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市场对离合器的需求较大。每一辆汽车都离不开离合器的应用,无论是手动挡车型还是各种先进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都是核心部件之一。与此同时,售后市场的扩大也为离合器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离合器的理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特别是考虑到离合器的更换周期,良好的售后服务促进了汽车离合器市场的稳定发展。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离合器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145.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9%。未来,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预计2028年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5.1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长春一东(600148)、福达股份(603166)、铁流股份(603926)、旺成科技(830896)、首钢股份(000959)、鞍钢股份(000898)、林泰新材(920106)、比亚迪(002594)、一汽解放(000800)、中国重汽(000951)等。
相关企业:重庆长兴工业有限公司、重庆利德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宏协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浙江奇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汽车离合器、市场规模、
一、汽车离合器行业概述
离合器属于汽车传动系统五大总成之一,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的动力联系。汽车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片、分离轴承、压板和离合器踏板等零部件组成。汽车离合器是通过使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进行摩擦而传输动力,具体表现为踩下离合器时离合器片会和高速转动的飞轮分离;当松开离合器时,离合器就会慢慢贴近高速转动的飞轮,离合器就会受到飞轮旋转的力跟着一起旋转。汽车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便于换挡、防止传动系统过载、降低扭振冲击等。汽车离合器分类方式较多,按控制方法可分为操作离合器和自控离合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式离合器和电磁式离合器;按摩擦材料可分为纸基离合器、粉末冶金离合器、碳基离合器和树脂基离合器。
汽车离合器行业的特征包括三点,首先是汽车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次是国产汽车离合器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最后是汽车离合器趋于模块化发展。
二、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历程
从全球汽车离合器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外最早的离合器发明可追溯至17世纪,而中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制造离合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整体上,中国汽车离合器经历了早期探索阶段、规模化生产启动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三个主要阶段,国内企业逐步从技术落后的仿制型企业成长为具备一定规模、产品技术和性能与国外相当的自主创新型企业。未来随着汽车产业稳中向好发展以及客户对于汽车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节能性要求提高,汽车离合器产品将朝着精细化、高质量、高性能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三、汽车离合器行业产业链
汽车离合器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环节,其中,原材料包括钢材、铜等金属材料;零部件包括电机、铸件、锻件、轴承、压盘、摩擦片等。产业链中游为汽车离合器的生产制造环节,由国内外众多汽车离合器制造商组成。产业链下游为汽车整车和配件经销环节,面向主机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
钢材是汽车离合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汽车离合器的制造过程中,常用的钢材主要为合金钢和不锈钢,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抗腐蚀性,能够满足离合器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性能需求。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基础建设和工业化的需求非常巨大。钢材作为基础材料,在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钢材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等,推动钢材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为14亿吨,同比增长1.1%。2025年一季度,中国钢材产量为3.59亿吨,同比增长6.1%。钢材产量的增长为汽车离合器等下游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
汽车离合器下游为主机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在主机配套市场,离合器直接供应给整车制造商,与新车生产紧密挂钩,其需求与汽车产销量高度相关。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中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2%和4.46%。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汽车离合器作为汽车整车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将带动汽车离合器行业规模实现同步增长。
售后服务市场主要为汽车提供维修保养服务所需的零部件,由于国内汽车保有量规模庞大且车型繁多,售后服务市场的零部件需求以多品种和小批量为主,具有刚性和重复性消费特征,市场需求稳定。对于汽车离合器市场而言,大部分乘用车车型离合器的更换周期在10年左右,商用车离合器的更换周期在2-3年,若面临驾驶习惯和路况条件不佳的情况,更换周期会有所缩短,因此,出于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考虑,汽车离合器具备一定的售后服务市场规模。公安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53亿辆,同比增长5.06%。持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离合器行业规模提升提供驱动力。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四、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现状
在全球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汽车离合器作为关键零部件展现出稳定的市场需求。随着新兴经济体汽车消费能力提升和传统汽车市场产品迭代加速,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应用范围涵盖从基础手动挡车型到先进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等多种传动形式。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95万辆和8900万辆。进入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第一季度销量达到2264万台,同比增长5%,为离合器配套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从全球汽车离合器市场规模来看,受益于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汽车离合器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汽车离合器市场规模为112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30亿美元,2022-2026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市场对离合器的需求较大。每一辆汽车都离不开离合器的应用,无论是手动挡车型还是各种先进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都是核心部件之一。与此同时,售后市场的扩大也为离合器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离合器的理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特别是考虑到离合器的更换周期,良好的售后服务促进了汽车离合器市场的稳定发展。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离合器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145.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9%。未来,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预计2028年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5.1亿元。
五、汽车离合器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汽车离合器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众多,福达股份、铁流股份、长春一东等国内头部制造商凭借规模化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而处于行业竞争优势地位。除国内制造商外,很多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如德国采埃孚集团、德国舍弗勒集团、法国法雷奥集团、美国伊顿公司、日本爱思帝集团和爱信集团等依靠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抢占国内市场份额。
1、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商用车离合器及液压举升机构产品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离合器委员副理事长单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中国离合器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报告期内,进行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发挥重卡离合器产品技术优势,拓展重卡大马力离合器市场,争取产品开发权。公司是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龙头企业,中汽协离合器委员会理事单位,多项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公司被评为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控股子公司分别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内部形成专精特新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4年长春一东离合器营业收入为3.69亿元,同比增长3.65%。
2、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船舶等动力机械发动机曲轴、精密锻件、新能源电驱齿轮、汽车离合器、螺旋锥齿轮、高强度螺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18年与ALFING共同出资设立桂林福达阿尔芬大型曲轴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大型曲轴。公司于2022年成立新能源电驱科技分公司,建设“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高精密齿轮智能制造建设项目(一期)”,主要业务为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新能源电驱齿轮。本公司是国内发动机锻钢曲轴、汽车离合器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是国内精密锻造产品的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福达股份离合器营业收入为1.83亿元。
六、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中国汽车离合器行业正加速向高性能、轻量化方向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传统干式离合器面临技术迭代压力,湿式离合器、双质量飞轮等先进技术渗透率逐步提升。材料领域,高强度合金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离合器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智能化趋势下,集成传感器和电控单元的智能离合器系统开始崭露头角,可实现扭矩精准控制和状态实时监测。同时,国内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设计工具,大幅提升了产品一致性和研发效率。未来,具备低噪音、长寿命、高传动效率特性的高端离合器产品将成为竞争焦点。
2、产业链协同与本土化替代
国内离合器产业链正从单一制造向“核心部件+系统集成”模式转型。随着主机厂对供应链安全重视度提升,本土头部企业通过纵向整合(如自建摩擦材料生产线)和横向合作(与电机、电控企业联合开发),加速替代进口产品。在新能源车型配套领域,国内厂商已实现三电系统与离合器总成的协同设计能力,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自主供应链占比持续扩大。政策层面,“中国制造2025”对关键零部件本土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离合器行业形成涵盖研发、生产、检测的完整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3、市场需求分化与服务模式创新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差异,导致离合器市场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燃油车领域,售后市场因保有量庞大仍将保持稳定需求,但产品趋向标准化、低成本化;新能源领域则聚焦集成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推动离合器与减速器的一体化设计。市场服务模式正从单纯产品销售转向“产品+服务”打包方案,头部企业通过建立远程诊断平台、提供定制化维保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此外,跨境电商渠道的拓展助力企业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形成新的增长极。差异化竞争能力将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共十一章,包含世界汽车离合器知名企业在华运营情况分析,中国汽车离合器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汽车离合器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