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IT时报》报道,相关部门近期将会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或将加速,牌照发放利好组网进程以及商业化探索 7月下旬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显著提速。7月27日至8月17日,中国星网GW星座成功将五组低轨卫星送入太空,发射间隔从1-2个月缩短至3-5 天,累计发射卫星数量从7月前的34颗提升至72颗。GW星座和干帆星座是我国正在推进的两个方星低轨星座,分别由中国星网公司和上海垣信建设运营。按照远景规划,GW星座和干帆星座的组网卫星总数分别将达到1.3万颗和1.5方颗,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要求,虽然空间轨道和频率资源遵循“先到先得”原则,但在提交星座计划后的第9年须发射总数10%的卫星,否则项目可能面临削减甚至取消,故而我们认为当前正处于卫星互联网大规模组网的临界点,卫星互联网牌照属于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牌照,重点指向低轨卫星组成的大规模星座网络,涉及多个关键环节,预计将推动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的加速,以及商业化的进一步探索。
商业航天支持政策细化,规范化运营以及牌照化管理,产业趋势向好。政策端,2023年年底中央经济会议中,低空经济被归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其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初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也将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在新兴产业上的定位进一步深化,对规模化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除广东省外,2025年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等省市均出台了相关文件或行动计划,政策计划及周期覆盖“十四五” 及“十五五”,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于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以及低空经济的高度重视以及远期规划,重要性进一步深化。我们认为随着马斯克“星链”发星数量的逐步提升,低轨空间资源布局的紧迫性正在逐步提升,目前我国在规划的大型星座以星网及千帆星座为主,在可回收火箭逐步成熟,单星造价逐步降低,卫星智能化逐步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牌照发放的促进以及生态构建持续推动的产业发展趋势下,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政策引领,生态构建不断完善,牌照发放预计将提开组网热情:当前产东、上海、北京等地已经在政策引领下出现集群化效应,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以及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也在逐步的取得突破。我们认为牌照的发放或可在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内提升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的积极性,同时卫星互联网不仅是我国未来可能的巨大需求增量,也作为能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产业宇航级的器件代表了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能力,赋能千行百业协同发展,以三体计算星座等为代表的太空算力建设也有望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普天科技、通宇通讯、震有科技、金信诺、纵横通信、振芯科技、上海瀚讯、顺灏股份、航宇微等。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动的风险;关键器件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转自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良毕/王思宬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共十章,包含国际卫星互联网典型企业分析,中国卫星互联网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及前景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