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摆脱炒作之名_温州疏导千亿民间资本
近年来,温州资本在市场上四处“点火”,争议不断。如何让温州民间资本摆脱炒作之名?温州市政府近日专门出台文件,试图为数千亿元的资本勾画一条清晰的疏导路线图。
这份《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被简称为“18条”。
规避资本投机风险
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在2010中国(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上发言时曾表示,长期以来温州的民间资本始终在保值与贬值的交锋中发展。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但是几千亿的民间资本在银行体系之外,而且以短期套汇为主投机,有很大风险。
“18条”为民间资本提供的投资渠道共有3个部分,一是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和社会事业领域、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
二是地方金融创新,包括大力发展各类创业投资企业,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完善民间投资金融服务、健全融资性担保体系。
三是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在外温州人和外资回温州投资。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称,目前温州市的银行余款超过6000亿元。“2010年大量民间资本还是处在徘徊、观望、等待的状态,没有大面积进入某一个领域,大家也都急切地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周德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在经历了山西煤改等事件后,温州民间资本在折戟之余选择回流。而目前表现出的一些投资倾向,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创投领域以及涉农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恰恰与“18条”引导的方向合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