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信号模拟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信号模拟器凭借其高精度、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等特点,成为推动相关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5G通信、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信号模拟器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措施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4年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从12.5亿元增长至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34%。未来,随着国内电子产业的持续扩张和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2.5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泓禧科技(871857)、思特威(688213)、云汉芯城(301563)、航天电子(600879)、北京君正(300223)、晶晨股份(688099)、兆易创新(603986)、寒武纪(688256)、中航西飞(000768)、中航沈飞(600760)等。
相关企业: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德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西安雷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卓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矩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信号模拟器行业产业链、芯片行业产量、航空航天行业市场规模、全球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信号模拟器行业发展趋势
一、信号模拟器行业概述
信号模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的电子测量设备,其核心功能包括模拟GPS、GLONASS和BDS等卫星系统的导航信号。信号模拟器的功能特点包括多系统兼容和高精度模拟,在多系统兼容特点中,信号模拟器能够同步模拟GPS(美国)、GLONASS(俄罗斯)和BDS(中国)三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特征;在高精度模拟特点中,信号模拟器能通过精确的时频控制算法,保证输出信号的时间同步精度和载波相位稳定性。
二、信号模拟器行业产业链
信号模拟器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器件、芯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制造商,这些供应商为信号模拟器提供核心零部件和软件支持,其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信号模拟器的性能和功能。产业链中游为信号模拟器的生产和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军事、航空航天、交通、工业、教育等领域。
芯片是信号模拟器的核心硬件基础与性能决定性部件。它直接承担信号生成、处理和调制的关键任务,是设备功能与性能上限的根本保障。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芯片堪称现代科技的“心脏”,从智能手机、电脑到汽车、工业控制,乃至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芯片的身影无处不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技术进步以及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下游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芯片产量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4年中国芯片产量从1564.58亿块增长至4514.2亿块,年复合增长率为16.34%。2025年1-8月,中国芯片产量为3429.1亿块,同比增长20.53%。未来,随着芯片产量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突破,将为信号模拟器行业提供更稳定、更具性价比的核心部件供应。
航空航天领域对信号模拟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复杂环境下的信号模拟与测试方面。航空航天设备往往需要在极端条件下工作,如高温、高压、高辐射等环境,对设备的性能要求极高。信号模拟器能够模拟这些极端条件下的信号环境,为航空航天设备的研发、测试及优化提供关键支持。航空航天行业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入产出比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航空航天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05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71.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2%。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三、信号模拟器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和高性能的电子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信号模拟器作为电子设备研发、测试和验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具,其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信号模拟器的性能不断提升。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普及,对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信号模拟器需求日益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为60亿美元,同比增长9.09%,主要得益于无线通信、航空航天、国防、医疗设备和科研等领域的持续需求推动。未来,随着5G网络的全面部署和6G技术的研发推进,对高性能信号模拟器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全球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信号模拟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信号模拟器凭借其高精度、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等特点,成为推动相关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5G通信、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信号模拟器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措施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4年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从12.5亿元增长至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34%。未来,随着国内电子产业的持续扩张和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2.5亿元。
四、信号模拟器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信号模拟器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等领域对高性能测试和仿真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信号模拟器市场呈现出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格局以区域性竞争为主等特点。当前,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代表企业包括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德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西安雷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卓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矩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未来,国内信号模拟器企业需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1、广州德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德思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德思特”)正式成立于2023年,是原虹科测试测量事业部孵化出来的全新独立公司,作为卫星定位导航自动化测试国产替代领域的先进方案提供商,德思特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AI+测试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创新技术和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量子通信、6G关键技术、AI半导体芯片等领域的发展,赋能未来智能世界。公司产品主要包括GNSS模拟、ADC/DAC测试系统、信号调理、信号源、测试测量软件、频谱监测与分析、信号分析仪、开关/矩阵/衰减矩阵、模拟信号采集和数字I/O、EMC测试等。
2、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于2012年,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一直专注于电子测量仪器和时间频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顾客提供端到端一站式专业化电子测量系统和时频同步系统解决方案。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科技型企业称号,通过ISO9001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近五十个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公司精心打造的自主品牌“同步天下”已成长为行业标杆。公司始终坚持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打造核心竞争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时频测试仪器、频率计数器、NTP时间同步服务器、授时卡、子母钟系统、时间频率标准、时统设备、IEEE 1588V2时钟&交换机、GNSS信号模拟器及转发器、北斗GPS授时系统、信号发生器、IRIG-B码对时、频标脉冲分配器、射频微波模块、原子钟、频谱分析仪、射频微波发生器、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恒温晶振、失真度测量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矢量网络分析仪、皮安计、LCR数字电桥、软件、光电仪器及其它产品等。
五、信号模拟器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驱动:向高精度、高动态、多域融合演进
未来,技术突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信号模拟器将不再满足于单一信号的复现,而是向着更高精度、更复杂动态场景和多种信号域融合的方向发展。在射频仿真基础上,深度集成惯性导航、可见光、红外乃至声学等多物理场信号,构建出高度逼真的数字孪生测试环境。例如,在自动驾驶测试中,模拟器需同步生成高精度的卫星导航信号、复杂的城市道路雷达回波、车联网通信数据以及激光点云,以验证系统在极限场景下的可靠性与协同性。这种多域融合对系统的同步性、计算能力和建模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将推动底层硬件架构和软件算法的革新,促使厂商从提供单一设备向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转型。
2、应用场景拓展:从高端军工向民用普惠化下沉
随着下游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的爆发,信号模拟器的应用边界将持续拓宽,从传统的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大规模下沉至广阔的民用市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物联网、消费电子等产业对设备在真实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性能测试需求迫切,催生了针对特定场景的标准化、模块化、成本更优的模拟器产品。例如,无人机蜂群通信导航的测试、智能手机在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评估等,都将成为巨大的增量市场。这种普惠化趋势要求厂商深刻理解垂直行业的特定需求,在保证核心性能的同时,平衡成本与效率,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从而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3、形态与商业模式创新:从硬件设备到智能化服务平台演变
信号模拟器行业的竞争维度将逐渐从单一的硬件性能,延伸至软件生态与数据服务能力。信号模拟器的形态将趋向“软硬件解耦”,基于云原生架构的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使得部分功能可以虚拟化,通过云平台提供服务,实现资源的弹性分配和远程协作测试。商业模式也随之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设备+订阅服务”、“测试即服务”等多元化模式。厂商通过平台积累的海量测试数据,可进一步提供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场景库更新等增值服务,形成闭环生态。这意味着未来的领导者不仅是设备制造商,更是测试标准和数据驱动的服务提供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5-2031年中国信号模拟器产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预测,2025-2031年中国信号模拟器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