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近年来,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在技术水平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逐步突破了干涉仪、光源、检测器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壁垒,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市场规模达18.24亿元,同比增长9.75%。随着环保法规趋严、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新能源材料需求爆发,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扩大。
相关上市企业:聚光科技(300203)
相关企业: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智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市场规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现状、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简称FTIR)是一种利用傅里叶变换原理来获取物质红外光谱的仪器。它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转动跃迁所产生,当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后,其振动模式会发生改变。FTIR能够精确地记录这些吸收信息,从而为化学分析、材料鉴定等众多领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可分为专业型与多用途型。专业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包括了大气环境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太空星载傅里叶光谱仪、化学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车载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多功能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可以实现多种物质的分析,通常用于实验室对相应样品进行分析。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87年至2000年的探索阶段,1987年,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现北京北分瑞利公司)从美国ANALECT公司引进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设计及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1993年,成功研制首台国产WQF-4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标志着国产化起步。1995年启动近红外光谱仪研发,1999年通过鉴定的WQF-400N型扩展了工作波段至近红外(10000cm⁻¹-3300cm⁻¹),达到国际水平。
2000年至2008年的自主研发阶段,2005年,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团队开发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建立包含393种组份的标准吸收数据库,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07年,在863计划支持下研制扫摆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干涉仪系统,集成开发开放光路式、车载遥测式监测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2008年推出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2011年通过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验收,仪器分辨率达0.125cm⁻¹,信噪比等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2009年至2014年的产业化阶段,天津恒创立达等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价格区间覆盖10万-15万元,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国产仪器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监测大气质量,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2013年国家重大专项仪器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完善。
2015年至今的智能化阶段,现代FTIR光谱仪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支持样品自动进样、数据处理及远程控制,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效率。精奥矩阵等企业突破分束镜、空心角反射镜加工技术,实现高度国产化,降低对进口依赖。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数据分析模型,推动在生物医学(如疾病检测)、新材料(如高分子结构表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三、行业产业链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学材料(如光学镜片、分束器等)、电子元件(如检测器、激光器等)、机械部件(如干涉仪、样品室等)等。产业链中游为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环境监测、材料科学、半导体、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工业过程控制等。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使用光学射线的分光仪、分光光度计及摄谱仪进口数量为5.93万台,同比增长11.09%;进口金额为19.57亿元,同比下降6.20%。一是国内中低端市场需求向国产设备转移,进口产品聚焦于高端领域,但单价因技术迭代或市场竞争有所回落;二是国内企业在核心部件(如干涉仪、检测器)的国产化突破,倒逼进口产品通过降价维持市场份额。
同期,中国使用光学射线的分光仪、分光光度计及摄谱仪出口数量为11.94万台,同比下降0.93%;出口金额为5.44亿元,同比增长10.43%。中国光学仪器企业加速向高端市场渗透,如荧飒光学推出的FOLI系列中红外光谱仪已进入东南亚科研市场,单价较传统产品提升30%以上;同时,智能化、便携化产品占比提高,例如便携式FTIR设备因集成AI算法和远程控制功能,溢价能力显著增强。此外,出口市场结构优化,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提升至42%,高端仪器出口比例增加。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四、行业现状
近年来,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在技术水平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逐步突破了干涉仪、光源、检测器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壁垒,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市场规模达18.24亿元,同比增长9.75%。随着环保法规趋严、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新能源材料需求爆发,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扩大。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行业企业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国际巨头与国内企业同台竞技,技术突破与市场策略成为核心竞争要素。赛默飞、布鲁克、珀金埃尔默等国际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长期垄断高端FTIR市场。其产品分辨率达0.5cm⁻¹,信噪比高达50000:1,广泛应用于科研、制药等高端领域。例如,赛默飞的Nicolet iS50 Pro+型号搭载量子级联激光技术,灵敏度提升300%,成为生物医药研究首选设备。荧飒光学、北京瑞利、上海思源等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逐步打破国际垄断。荧飒光学推出FOLI系列中红外光谱仪,覆盖近-中-远全谱区,性能媲美进口产品,已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采购清单。北京瑞利的WQF-530型设备,通过优化光学系统设计,将检测速度提升40%,在环境监测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国产中高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全谱区产品的国产化。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成功推出FOLI系列、MASTER系列、TIGER系列及FTPL系列,覆盖近-中-远红外谱区,产品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现场及便携式场景。其核心技术包括双通道双样品腔设计(如Foli10-R-T型号),支持同时测试两种大型红外附件,显著提升测量效率;配备高灵敏度检测器(如液氮冷却MCT)及智能化软件,实现自动切换通道、K-M变换等功能,性能达国际一流水平。
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起深耕红外光谱技术,2007年成功研发首款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650,填补国内空白。公司以技术积累和行业应用为核心,推出FTIR-650S、FTIR-850等型号,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FTIR-650S采用一体化光学台设计、24位A/D转换技术及镀金角镜,确保稳定性和低维护成本,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成为3M中国、蓝思科技等龙头企业的首选品牌。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升级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正逐步实现从单一检测工具向智能化分析平台的转变。国内企业如荧飒光学、北京瑞利等,正加大在核心部件的技术研发投入,力求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设备性能。例如,荧飒光学推出的FOLI系列FTIR,已采用双通道双样品腔设计,支持同时测试两种大型红外附件,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未来,随着量子级联激光(QCL)光源、超连续谱激光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FTIR设备的灵敏度、分辨率和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智能化将成为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通过集成AI算法,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能够实现自动谱图解析、化合物识别、异常检测等功能,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提高了分析效率。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能够与其他实验室仪器或生产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形成智能化检测网络,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
2、市场拓展与应用领域多样化
国内企业正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应用领域方面,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正从传统的科研、教育领域,向生物医药、环境监测、新能源材料、食品安全等新兴领域拓展。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FTIR设备可用于药物成分分析、疾病诊断等;在环境监测领域,可用于空气质量、水质分析等。这些新兴领域的应用,不仅为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推动了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3、国产替代与高端市场突破
长期以来,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市场一直被国际巨头所垄断。然而,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产替代政策的推动,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逐步打破了国际巨头在核心部件和技术方面的垄断地位。例如,荧飒光学、北京瑞利等企业,已成功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并在性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设备的推出,不仅降低了国内用户的采购成本,也提升了国内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产替代的基础上,国内企业正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通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加强售后服务等方式,国内企业正逐步赢得高端用户的认可和信赖。未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有望在全球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