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志
资深行业分析师
成都专精特新申报攻坚!百万研发锚定申请门槛
2025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正式启动,成都市明确要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营收超1000万元或近两年融资额达2000万元。政策同步设定四大破格条件,包括科技奖励、高额融资等,加速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隐形冠军”。
青岛锚定产投强引擎!专精特新对接会激活产业升级磁场
青岛市举办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投资并购与全球化战略对接会,同步推出科技金融支持、跨境重组指南等举措,加速企业技术并购与海外布局。结合近期瞪羚独角兽培育计划等政策密集落地,青岛以“资本链+创新链”双引擎推动“10+1”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全年目标培育100家以上全球化专精特新标杆企业。
江苏三年资本赋能!专精特新“小巨人”领航产融新赛道
江苏省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200家专板及新三板挂牌企业。政策聚焦“1650”产业体系,构建分层培育机制,整合金融服务资源,推动企业治理升级与技术创新,为产业链转型升级注入资本动能。
工信部等十部门铸铝新质动能!专精特新“小巨人”领航铝业技术攻坚大旗
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方案,聚焦资源保障、低碳转型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重构全球铝业竞争力。
福建2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定名单公示企业公示
福建省拟认定23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福州88家、泉州85家合计占比73.6%,漳州、三明等地市均衡分布。企业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需通过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数量等硬指标考核。公示期为2025年3月26日至4月1日,通过后将纳入省级梯度培育库,享受税收减免、技改补贴等政策包。
北京专精特新融资156亿登顶!并购潮激活国产替代强引擎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80.1亿元,居全国第二;全国小巨人企业超1.4万家,江苏、广东领跑。资本市场加速布局,小巨人并购事件激增121%,交易额达182.5亿元。数据印证“强链补链”战略落地,技术密集型领域成资本竞逐新高地。
深圳市2024年首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项目公示,获1.2亿资金加持
深圳市2024年首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项目公示,54家企业共获1.2亿元中央财政支持。高新兴物联作为车联网领域代表企业入选,其4G/5G车规级模组已服务吉利、长安等车企,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92%。政策通过研发反哺加产业链绑定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向单项冠军转型,预计带动车联网行业年产值增长超15%。
湖北省提出目标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50家
湖北省发布《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创新反哺等机制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目标到2027年实现国家级单项冠军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500家,并完成省级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政策同步建立“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四级培育体系,强化技术攻关与资本协同。
2025年度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启动,最高达100万
上海市启动2025年度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项目,信用贷款和制造业担保贷款最高可享30%利息补贴,单家企业上限100万元。政策采用“免申即享”模式,企业无需主动申报,由银行归集数据并审核,经信委直接拨付资金。
三省专精特新政策矩阵:闽企低息破冰、浙商补贴快车道、粤式生态护航
福建省通过"金服云"平台投放第二期100亿元专项贷款,平均利率1.78%创全国新低,60%企业首次获得融资。本文结合浙江"研发投入20%直接补贴"、广东"链主企业培育计划"等政策,构建政策全景图。数据显示三省形成"低息贷款+研发补助+税收优惠"政策闭环,浙江对国家级"小巨人"最高补助500万元,广东实施设备购置15%即时退税,福建建立"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政策工具包对比,揭示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