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发展全景分析:在人体活动监测、个人医疗、人机交互和电子皮肤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的前景[图]

内容概要:柔性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现代科技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其中触觉传感技术是机器人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智能机器人所要采用的触觉传感器需要有良好的柔韧性、延展性,甚至可自由弯曲和折叠,由此也催生了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发展。此外,柔性触觉传感器同样在工业设备、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据统计,2024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15.34亿美元增长至26.7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美元,2029年将突破50亿美元。


上市企业:汉威科技[300007]、苏试试验[300416]、弘信电子[300657]、申昊科技[300853]、奥迪威[920491]、柯力传感[603662]


相关企业:赛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奥感微(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力感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墨现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Novasentis、Tekscan,Inc.、JapanDisplayInc.、BaumerGroup、FrabaGroup、Syntouch、Canatu、Sensel、FORCIOT、钛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键词:柔性触觉传感器产业链、柔性触觉传感器专利申请量、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一、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定义及分类


触觉传感器是一种检测外界机械刺激(应变、压力和振动等),并发送电信号的装置,主要是用于机器人中模仿触觉功能的装置。它是通过接触觉、力-力矩觉、压觉和滑觉检测等技术识别物体接触状态及物理特征,属于机器人感知系统的核心组件。触觉传感器主要分为柔性、和刚性(MEMS为主)。其中,柔性触觉传感器是利用柔性材料的物理特性,将外部的力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从而实现对触觉感知的传感器产品,具有高灵敏度、高柔韧性、响应速度快、延展性高甚至可以自由弯曲折叠等特点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柔性传感器根据原理不同又分为电容式、电感式、压阻式、光电式、压电式五种。

柔性触觉传感器五种类别对比


二、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


柔性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现代科技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其中触觉传感技术是机器人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智能机器人所要采用的触觉传感器需要有良好的柔韧性、延展性,甚至可自由弯曲和折叠,由此也催生了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发展。此外,柔性触觉传感器同样在工业设备、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据统计,2024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15.34亿美元增长至26.7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美元,2029年将突破50亿美元。

2022-2029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统计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三、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产业链


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核心元件(芯片等)以及生产设备供应,其中,原材料包括敏感材料(半导体、有机聚合物、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以及硅橡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柔性基底材料等;行业中游为柔性触觉传感器制造与系统集成;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医疗康复、精密制造及智能穿戴等领域。

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产业链


精密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柔性触觉传感器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随着精密仪器在工业自动化、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柔性触觉传感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作为现代工业的“眼睛”和科研创新的“基石”,精密仪器已突破传统测量工具的边界,成为推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引擎,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988亿元,较2023年增加428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9600亿元。

2020-2025年中国精密仪器市场规模


四、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发展环境-技术创新


柔性触觉传感器可以将各种外界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皮肤、健康监测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在自然界中存在各种生物,通过模仿它们的结构制备高性能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我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迎来研发热潮。据统计,2016-2024年我国柔性触觉传感器申请专利合计250件,2022-2024年分别为48件、42件、43件。2025年1月-10月11日,我国柔性触觉传感器申请专利为24件。

2016-2025年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统计

(注,2025年数据截止10月11日)


五、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


触觉传感器目前处于发展早期,技术仍以Canatu、Sensel、Flexpoint等海外企业为主。多功能柔性触觉传感技术仍是国内“卡脖子”技术,当前国内部分厂商积极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国内布局相对领先的主要为汉威科技子公司能斯达(目前已有一条年产1000万支柔性传感器的超净印刷线和组装线)、奥迪威及帕西尼。国内柔性触觉传感器主要企业及业务布局情况如下:

国内柔性触觉传感器主要企业及业务布局情况


2、代表企业


1)、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汉威科技主要是以传感器为核心,将传感技术、智能仪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云应用+AI”的系统解决方案,业务覆盖传感器、智能仪表、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居家智能与健康及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域。


其子公司能斯达电子专注于柔性微纳传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已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品种、多量程的柔性微纳力学量传感器(压力、压电、应变)及阵列的核心设计能力、敏感材料及导电墨水合成制备能力、大面积印刷电子批量制造能力等核心能力,解决了柔性微纳传感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和规模化制造难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柔性微纳传感器在消费电子、健康医疗、IOT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在柔性传感器产业化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能斯达电子已建立了稳定的纳米敏感材料体系,掌握了柔性压阻、柔性压电、柔性温湿度、柔性电容四大核心技术,确立了柔性压力传感器、柔性压电传感器、柔性织物、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温湿度传感器、柔性热敏传感器、柔性电容传感器七大产品系列,拥有百余项核心专利,拥有一条年产1000万支柔性传感器的超净印刷线和组装线。公司致力于成为柔性感知产业的领航者,专注于柔性智能感知解决方案,全力打造“柔性+”生态系统。柔性触觉传感器相关产品及型号具体如下:

汉威科技子公司能斯达电子柔性触觉传感器相关产品及型号


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汉威科技传感器营业收入3.41亿元,占总营收的15.30%。

2021-2024年汉威科技传感器营业收入情况


2)、奥感微(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奥感微专注于触觉传感器器件及其模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已建成行业首条离电型柔性触觉传感器生产线,生产各类柔性触觉传感器及模组产品,提供机器人触觉解决方案、智能按键及开关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触觉控制、汽车电子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产品性能达到业内领先水平。触觉传感器产品有XY0001-000、GZ0001-000。

奥感微传感器产品介绍


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奥感微传感器产品营业收入4.79亿元,营业成本3.05亿元,毛利率36.20%。

2021-2024年奥感微传感器产品经营情况


六、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柔性触觉传感技术能够显著促进机器人的柔顺控制,增强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因此,柔性触觉传感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机器人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意义。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具备类似于人类皮肤的特性与功能,其主要表现在物理特性上具备柔韧性与耐久性,传感功能上具备多维、多点压力传感与温度、湿度传感等多参数传感功能。柔性触觉传感器在信号检测、灵敏度和可拉伸性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展现出在人体活动监测、个人医疗、人机交互和电子皮肤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景。随着对柔性材料和柔性电子技术的深入研究,柔性触觉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前景不断提升。

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1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共十一章,包含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6-2032年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产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预,2026-2032年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