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发展源于人们对驾驶过程中舒适性与娱乐性需求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长时间行车过程中缓解枯燥感、提升出行品质逐渐成为普遍诉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持续推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日益受到消费者和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汽车产业中至关重要的研发与应用领域。近年来,在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一批汽车电子企业通过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工艺制造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并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推动我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产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2%。未来,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应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将持续演进与创新,进一步优化人机交互体验、丰富服务生态,为驾乘者带来更安全、便捷和愉悦的出行生活。
相关上市企业:索菱股份(002766)、德赛西威(002920)、均胜电子(600699)、天有为(603202)、中科创达(300496)、紫光国微(002049)、芯海科技(688595)、瑞芯微(603893)、赛微电子(300456)、上汽集团(600104)、长安汽车(000625)等。
相关企业: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阿尔泰车载娱乐系统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发展历程、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产业链、汽车行业产销量、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规模、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规模、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竞争格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发展趋势
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概述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 简称IVI),是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IVI能够实现包括三维导航、实时路况、IPTV、辅助驾驶、故障检测、车辆信息、车身控制、移动办公、无线通讯、基于在线的娱乐功能及TSP服务等一系列应用,极大的提升了车辆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当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主要分为信息系统和娱乐系统,其中,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导航定位和车辆服务;娱乐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通讯社交和生活服务。
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发展历程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起步阶段,从1910年至1990年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主要以收音机和音乐播放为主,功能相对单一。随后,在跃升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开始迎来变革。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部分功能逐渐被移植到汽车上,如GPS导航系统、蓝牙电话、MPDVD播放器等,这些功能的加入使得车机系统逐渐成为集成了众多功能的智能设备。而到了智能网联阶段,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更是迎来了颠覆式的变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推动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大屏触控技术、语音助手、辅助驾驶等功能的加入,使得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不仅成为了驾驶者与车辆交互的重要界面,更成为了提升行车安全和驾乘舒适性的关键因素。
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产业链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软件和硬件供应商、中游的系统集成商以及下游整车制造与后市场服务构成。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以及车载计算机、电子仪表等硬件。产业链中游系统集成商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开发智能座舱与驾驶辅助系统。产业链下游整车制造商、经销商和售后服务商负责销售推广与维护。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作为汽车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集成了音响、导航、通信及多种音视频格式播放功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与信息选择。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整车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品牌迅速成长,国际化发展能力逐步提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2%和4.46%。2025年1-7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未来,随着汽车产销量的持续稳步增长,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发展现状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常被称为“车机”,是汽车内部融合信息处理、娱乐交互、车联网服务的核心智能终端。它不仅是传统汽车收音机、CD播放器的升级形态,更是集导航定位、语音控制、手机互联、多媒体播放、车辆状态监控、在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作为连接驾驶员、乘客与车辆、外界环境的关键接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发展直接反映了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的转型。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软硬件协同,在保障驾驶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人车交互效率与乘车体验,同时成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重要载体。从早期的单色屏幕到如今的多屏联动,从物理按键操作到语音、手势交互,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已从单纯的“娱乐工具”进化为具备场景感知、服务推送、生态整合能力的智能中枢,深刻改变了人们对汽车功能的认知与使用习惯。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消费者对车载娱乐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人工智能、车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推动,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正在不断实现技术升级与体验优化,行业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96亿美元增长至2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1%。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和用户对沉浸式座舱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将继续向更智能、更集成、更个性化的方向演进,推动整个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发展源于人们对驾驶过程中舒适性与娱乐性需求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长时间行车过程中缓解枯燥感、提升出行品质逐渐成为普遍诉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持续推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日益受到消费者和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汽车产业中至关重要的研发与应用领域。近年来,在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一批汽车电子企业通过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工艺制造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并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推动我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产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2%。未来,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应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将持续演进与创新,进一步优化人机交互体验、丰富服务生态,为驾乘者带来更安全、便捷和愉悦的出行生活。
五、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已形成国内外企业协同竞争、多层共进的市场格局。国外企业主要包括博世、恩智浦、阿尔派、哈曼及意法半导体等国际知名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国内企业则以德赛西威、索菱股份、中科创达、天有为、均胜电子和华阳通用等为代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步在中高端市场实现突破,并凭借本地化服务与成本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显著份额。整体来看,国内市场由国际品牌主导高端领域,本土企业快速崛起,正积极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创新发展。
1、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全栈融合,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智能座舱和智驾芯片落地应用领域具备丰富的研发及量产经验,拥有跨域产品矩阵、安全可靠平台和全栈协同能力,通过产业合作灵活分工模式赋能全链出行生态,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产品连续多年领跑市场,为产业发展创造安全可靠的价值增量。当前,公司信息娱乐系统、显示系统、液晶仪表等已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的智能座舱业务产品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在海内外市场不断突破重点和白点客户,目前,已获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小米汽车、长城汽车、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上汽大众、VW、HONDA、VOLVO、TOYOTA、MERCEDES-BENZ等客户新项目订单。公司自研的HUD抬头显示技术也备受行业瞩目,报告期内,公司HUD首个量产项目下线,标志着公司在智能驾驶视觉领域又取得一重大突破,目前,已获得上海通用汽车、广汽乘用车、东风日产等客户新项目订单。2025年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凭借产品组合多元化、市场延伸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新市场,保持业务持续增长。上半年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业务营业收入为94.59亿元,同比增长18.76%。
2、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以汽车智能化及物联网通信两大领域开展核心业务,汽车智能化领域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智能舱驾”、“V2X”、“商用车”为核心业务,聚焦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网联的深度融合研发,持续开发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软件服务,在智能舱驾软硬件的开发和交付、国际化智能网联产品提供、以车辆为核心的V2X平台及应用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物联网通信领域主要围绕“4G/5G无线通信、物联网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无线通信终端及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智能舱驾领域,公司通过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打造了一支专业过硬、技术先进的智能座舱及智能辅助驾驶研发团队,公司目前已构建起包含硬件、软件、测试等在内的全栈式自研能力,并拥有车规级制造中心。借助智能网联技术与市场基础在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域控等业务均已实现突破,与国内外一二线车厂及造车新势力达成了多项合作,形成了软硬件相结合的研发设计模式。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索菱股份智能舱驾营业收入为3.97亿元,同比下降34.81%,主要是销量下降导致营收减少。
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发展趋势
1、多设备互联与空间融合
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正朝着多设备互联与座舱空间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车辆将逐渐演变为一个高度集成的智能节点,与用户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乃至城市基础设施实现无缝连接与协同操作。座舱内通过多屏联动、智能音场控制、自适应环境光等技术,打破传统驾驶舱的功能边界,为不同座位的乘员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娱乐、办公及社交服务。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作为交互核心,不再仅限于车载功能控制,而是构建起一个覆盖“人-车-家-生活”的沉浸式智能生态,重新定义驾乘体验的舒适性与连续性。
2、大屏化与多屏化
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正朝着大屏化与多屏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车载屏幕尺寸不断增大,分辨率持续提升,不仅增强了视觉体验,也为更丰富的信息展示和交互提供了空间。同时,多屏联动成为主流趋势,主驾、副驾及后排座位纷纷配备独立显示屏,支持内容共享与独立操作,满足不同乘员的个性化需求,如娱乐、导航或办公功能,使车内空间实现功能分区与协同交互的有机结合。
3、语音交互成为核心
语音交互正逐渐成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核心交互方式。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车载语音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指令、理解上下文并实现多轮对话。它不仅用于基本的音乐、导航和通话控制,还能与车辆其他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空调、车窗等硬件控制,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为用户提供更自然、高效且智能的交互体验。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布局状况研究,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行业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