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概述、产业链图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呈现“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图]

内容概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技术、装备制造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23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量达409.2万吨,同比增长43.26%,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率达9.4%,2024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率进一步提升,食用菌工厂化产量突破420万吨,其中,金针菇、杏鲍菇占比超60%。


上市企业:雪榕生物(300511)、香如生物(839241.NQ)、众兴菌业(002772)、万辰集团(300972)、华绿生物(300970)


相关企业:山东友和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琪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丽莎菌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鸿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忆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中延菌菇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园仔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如珍食用菌有限公司、上海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农发智慧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市场政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业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竞争格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


一、概述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运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采用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工业先进生产手段相结合,通过人为控制环境给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温、湿、光、气等条件,使食用菌生产不受地域及季节限制。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限,通过工业化设施和科学管理,使食用菌生产摆脱自然环境制约,实现全年连续化生产,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稳定性,同时降低人力成本和病虫害风险,是当前最具现代农业产业化特征的食用菌生产形式。


按栽培品种不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以分为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大宗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药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按生产设施与技术不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以分为瓶栽工厂化生产、袋栽工厂化生产、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按自动化程度不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以分为高度自动化工厂化生产和半自动化工厂化生产。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分类


二、市场政策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相继发布《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提升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756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相关政策


三、产业链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上游主要包括菌种、培养基原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栽培容器(如玻璃瓶、聚丙烯塑料袋)、生产设备(如拌料机、装瓶机、培养架、环境控制设备、采收机、分拣包装设备)等行业;行业中游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下游为消费市场,主要包括食用菌加工、餐饮以及家庭消费。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技术、装备制造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23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量达409.2万吨,同比增长43.26%,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率达9.4%,2024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率进一步提升,食用菌工厂化产量突破420万吨,其中,金针菇、杏鲍菇占比超60%。

2010-2024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产量、结构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率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2022年以来,随着食用菌行业产能的扩张,短期内市场需求的增长无法快速消化新增产能带来的供给增加,工厂化菇类产品利润率总体下滑,加之其他因素对消费、物流等影响,工厂化菇类销售价格出现波动与下滑,受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工厂化企业停产、转产或是减产,据统计,截止2024年11月,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共有311家,相比2023年316家减少了5家,其中,江苏52家,福建51家,山东38家,河南30家,河北15家,其他省市区企业数量有小幅增减,但变化不大。按生产品种统计排列分别是杏鲍菇73家,金针菇45家,双孢菇39家,秀珍菇37家,海鲜菇34家,蟹味(白玉)菇29家(蟹味菇9家、白玉菇20家),鹿茸菇27家,其他27家。

2008-2024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及构成


从企业格局来看,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市场呈现“两超多强”的格局,据《2023-2024年度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日产百吨以上企业共计21家,包括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友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琪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丽莎菌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鸿升食用菌有限公司、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利马菌业有限公司、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中延菌菇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园仔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如珍食用菌有限公司、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省东营市农发菌业公司,其中,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产量达1700吨,遥遥领先,其次为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产量分别为1175和517.84吨。

2024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日产百吨以上企业排名


2、行业内代表企业分析


(1)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以工厂化方式生产食用菌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以“成为中国食用菌产业的领导者以及成为一家备受信赖的企业”为企业愿景,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注重产品品质,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高品质食用菌产品,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公司在吉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了综合性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主营业务为鲜品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食用菌的种植与销售,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周年化,同时,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其原料主要为农业的下脚料,实现了农业生产循环利用最大化。2024年雪榕生物营业总收入完成21.62亿元,其中,食用菌业务收入21.3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8.66%。

2016-2024年雪榕生物食用菌业务收入统计及占比


(2)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食用菌研发、工厂化培植与销售的现代农业企业,秉承“菌益健康,让菌类为人类服务”的使命,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以安全生产为保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高品质的产品;目前已在甘肃、陕西、山东、江苏、河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食用菌、药用菌及其辅料的生产、销售,微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研究、推广,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2024年众兴菌业营业总收入达19.35 亿元,其中,双孢菇占55.74%,金针菇占43.29%,北虫草占0.84%。

2016-2024年众兴菌业营业总收入及构成


六、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和工艺成熟,以及消费者对珍稀、高端食用菌需求上升,金针菇、杏鲍菇等常规品种市场价格走低,部分企业开始改造厂房开发珍稀品种,如鹿茸菇、秀珍菇、舞茸等,逐渐形成以常见品种为主,多种珍稀品种为补充的多元化生产结构,既降低市场风险,又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此外,在国内食用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如上海丰科生物在新加坡控股公司与美国企业共同打造海外食用菌智慧工厂,众兴菌业、雪榕生物也相继在德国、泰国新建基地,未来企业“出海”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3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