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端领域需求释放,推动感光材料市场规模持续上涨[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感光材料在数字印刷、电子封装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这些领域对高精度、高性能感光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感光材料市场的扩大。同时,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这为感光材料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规模为251.2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343.2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乐凯胶片(600135)、长光华芯(688048)、容大感光(300576)、广信材料(300537)、强邦新材(001279)、久日新材(688199)、南大光电(300346)、彤程新材(603650)、上海新阳(300236)、晶瑞电材(300655)等。


相关企业焦作市蓝壳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宝利印刷版材有限公司、无锡市翔程工贸有限公司、无锡阿尔梅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感光材料行业发展历程、感光材料行业产业链、感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一、感光材料业相关概述


‌感光材料是指一种具有光敏特性的半导体材料,因此又称之为光导材料或是光敏半导体。感光材料的核心特性是其对光的敏感性,在无光的状态下呈绝缘性,在有光的状态下呈导电性。根据感光原理的不同,感光材料可以分为银盐感光材料、非银盐感光材料两大类。银盐感光材料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感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非银盐感光材料则包括重氮感光材料、光导材料、光敏电阻等,它们在印刷、电子、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感光材料分类


感光材料行业经历了从胶片到数码的转变,伴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传统胶片相机和暗房技术的盛行带动了感光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兴起,进入2000年中期至2010年,感光材料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数码相机的普及与发展导致传统胶片相机的渐渐淘汰,数字感光器件成为主流。2010年至今,随着移动手机摄影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感光材料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传统的胶片摄影的需求下降,但高性能、高质量的感光材料仍在专业摄影和印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感光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二、感光材料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感光材料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光敏物质和各种辅助剂。光敏物质是感光材料的核心成分,决定了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和成像质量。辅助剂则起到改善感光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提高其稳定性和易用性的作用。中游是指感光材料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应用行业,感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摄影、电影拍摄、医疗诊断、印刷、半导体、工业等多个领域。不同领域对感光材料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感光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感光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可能。

感光材料行业产业链


受摄影、摄像数字化发展的影响,感光材料在电影胶片制造、照相胶卷与相纸制造领域需求大幅下滑,在半导体、工业、印刷等领域发展相对较好。其中在半导体领域,感光材料主要用于光刻胶的制造,因此,随着光刻胶行业的发展,感光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光刻胶作为微电子技术中微细图形加工的关键材料之一,在半导体、平板显示、印刷电路板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光刻胶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光刻胶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光刻胶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而国内市场在产业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下,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刻胶的市场规模达到114.4亿元,同比上涨4.8%。

2019-2024年中国光刻胶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三、感光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感光材料在数字印刷、电子封装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这些领域对高精度、高性能感光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感光材料市场的扩大。同时,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这为感光材料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规模为251.2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343.2亿元。

2019-2024年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四、感光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感光材料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往,这个行业主要被柯达、富士、柯尼卡等几家大型企业主导,使得美国和日本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了较大的优势。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的格局从寡头垄断向完全竞争转变。在中国市场,国内感光材料行业起步较晚,早期市场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近年来,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已形成‌大型外资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及中小型企业‌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容大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强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相关企业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16日,是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上市子公司,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涉及感光行业、光伏行业、医疗行业和TAC膜行业。其中,感光行业产品为彩色相纸、照相化学材料和其他。2024年公司感光行业营业收入达到5.98亿元,同比下降11.33%。这因为随着数码影像迅猛发展,数字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传统影像行业日益严重萎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公司感光行业营业收入下降。

2020-2024年乐凯胶片感光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速


‌‌安徽强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印刷版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印刷版材制造商之一,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感光材料的研发及其在印刷版材方面的应用,已建立完善的印刷版材产品体系,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和业务发展,公司目前主要以胶印版材和柔性版材两大产品为主,其中胶印版材以CTP版材为主,包含热敏CTP版材、UV-CTP版材等,柔性版材包含传统型感光树脂柔性版、数码型感光树脂柔性版及超软感光树脂柔性版等多种品类。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上涨8.39%;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上涨15.37%。

2020-2025年第一季度强邦新材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五、感光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感光材料行业作为印刷、半导体、工业等产业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感光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高端市场,如医疗影像、3D打印等领域,感光材料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例如,在医疗影像领域,感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X射线胶片、CT扫描胶片等产品的生产中;在3D打印领域,感光材料则被用于制作光固化树脂等关键材料。


2、环保化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感光材料行业的环保压力也在增大。感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卤素等,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废弃物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此外,感光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也相对较低,这也加大了环保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3、市场竞争激烈


感光材料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低端市场,价格战屡见不鲜。这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牺牲产品质量,这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9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国感光材料重点生产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国感光材料产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