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LCP薄膜材料凭借优异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特别是突出的介电性能,成为满足5G产业需求的理想材料。随着下游电子企业对LCP薄膜需求大幅增长,为抓住市场机遇,满足不断扩大的订单量,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扩建生产线,提升技术水平,推动LCP薄膜产业产能持续扩张。2024年,中国LCP薄膜产能达到了1440万㎡ ,产量增长至821万㎡,开工率57.01%; LCP薄膜的需求量1744万㎡ ,市场规模37.50亿元,其中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29.82亿元;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4.87亿元;医疗器械及其他领域2.81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LCP薄膜产能达到了1550万㎡ ,产量增长至902万㎡ ,LCP薄膜开工约为58.19% ;LCP薄膜的需求量将达1953万㎡ ,市场规模将达40.62亿元,其中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32.19亿元;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5.33亿元;医疗器械及其他领域3.1亿元。
上市企业:信维通信(300136.SZ)、普利特(002324)、金发科技(600143)
相关企业: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友维聚合(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塞拉尼斯、日本宝理塑料、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日本村田、日本可乐丽
关键词:LCP薄膜特点、LCP薄膜产业链、LCP薄膜产销量、LCP薄膜产能产量、LCP薄膜开工率、LCP薄膜市场规模、LCP薄膜市场竞争格局、LCP薄膜行业技术发展策略
一、LCP薄膜行业定义及特点
LCP薄膜是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薄膜,其分子结构在熔融状态下仍保持高度有序排列,兼具液晶的取向性和聚合物的可塑性。LCP薄膜产品特性主要表现在耐高温性、低介电损耗、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轻量化等方面。LCP薄膜具有良好的挠曲性、多层结构设计和介电性能,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趋势要求,是高频挠性覆铜板的理想基材。
LCP薄膜具有良好的挠曲性、多层结构设计和介电性能,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趋势要求,是高频挠性覆铜板(FCCL)的理想基材。但LCP材料因其纵横向取向性差异极大、加工工艺不易控制、易于原纤维化等技术瓶颈,致使LCP薄膜加工技术门槛极高,商业化加工产品少。目前,LCP薄膜主要生产工艺包括溶液流延法、双向拉伸法、熔融流延法和吹膜法等四种。
二、LCP薄膜行业发展现状
LCP薄膜早期应用较为单一,基本都是工业应用,后来随着科技发展逐渐拓宽,涵盖如电子电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其中,通信及电子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推动LCP薄膜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5G网络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关部件对LCP薄膜的需求显著增加。同时,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持续发展,带动了LCP薄膜在飞行器部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此外,医疗器械及其他领域的市场需求也逐步释放,LCP薄膜在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部件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
近年来,我国LCP薄膜的市场需求量呈稳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LCP薄膜的需求量增长至1744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达到37.50亿元,其中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需求规模为29.82亿元;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规模为4.87亿元;医疗器械及其他领域需求为2.81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LCP薄膜的需求量将达1953万平方米,市场规模将达40.62亿元,其中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需求规模将达32.19亿元;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规模将达5.33亿元;医疗器械及其他领域需求将达3.1亿元。随着5.5G/6G、AI算力需求爆发,预计至2031年LCP薄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85亿,成为新一代电子材料的核心选择。
随着下游电子企业对LCP薄膜需求大幅增长,为抓住市场机遇,满足不断扩大的订单量,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扩建生产线,提升技术水平,推动LCP薄膜产业产能持续扩张。2024年,我国LCP薄膜产能达到了1440万平方,产量增长至821万平方米,LCP薄膜开工率57.01%;预计2025年,我国LCP薄膜产能达到了1550万平方,产量增长至902万平方米,LCP薄膜开工约为58.19%。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LCP薄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三、LCP薄膜行业产业链
LCP薄膜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LCP树脂、关键单体、添加剂、强极性溶剂等,LCP薄膜早期应用较为单一,基本都是工业应用,后来随着科技发展逐渐拓宽,涵盖如电子电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其中电子电器仍然是LCP膜的最主要应用领域。
四、LCP薄膜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LCP薄膜行业中,美国和日本企业凭借先进技术与长期积累,占据主导地位,如美国塞拉尼斯、日本宝理塑料、住友化学等。
国内LCP薄膜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我国近年来在LCP薄膜上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从LCP薄膜级树脂到成膜工艺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美日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及国际市场份额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国产化替代之路任重道远。
目前国内LCP薄膜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友维聚合(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其中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能约为180万平方米(镇海招宝山一期工程40万平,北仑区芯港小镇140万平方米;镇海二期和三期项目另有260万平方米规划产能);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LCP薄膜名义产能为300万平方米;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LCP薄膜名义产能为300万平方米。
六、LCP薄膜行业技术发展策略
1、促进“产学研用管”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发展
在政策引导与支持下,依据国家科技领域布局,联合LCP薄膜企业、科研院所、应用单位实施“产学研用管”协同机制。集中“产学研用”优势力量,突破制约我国重大工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LCP薄膜的关键制备加工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推进LCP薄膜制造强国的建设。为LCP薄膜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可靠且持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2、提升装备开发、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发展过程,依靠自主科技创新,建立行业大数据来驱动LCP薄膜制造全流程的智能控制工艺。提高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与原材料损耗率,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稳定性,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
3、强化产品标准研究与制定
面向高端制造对LCP薄膜综合性能的要求,建立和完善LCP薄膜产品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标准体系。建立LCP薄膜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完善标准与方法,从源头上规范秩序,确保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建立先进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体系
丰富学术/技术研讨,加强技术专家与青年科技骨干的交流、军民协同应用对接、跨所有制的企业合作。推行专家团队服务企业的“引智”模式,群策群力为企业产品攻关建言献策,以攻克具体技术问题为目标开展专家服务生产“精准扶贫”。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LCP薄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LCP薄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LCP薄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LCP薄膜主要上下游产品市场及预测,LCP薄膜重点生产厂家竞争与趋势分析,2025-2031年中国LCP薄膜行业前景调研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