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我国PMMA市场需求量巨大,特别是近几年液晶显示屏、LED照明、汽车的市场增长十分迅速,PMMA材料使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我国PMMA产能以低端PMMA产能为主,高端PMMA产品市场份额和产能主要被几家国际化工巨头所掌控,我国仍需每年大量进口。近年来,我国PMMA进口量始终大于出口量,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PMMA进口量始终维持在18万吨以下,但自2022年起逐年下滑,2024年达到16.28万吨;出口量则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8年的1.37万吨增长至5.4万吨。整体来看,我国贸易逆差有所缩小,国内企业在高端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上升。2025年1-3月中国PMMA进口量达到4.02万吨,出口量达到1.63万吨。
相关上市企业:双象股份(002395)、万华化学(600309)、日科化学(300214)、道明光学(002632)、荣盛石化(002493)、瑞丰高材(300243)、东方盛虹(000301)、比亚迪(002594)、长城汽车(601633)、一汽解放(000800)等。
相关企业:苏州双象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赢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三菱化学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新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伸春亚克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PMMA、光学级PMMA、MMA、产能、进出口数量
一、PMMA行业相关概述
PMMA,又叫亚克力或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单体与少量的丙烯酸酯类共聚而成的非结晶性塑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光学特性、耐候性、耐药品性、耐冲击性和美观等特点,产品包括模塑料、挤压板及浇铸板,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广告等领域,是汽车车灯、液晶显示器导光板、装饰灯具、广告灯箱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目前,PMMA生产技术主要有悬浮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三种工艺,其中只有本体聚合法能生产用于汽车、液晶显示、电子电器领域的高端PMMA产品。随着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突破,万华化学和苏州双象目前均可采用本体聚合工艺生产出PMMA。
二、PMMA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PMMA行业上游主要由原材料供应商构成,提供生产PMMA制品所需的原材料,特别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MMA单体是亚克力制品的主要成分,决定了亚克力制品的基本性质。上游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亚克力制品的生产成本和品质。中游主要是PMMA制品的生产商,他们利用上游提供的原材料,通过聚合、成型、加工等工艺生产出各种PMMA制品。中游生产商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市场布局决定了亚克力制品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下游是指PMMA主要应用场所,包括建筑、家居装饰、广告展示、照明、交通设施、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我国MMA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采用丙酮氰醇法投产了千吨级MMA生产装置,但受制于技术和需求等因素,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MMA行业发展都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和技术水平提升,我国MMA行业产能迎来较快提升,其中2022年因丙烯腈—ABS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丙烯腈产能及ACH工艺MMA产能的大幅增长。然而,进入2024年,受丙烯腈市场产能过剩及盈利不佳影响,MMA产能增速有所放缓。尽管如此,2024年MMA产能也达到271万吨,同比上涨9.94%。
从下游消费领域来看,我国PMMA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汽车、照明、卫生器具、建筑和电子等领域。其中,汽车为PMMA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占比达到26%;其次为照明和卫生器具,分别占比19%和17%。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PMMA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三、PMMA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有多家PMMA装置进入市场,使得PMMA产能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PMMA产能达到73.54万吨,同比上涨19.50%。从各地区来看,国内现有PMMA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总产能为64.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87.71%;西南地区产能7.5万吨,为2024年一季度投产的重庆双象PMMA装置,占全国总产能的10.20%;东北地区的PMMA产能约1.53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09%。
我国PMMA市场需求量巨大,特别是近几年液晶显示屏、LED照明、汽车的市场增长十分迅速,PMMA材料使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我国PMMA产能以低端PMMA产能为主,高端PMMA产品市场份额和产能主要被几家国际化工巨头所掌控,我国仍需每年大量进口。近年来,我国PMMA进口量始终大于出口量,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PMMA进口量始终维持在18万吨以下,但自2022年起逐年下滑,2024年达到16.28万吨;出口量则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8年的1.37万吨增长至5.4万吨。整体来看,我国贸易逆差有所缩小,国内企业在高端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上升。2025年1-3月中国PMMA进口量达到4.02万吨,出口量达到1.63万吨。
四、PMMA行业竞争格局
当前,PMMA行业的生产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如日本三菱化学、日本住友化学以及法国阿科玛等,但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国外企业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三菱化学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宁波伸春亚克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实现规模化量产高端光学级PMMA材料的内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PMMA、PMMA板材、MS板材,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LED照明、汽车尾灯、仪表盘、光学玻璃、防辐射PMMA、光学纤维、太阳能光伏电池、防弹玻璃、飞机座舱玻璃、医用高分子材料、军用光学设备等领域。公司采用先进的连续本体聚合法,研发并解决了本体聚合技术的传质、传热和聚合转化率控制等问题,提升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近年来,公司PMMA产品营业收入持续上涨,2024年公司PMMA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62亿元,同比上涨73.0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依托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产业化装置及高效的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未来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其中在新兴材料方面,主要产品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烯烃弹性体(POE)、尼龙弹性体(PEB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水处理膜等,广泛应用于光伏、汽车、鞋服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实现营业收入282.73亿元,同比上涨18.61%。
五、PMMA行业发展趋势
1、光学级PMMA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由于PMMA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及经验积累相对有限,加之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行业整体呈现高端产能缺口大、低端产能过剩的现状。因此,高端产品,特别是光学级PMMA,仍需大量进口。未来,PMMA行业内企业将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这包括开发低雾度、高纯度及多功能复合型光学级PMMA产品,以满足高端制造业对高品质光学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5G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液晶显示、LED照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智能家居等高新技术产业对光学级PMMA材料的需求将持续旺盛,且呈现出高透明度、高强度和优异耐候性的特点。特别是在新型显示技术和汽车轻量化发展的推动下,光学级PMMA在导光板、显示屏面板以及汽车前灯透镜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从而为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2、积极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PMMA行业将在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企业将探索使用生物基或可再生资源替代传统石油基原材料,研发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并加强对废旧PMMA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以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PMMA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PMMA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PMMA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PMMA行业重点省市投资机会分析,中国PMMA行业标杆企业经营分析,中国PMMA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