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电子设备深度普及,颈椎劳损已从传统的中老年群体迅速蔓延至年轻一代,形成了庞大的潜在用户基础。面对持续增长的患者群体,非侵入性的保守治疗方案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颈椎牵引器作为一种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器械,能够通过可控的物理牵引缓解神经压迫、改善生理曲度,自然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承接者。与此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推动产品持续迭代,从传统医用设备向智能化、家居化方向演进,显著降低了使用门槛。在政策层面,国家对家用医疗器械的鼓励措施和完善行业标准,为市场扩张创造了有利环境。在此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7.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34%。未来,随着产品功能持续优化与健康管理意识深化,中国颈椎牵引器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
相关上市企业:鱼跃医疗(002223)、可孚医疗(301087)、海利得(002206)、普利特(002324)、肯特股份(301591)、中材科技(002080)、光威复材(300699)、银邦股份(300337)、长海股份(300196)、华立股份(603038)等。
相关企业:武汉慕美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乐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河北佳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州市新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维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河南玉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大海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苏安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颈椎病患者占比情况、颈椎牵引器行业产业链、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颈椎牵引器行业市场规模、颈椎牵引器行业代表品牌、颈椎牵引器行业发展趋势
一、颈椎牵引器行业概述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有效的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稳定、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黏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节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颈椎牵引器是指用于预防及治疗多种类型颈椎病及因颈椎病引起的压迫症状,能够增加大脑血、氧供应,有助恢复体力和精力,并可预防多种老年疾病。颈椎牵引器主要分为带拉力称颈椎牵引器、便携式颈椎牵引器、机械式颈椎牵引器和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颈椎牵引器治疗功效主要包括六大点,第一点是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第二点是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第三点是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柱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第四点是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第五点是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椎动脉的血氧供应。第六点是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褶皱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可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
二、颈椎牵引器行业发展背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2024年中国颈椎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颈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超40%,较五年前激增15%;18-25岁大学生群体发病率增速居首,低头刷手机、久坐打游戏成“主因”。2024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颈椎病防治指南》更敲响警钟: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67.8%,但超过60%的患者因拖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82%的重症患者错过最佳干预期。持续增长的患病人群和日益年轻化的发病趋势,为颈椎牵引器行业创造了庞大的潜在用户基础。
三、颈椎牵引器行业产业链
颈椎牵引器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弹性布、高分子复合材料、针织植绒布、乳胶袋内胆、通气管、气囊、气阀、粘扣、四通接头等。产业链中游为颈椎牵引器的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为颈椎牵引器的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医疗器械专卖店、大型超市的医疗用品区、康复机构等,终端为消费者。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四、颈椎牵引器行业发展现状
医疗器械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较强成长性和带动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医疗器械创新。2021年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施行,提出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旨在加快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政策体系再次通过顶层设计、技术聚焦、审批优化和地方联动,全面推进创新医疗器械发展。同时,国家大力推行家用医疗器械创新政策,从国家标准化发展规划,到公共安全标准化指导意见,均着重指出要健全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推进家用医疗器械标准研制。2025年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多地同步提升适老化改造补贴力度,最高补贴比例达30%,同时扩充产品目录、简化申领流程,充分释放适老化改造消费潜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产业地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98%。颈椎牵引器作为医疗器械的重要细分品类,在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新机遇。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电子设备深度普及,颈椎劳损已从传统的中老年群体迅速蔓延至年轻一代,形成了庞大的潜在用户基础。面对持续增长的患者群体,非侵入性的保守治疗方案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颈椎牵引器作为一种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器械,能够通过可控的物理牵引缓解神经压迫、改善生理曲度,自然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承接者。与此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推动产品持续迭代,从传统医用设备向智能化、家居化方向演进,显著降低了使用门槛。在政策层面,国家对家用医疗器械的鼓励措施和完善行业标准,为市场扩张创造了有利环境。在此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7.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34%。未来,随着产品功能持续优化与健康管理意识深化,中国颈椎牵引器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
五、颈椎牵引器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已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呈现出专业医疗器械企业、消费电子品牌与新兴科技公司共同参与的市场态势。在专业医疗领域,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等企业依托成熟的研发体系和临床渠道,在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建立优势;而在消费市场,邦臣、何浩明等品牌凭借创新的产品设计、智能化的用户体验和高效的电商运营,成功开拓了年轻用户群体。目前,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代表品牌主要包括鱼跃、邦臣、怡辉、可孚、佳禾、何浩明、维德、玉鹿、中三院、医绅、派蒙等。随着颈椎牵引器行业标准逐步完善和消费者认知提升,市场竞争正从单一的价格竞争延伸至技术研发、用户体验、品牌公信力等综合实力的较量,推动行业向更加规范化和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1、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供家用医疗器械、医用临床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研发、制造和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及提供相关解决方案是公司核心业务,也是公司主要业绩来源。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临床器械及康复解决方案、急救解决方案等领域。在临床器械及康复板块与其他业务中,公司“鱼跃”品牌康复类医疗器械产品已畅销多年,产品力已深入人心,研发创新推动产品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公司消毒感控业务主要由全资子公司上海中优开展,拥有“洁芙柔”、“安尔碘”、“点而康”、“葡泰”等极具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鱼跃医疗临床器械及康复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11.34亿元,同比增长55.34%。
2、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个人健康管理领先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设有3个研究院,4个生产基地,98家子公司,719家分公司,形成较为完善的研发、生产、营销及服务网络。公司秉承“健康守护、关爱一生”的企业宗旨,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不断实现产品迭代升级,完善公司产品体系,让“可孚”品牌服务千万家庭,成为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和全球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公司产品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五大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效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类的需求。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的研发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生产能力,完善和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公司品牌建设,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可孚医疗康复辅具类产品营业收入为5.63亿元,同比下降6.32%。
六、颈椎牵引器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
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正加速智能化转型,通过集成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实现对牵引力度、角度和时长的精准控制。新一代智能牵引器可依据用户实时生理反馈自动调整牵引参数,并配合手机APP生成个性化康复方案。部分高端产品还引入生物反馈技术,通过监测颈部肌肉紧张度动态优化牵引模式。这种智能化发展不仅显著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与舒适度,更通过数据积累与分析为用户提供科学的康复进程评估,推动产品从单纯的医疗器械向健康管理平台演进。
2、个性化
面对不同病因、症状和生理结构的差异化需求,颈椎牵引器行业正朝着个性化定制方向深入发展。企业通过三维扫描和生物力学分析,为用户提供包括牵引力度曲线、支撑弧度、材质硬度等在内的多维度定制方案。针对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不同病症开发专用牵引模式,同时根据用户颈围、曲度等生理特征进行结构适配。这种个性化发展路径不仅有效提升了产品的适用性和康复效果,更通过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3、便携化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推动颈椎牵引器向便携化方向发展。产品采用轻量化材料和可折叠结构设计,在保证牵引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减小体积和重量。创新的充气式牵引和微型动力系统取代传统笨重结构,使产品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便携化发展不仅拓展了产品的使用场景,让办公室、差旅途中等碎片化时间得到有效利用,更通过提升使用便利性显著改善了用户依从性,为颈椎病的持续防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6-2032年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颈椎牵引器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6-2032年颈椎牵引器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颈椎牵引器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