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志
资深行业分析师
2025年女性卫生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我国女性卫生用品产业规模于2017年至2024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零售额从823亿元逐步攀升至105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7%,反映出行业在人口基数稳定、渗透率饱和的背景下,通过产品结构升级与价格带提升实现扩容;上游原材料端受环保政策与消费升级驱动,加速向可降解、低致敏性材料转型,同时中游制造环节面临智能化生产与柔性供应链改造压力,以应对下游渠道碎片化及个性化需求;技术方向则聚焦于功能性创新,如超薄透气、防侧漏设计、抗菌技术及智能健康监测等,部分企业已探索液体卫生巾、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差异化产品。
2025年电生理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我国电生理医疗器械产业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心血管疾病负担加重的背景下呈现高速扩张态势,市场规模跃升,2015-2024复合增长率达29.2%,上游受生物相容性材料研发突破与精密制造技术升级驱动,中游依托三维标测系统普及和脉冲消融技术创新实现手术精度与安全性提升,下游虽受新生儿数量下滑间接影响部分儿科电生理器械需求,但房颤、室上速等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基数扩大及基层医疗渗透率提高持续释放市场空间。
2025年UPS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我国UPS产业在数字经济与新型基建驱动下实现十年规模扩张,上游受制于功率半导体国产化率不足与锂电池成本波动,倒逼企业加速碳化硅器件应用与储能系统整合技术突破,中游通过模块化架构重构与高频化拓扑设计提升能效密度,推动200kVA以上大功率产品占比突破36%并形成智能化运维体系;下游新能源发展驱动储能型UPS在风电光伏并网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景加速渗透,促使行业从传统电力保障向能源调节枢纽转型,技术迭代聚焦高频化、模块化与锂电替代方向,未来将深化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HVDC融合供电及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叠加双碳政策对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刚性需求,推动产业向高可靠、高能效、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升级。
2025年民爆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我国民爆产业在政策驱动下加速整合重组,工信部十四五安全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压缩生产企业数量并推动CR10超60%,广东宏大、易普力、保利联合等龙头企业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巩固市场地位,北方特能凭借数码电子雷管技术主导细分领域;行业正经历智能化替代、绿色化转型、服务化延伸三重升级,头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高精度起爆系统、智能仓储技术及无人化生产线构建技术壁垒,跨区域竞争因价格管制放开与运输体系优化而加剧,倒逼中小企业在电子雷管可靠性提升、环保型炸药研发等赛道寻求差异化突围。
2025年工业雷管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中国工业雷管产业在政策驱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压力下加速结构性调整,核心动因源于工信部《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强制要求2022年6月全面停产传统雷管并推动数码电子雷管替代,倒逼行业技术升级与产能出清。上游原材料端受电子芯片、储能元件等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影响,无锡盛景等企业依托低功耗芯片设计与抗干扰技术突破推动电子控制模块成本下降,而中小型雷管厂商因技术壁垒退出市场;中游制造环节通过并购整合形成头部企业主导的寡头格局,CR10集中度达62.5%但仍存区域分散特征,四川、辽宁、河南三省凭借矿山资源集中占据全国销量前三。
2025年NAND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过去NAND从结构上可分为2D、3D两大类,随着 3D NAND 芯片的堆叠层数不断增高,逐步向更多层及更先进工艺发展,堆叠过程中刻蚀及薄膜沉积使用步骤数大幅提升,2024 年 SK 海力士官方公布正式开始量产全球首款 321 层 NAND,2025 年NAND 层数有望达 4xx 层,薄膜沉积及刻蚀设备重要性凸显。
2025年DRAM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中国DRAM产业在国产替代战略与数字新基建需求双轮驱动下形成中部引领、两翼协同的区域格局,中南地区依托珠三角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及武汉长江存储基地占据较高份额,成为全球最大消费级DRAM应用枢纽;华东地区则依托长三角半导体产业带形成2高端DRAM产能矩阵。行业呈现增量转质特征,上游晶圆制造端12英寸晶圆月产能突破持续突破,带动3D NAND闪存层数提升至232层,下游应用端AI服务器需求激增推动企业级DRAM采购量大增,智能汽车赛道带动车规级存储器渗透率突破25%。
天津市启动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预申报及复核,助力制造业强链补链
本文解析天津市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要点,对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差异,阐述政策对区域产业链升级及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双重推动作用,揭示申报核心难点与战略价值。
广西启动本年度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申报主体需满足四项核心条件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于2025年4月23日发布通知,启动本年度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申报主体需为有效期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并满足研发投入、细分市场深耕等四项核心条件。南宁市同步响应,明确企业须通过国家梯度培育平台提交材料,5月20日截止申报。政策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四维评价体系筛选优质企业,旨在强化广西在工业“六基”等领域的产业链韧性,为全国专精特新培育提供“广西经验”。
2025年锂电池结构件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按照电池中的组成结构,可以分成铝/钢壳、盖板、连接片和安全结构件等。中国锂电池结构件产业历经技术引进与模仿起步、2011-2020年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驱动下的规模快速扩张2021年后进入成熟创新期,依托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技术向轻量化、高能量密度迭代,培育出国际领先企业,并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推动的结构件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