍系橡胶降低25%、耐磨性提升40%等优势,成为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首选。同时,轨道交通、新能源电池密封件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如中国高铁减震垫圈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带动特种稀土顺丁橡胶需求增长。燕山石化、四川石化等企业通过镍系装置改造实现钕系橡胶量产,十四五期间大幅增加产能,产能利用率有望创新高。


2、技术创新不断,驱动性能突破与绿色转型


稀土催化体系革新与分子链设计优化成为行业技术突破关键。单活性中心稀土催化剂实现聚合温度降低40℃、能耗减少25%,链中官能化技术赋予材料-60℃至150℃宽温域适应性。燕山石化开发的稀土催化体系催化剂效率提升300%。环保技术方面,水性乳液聚合技术使废水排放降低90%,化学解聚回收率达95%,构建闭环生产体系。纳米复合技术实现稀土元素与橡胶分子级结合,如氧化铈协效阻燃剂使硅橡胶热稳定性提升20%,残碳率提高15%。


3、政策规制不断,全球竞争格局重塑


政策端形成"环保+产业"双重驱动体系。中国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出口配额管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欧盟《化学品可持续性战略》要求2030年橡胶材料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倒逼企业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环保标准趋严加速行业洗牌,如欧盟轮胎标签法规要求2025年A级轮胎占比50%,推动稀土顺丁橡胶替代传统材料。贸易壁垒方面,欧盟碳边境税(CBAM)使进口成本增加。此外,区域协同深化,中国主导亚太新兴市场,欧美掌控专利壁垒。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主要稀土顺丁橡胶生产企业分析,国内稀土顺丁橡胶市场趋势预测分析,2026-2032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产业发展及投资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