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供水管网质量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供水系统在我国城市公共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管网也不断地扩大规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供水管网逐渐成为城市文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但相较与发达国家,中国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
政府机构对供水漏损情况越来越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政府颁发的防供水漏损相关政策
时间 | 颁发部门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2015.04 | 国务院 |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
2016.08 | 国家发改委 | 关于推进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发改环资〔2016〕1629号 | 在高效节水灌溉、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水环境治理等项目中,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推行合同节水管理。 |
2019.0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 关于印发《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的通知 | 公共机构应建立供水、用水管道和设备的巡检、维修和养护制度,编制完整的用水管网系统图,定期对供水、用水管道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管道设备运行完好,漏损率小于2%,严格杜绝跑冒滴漏。 |
2019.08 | 水利部 、教育部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 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 | 加强管网漏损控制。各高校要排查校园供水管网现状,完善校园供水管网图,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积极推广应用管网漏损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并处置管网漏损情况。稳步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前景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供水总量不断上涨,用水普及率较高;2018年中国城市供水总量为614.6亿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到98.4%;2019年城市供水总量约为632.9亿立方米,用水普及率约为98.6%。
2012-2019年中国城市供水总量及用水普及率
资料来源:住建部、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中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供水管道的长度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到86.5万公里,较2017年增加了6.8万公里,同比增长8.5%。
2012-2018年中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
资料来源:住建部、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供水管网质量是保证城市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就我国整体市政供水管网建设来看,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管道漏水问题,导致城市供水受到影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根据住建部消息,2016年中国城市管网平均漏损率达15.3%,部分城市超过25%;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对水务行业的重视,预计中国城市管网平均漏损率将越来越低,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中规定,漏损率按两级评定,一级为10%,二级为12%。但由于大部分城市供水漏损率仍较高,因此预计2019年城市管网漏损率高于12%,约为13.2%,2019年城市供水漏损量约为83.54方米。
2014-2019年城市供水漏损量及漏损率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漏损原因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用水量的需求显著增加,给市政供水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供水管道老化、施工不规范、管材选择不到位等问题都是造成供水出现漏损的原因,为减少供水漏损量,这些原因都急需解决。
漏损原因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三、解决策略
市政供水管道对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用水需求量显著增加,城市供水管网更加紧密,一个小的施工环节都有可能影响供水管道正常供水。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提高管材质量,加大维修管理力度,优化施工工艺,从而提高供水管道施工质量,推动供水企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进步。
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