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处于技术追赶阶段。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快速高速发展期。2024年我国精密仪器行业融资数量80起,2025年1-8月行业融资数量达到115起。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作为现代工业的“眼睛”和科研创新的“基石”,精密仪器已突破传统测量工具的边界,成为推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引擎,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精密仪器市场规模达到8988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9600亿元。
上市企业:理邦精密(300206)、天瑞仪器(300165)、三英精密(839222)、皖仪科技(688600)、聚光科技(300203)、川仪股份(603100)、禾信仪器(688622)、东山精密(002384)、永新光学(603297)、立讯精密(002475)、皖仪科技[688600]、秦川机床(000837)
相关企业:湖南建华精密仪器、创远仪器、凌华科技、莱伯泰科、永新光学、、赛默飞世尔、安捷伦、蔡司、丹赫纳、恒逸石化、有研新材和广晟有色、敏芯股份、森霸传感、中航电测、华东数控、海天精工、上汽集团、比亚迪
关键词:庞众望精密仪器专利、精密仪器行业政策、精密仪器产业链、精密仪器投融资规模、精密仪器市场规模、精密仪器市场竞争格局、精密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一、精密仪器行业定义及特征
精密仪器是指基于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融合,具备高精度测量、控制、分析或操作功能的复杂设备。精密仪器的核心特征体现在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
精密仪器与装备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制造及人民生活等领域,其研发与制造能力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精密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军事上的战斗力、生活上的物化法官。无论是科学技术发展、国家重大需求还是国民经济建设、人类的日常生活,精密仪器与装备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精密仪器行业发展环境-相关政策
目前我国还远远不是制造业强国,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缺失,已成为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我国政府对于精密仪器与装备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精密仪器行业未来大有可为。
三、精密仪器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精密仪器行业分析
鉴于精密仪器与装备的不可替代作用,各国均把精密仪器与装备作为重要战略行业进行支持和发展。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其经济地位先后受到日本、中国的激烈竞争,但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在高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型科研仪器仍未能摆脱建国初期就存在的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尴尬局面。202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庞众望手握三项国家级专利,用精密仪器技术撕开西方封锁。
全球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竞争态势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由美国引领,德国、日本紧随其后。美国精密仪器行业占比35%,其次是德国、日本,占比分别为25%、20%。
2、中国精密仪器行业分析
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处于技术追赶阶段。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快速高速发展期。2021年,我国精密仪器行业投融资数量从2014年的9起增长至80起,融资金额从2014年的1.41亿元增长至66.12亿元;2024年我国精密仪器行业投融资数量80起,2025年1-8月,我国密仪器行业投融资数量达到115起。
(注:2025年数据为1月-8月28日)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作为现代工业的“眼睛”和科研创新的“基石”,精密仪器已突破传统测量工具的边界,成为推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引擎,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988亿元,较2023年增加428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9600亿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精密仪器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四、精密仪器行业产业链
精密仪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器、控制器等元器件,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原材料,以及生产加工设备等,其中,传感器是精密仪器的重要核心零部件;行业中游为精密仪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仪器设计、研制以及品牌运作等是最关键的环节;行业下游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制造、医疗、航空航天及人民生活等领域。
五、精密仪器行业竞争格局
精密仪器产业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支撑,全球精密仪器行业长期被美国、德国、日本垄断。目前,我国精密仪器设备领域产品小而散、市场高度分散,行业呈现国际巨头主导与本土企业快速崛起的竞争格局。我国精密仪器行业本土企业有东山精密、川仪股份、聚光科技、天瑞仪器、永新光学、立讯精密、皖仪科技、秦川机床等等。
六、精密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精密仪器与装备自身发展正不断表现出极端化、智能化、集成化、快速化、精细化、网络化等趋势。即系统规模方面,大型化、微型化并重;仪器测量、设备运行等方面加入更多智能化手段,需要人为干预的步骤减少,同时具有更多的智能化功能;集成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实现一机多能;运行速度方面越来越快;测量精度、装备制造精密度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部分指标甚至已经开始接近目前的物理极限;物联网应用将越来越多,仪器、装备间的交流、协同越来越多。
我国将主要围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境、战略前沿等领域全面布局,与之相关的精密仪器与装备未来奖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高端制造领域,涉及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卫星应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新材料等多个行业。在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医学影像、基因测序、康复器械、生物制造、生物检测、生物能源等行业。能源环保方面包括绿色能源、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等多个产业。此外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包括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技术、核心技术等领域。这些行业与领域,精密仪器与装备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未来几年,中国精密仪器产业将经历从“技术突围”到“生态重构”的跨越。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精密仪器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精密仪器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精密仪器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七章,包含中国精密仪器产业链全景深度解析,精密仪器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机构发展布局案例研究,中国精密仪器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