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现状、对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及相应的防治对策[图]

    一、中国海洋灾害现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海洋灾害及其风险的特征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海洋灾害频发等连锁反应,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气候与海洋之间的协同作用也进一步加剧相关的负面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具有广阔的海洋领地,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海洋灾害特征主要表现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22人。与近十年(2010-2019年)平均状况相比,2019年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

2014-2019年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22人,其中;福建最多,死亡(含失踪)11人;其次是广东死亡(含失踪)8人;江苏死亡(含失踪)1人;浙江死亡(含失踪)2人。

2014-2019年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人口统计

(单位:人)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辽宁
-
-
-
-
3
0
河北
-
-
-
-
0
0
天津
-
-
-
-
0
0
山东
-
-
-
-
0
0
江苏
-
1
-
7
6
1
上海
-
-
-
-
0
0
浙江
13
16
17
4
31
2
福建
2
2
23
-
-
11
广东
3
6
4
6
4
8
广西
-
-
-
-
0
0
海南
6
5
16
-
-
0
总计
24
30
60
17
73
22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海洋灾害防治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各类海洋灾害给中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03亿元。其中,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38亿元;海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4亿元,;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1亿元。与近十年(2010-2019年,下同)平均状况相比,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

2014-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87.35亿元;其次是山东省,直接经济损失21.63亿元。

2014-2019年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统计

(单位:亿元)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年
辽宁
0.15
0.06
0.45
0.22
1.82
1.26
河北
0
0
9.35
0.64
1.68
3.34
天津
0
0
0.8
0
0
0.01
山东
1.49
0.44
2.39
0.26
0.71
21.63
江苏
0.51
0.58
0.37
4.63
0.94
0.37
上海
0
0.05
0
0
0.54
0.03
浙江
4.37
11.25
2.42
0.92
5.88
87.35
福建
4.3
30.79
16.21
1.27
11.54
0.64
广东
60.41
28.77
9.63
54.1
23.78
0.03
广西
28.3
0.47
2.69
0.12
0.85
2.33
海南
36.61
0.33
5.69
1.82
0.03
0.04
合计
136.14
72.74
50
63.98
47.77
117.03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9%;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单次海洋灾害过程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1909“利奇马”台风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02.88亿元。

2019年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海洋灾害损失致灾原因

省(自治区、直辖市)
致灾原因
辽宁
风暴潮
河北
风暴潮
天津
风暴潮
山东
风暴潮
江苏
风暴潮、海浪
上海
风暴潮
浙江
风暴潮、海浪
福建
风暴潮、海浪、赤潮
广东
海浪
广西
风暴潮
海南
风暴潮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智研咨询整理

    二、对中国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及相应的防治对策

    中国的开放型经济高度依赖海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中国海洋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有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洋灾害风险和无序人类活动引发的综合性海洋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必须秉承从根本上治理、从源头上解决的理念,协调国家、社会和自然的基本关系,最终恢复海洋原本的生态结构和功能。

    在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进程中,中国海洋治理体系建设不仅要从宏观层面进行理论创新和顶层设计,更要从微观层面解决具体的核心问题,从而提高中国海洋治理的综合能力,进而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过程中贡献智慧、提供方略和增强话语权。

对中国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

建议
概述
加强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和信息支撑
加深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海洋灾害风险影响的认知,完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海洋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情景设置,建立综合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重大海洋灾害应对的技术方法体系全面推进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调查,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灾害损失。加强对人为干预方法和技术体系的研发及其对降低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的效能评价(包括与自然修复和恢复的对比等)。积极探索海洋灾害防治的新举措,发展“蓝碳”等以生态工程为核心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措施。合理规划科技攻关重点,明确科研机构和职能部门定位,强化相关学科建设,创新驱动沿海地区对多致灾因子-多灾种-多承灾体-综合风险等复杂耦合机制理论和模型以及立体精细化系统仿真、综合模拟(预测预报和预估)、量化和动态分析等相关关键技术方法的国内外联合研究。发挥海洋卫星遥感的优势,建立和健全海洋监测网络体系。加强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数据库、技术方法库和模型库等重要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大数据技术支撑,通过搭载大数据模型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共享和交互海量分布式的海洋灾害历史数据,实时掌握、处理和分析区域海洋灾害信息。基于透明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创新海洋灾害风险监测、预测和安全保障服务方式。
促进区域和全球联动联防
在海洋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蓝碳”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实现相关科研成果的共享。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海洋环境安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导向,坚持陆海统筹,搭建协调有效的全球治理平台。秉承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依托“蓝色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海上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出并完善中国的海洋发展观、安全观和治理观,全面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灾害防治的能力。进一步以大国之间的务实合作为突破口,带动小岛屿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内陆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共同参与区域和全球海洋灾害防治。
提高全社会对海洋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水平
将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融入各相关部门的规划、开发、和监督等工作中,尤其强化到相关工程建设实践中,如提高海岸带防护工程的防灾减灾标准,加大对海岸线、滩涂、海湾、岛屿、珊瑚礁和红树林等海洋生境和生态系统的评价、修复和保护力度等。进一步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提升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与资源评价、保护和修复能力,优化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信息化技术向公众传播海洋灾害知识,通过制订应急预案和开展演习活动等方式切实提高公众避灾自救的意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风险规避和转移意识,必要时引入海洋灾害损失评估(如期望损失)和风险分担机制。政府、相关机构和公众相互协作,共同致力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构建功能架构坚实、运行渠道畅通和系统完备高效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当前,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成为完善国家海洋治理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海洋灾害是对中国沿海发达地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环境变化不断提高海洋灾害风险。

    因此,在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灾害防治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知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具有前瞻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系统,逐步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加强海洋领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在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海洋治理现代化。

海洋灾害防治相应的防治对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