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政策汇总、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人口老龄化化加剧,推动行业规模增长至33.56亿元[图]

内容概要:微量注射泵作为现代医疗的关键设备,正以给药、智能控制为核心,推动着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效率升级。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微量注射泵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77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33.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预计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精准医疗需求的上升,微量注射泵的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行业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相关上市企业迈瑞医疗(300760)、华阳智能(301502)、微创医疗(00853)、鱼跃医疗(002223)、中红医疗(300981)等。


相关企业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洁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史密斯医学仪器有限公司、郑州瑞宇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万德电子有限公司、苏州泽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蓝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州欧浦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路高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行业相关政策、微量注射泵行业产业链、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规模


一、微量注射泵行业相关概述


‌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能根据医嘱要求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的泵入患者体内。其工作原理是指通过电机驱动丝杆,推动注射器活塞进行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推送。这种设计使得微量注射泵能够极为精细地控制液体的量,非常适合需要高精度操作的实验和医疗场合。


微量注射泵的主要结构组成包括针筒、活塞、进样针、电机及锁定装置。针筒作为微量注射器的核心组件,通常采用透明玻璃或塑料材质,其作用是容纳待测液体样品。活塞作为针筒内部的组件,其推拉操作可精准控制液体的进出。活塞与针筒间紧密的密封设计,确保了液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无泄漏状态。进样针作为针筒末端的细长金属针,其设计旨在穿刺橡胶或塑料塞,实现液体的高效注入或吸取。电机是负责驱动活塞的关键部件。它通过同步带与推杆相连,进而控制活塞的移动,实现液体吸入和注射的精准操作。锁定装置的核心作用是稳固活塞的位置,防止其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移动,从而有力地保障注射的精准度。

微量注射泵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器械政策,旨在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推动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如2024年3月发布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中,提出加强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基础标准研制,健全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推进医用机器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分子诊断技术等新兴领域医疗器械标准研制,完善高风险传染性疾病诊断、防护医疗器械标准体系。2025年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可及得到充分保障,医药产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基本实现监管现代化。微量注射泵作为一种医疗设备,在精准用药、降低护理风险方面作用显著,医疗器械政策的发布将为微量注射泵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微量注射泵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9-2024年中国65岁以及上人口数量呈现逐年上涨趋势,2019年中国65岁以及上人口数量为17767 万人,到了2024年中国65岁以及上人口数量达到21969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4.3%。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对精准医疗设备的需求持续提升,这将为微量注射泵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9-2024年中国65岁以及上人口数量及增速


二、微量注射泵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微量注射泵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塑料、金属材料等原材料、以及电机、泵体、控制器等零部件。中游是指微量注射泵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应用领域,微量注射器在化学、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它常被用于精确添加反应所需的试剂;在生物实验中,它则被用于细胞培养或基因注射等操作;而在医疗领域,它更是药物注射的关键工具,能够确保药物剂量的准确无误。

微量注射泵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三、微量注射泵行业发展现状


微量注射泵作为现代医疗的关键设备,正以给药、智能控制为核心,推动着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效率升级。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微量注射泵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77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33.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预计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精准医疗需求的上升,微量注射泵的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行业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9-2024年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四、微量注射泵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微量注射泵行业正经历从“进口依赖”到“国产替代”的关键转折。国际厂商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维持高端市场主导地位,而国内企业通过政策支持、成本控制和场景化创新快速崛起。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路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史密斯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等。

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相关企业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涉及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数字超声、医学影像四大领域,在全国31个省设立了子公司,产品远销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在输注系统方面,注射泵产品表现出色,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在全球市场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37亿元,同比下降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下降16.81%。

2020-2025年第一季度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江苏华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1日,主要从事微特电机及组件、精密给药装置等智能机电装备与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精密给药装置方面,公司针对医疗给药器械领域开发了基于电机驱动的电子式注射笔、微量注射泵等精密给药装置,在重组人生长激素、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胰岛素、特立帕肽等药物中已成功应用,并持续开拓在重组促卵泡激素、阿扑吗啡、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更多类型药物中的应用。精密给药装置与金赛药业、豪森药业、信立泰等国内外知名生物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4年公司精密注射给药装置实现营业收入0.37亿元,同比下降36.17%。

2020-2024年华阳智能精密注射给药装置营业收入及增速


五、微量注射泵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智能化与精准化


智能化是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微量注射泵将更广泛地引入智能控制技术与AI算法。如搭载AI算法的自适应注射系统可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自动调节给药速率,将用药误差控制在±2%以内。同时,设备将具备更强的异常输注模式识别能力,降低人为操作风险,还可实现与电子病历集成等功能。


2、积极推动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发展


传统注射泵常因体积庞大限制使用场景,而便携式微量注射泵通过紧凑结构设计,重量不足500g,可轻松固定于病床、转运担架甚至患者随身包袋中,尤其适合院外急救和长途转运。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微量注射泵的应用领域将更广泛。它有望成为家庭护理的常用工具,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随着工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便携式微量注射泵还有望进一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3、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微量注射泵能够推动注射器以精确提供所需流体速度,通过自动计算注射器表面积实现。这种微流控注射泵在多个领域,如生物技术、化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理想选择。预计未来随着这些领域的不断发展,微量注射泵行业需求将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9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微量注射泵行业重点企业分析,2025-2031年微量注射泵发展策略分析,2025-2031年微量注射泵行业发展机会与风险对策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