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中国各地习俗
中国各地习俗 | |
国内各地 | 简要介绍 |
江苏 | 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节日饮食主要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的五毒图、菖蒲与艾叶、挂钟馗像、缠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衣、虎头鞋、戴香包等。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
浙江 | 端午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但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 |
河北 |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
山东 | 山东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五色线。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
山西 | 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子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饮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 |
陕西 | 陕西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
甘肃 | 甘肃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漳县,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
四川 | 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上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在绵阳市和遂宁市的部分地区,有端午吃包面[和饺子类似,用面皮包馅煮食]的传统,具体由来有待考证。 |
江西 | 旧时江西建昌府端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
湖北 | 湖北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市秭归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大夫的活动;这一天还有晒水给小孩洗澡的习俗。五月十五又称"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又称"末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
湖南 | 湖南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
广东 | 广东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祭祀祖先外,还有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正午时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烧艾草薰屋角,称"驱蚊虫邪魔"。用雄黄酒调朱砂,在孩子的额上、胸口、手心上点一红点,以示避邪;以及浸泡"龙舟水"、"新抱手艺"、"送灾难"的习俗。 |
福建 | 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黄烟、送鱼、唆啰嗹舞蹈、赛龙舟、拴五色丝线、兰草水洗浴、采草药作为午时茶、祭祖、水上捉鸭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 |
海南 |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着洗龙舟水、赛龙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崖州志》中就记载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 |
台湾 | 台湾和大陆一样,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是划龙舟。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这天都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台湾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烧水给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有的地方或以"午时水"洗澡。 |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端午节各地习俗不同,体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成为人们端午节出游的首选,2020年“端午”节假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和旅游部强调各地要做到限量开放、预约开放、错峰开放、有序开放。预约旅游成为景区管理的刚性要求,“出游必预约,无约不出游”已经成为游客普遍接受的理念。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数量稳步上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端午假期全国接待游客数量下降明显,2020年6月25—27日端午假期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下降49.1%
2017-2020年中国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数量统计(万人次)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7-2019年中国端午假期旅游收入一直平稳增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端午假期旅游收入明显减少,2020年中国端午假期旅游收入为123亿元,同比减少68.8%。
2017-2020年中国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统计(亿元)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山西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数量为628.9万人次,占全国接待游客数量的12.9%;2020年四川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数量为387.8万人次,占全国接待游客数量的7.9%;2020年内蒙古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数量为182.4万人次,占全国接待游客数量的3.7%。
2020年中国端午假期部分省份接待游客数量及占全国接待游客数量的比例(万人次)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山西端午假期旅游收入为21.1亿元,占占全国旅游收入的17.1%;2020年内蒙古端午假期旅游收入为4.7亿元,占全国旅游收入的3.8%。
2020年中国端午假期部分省份旅游收入及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例(亿元)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询整理


2025年中国元宇宙+旅游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元宇宙+旅游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元宇宙+旅游行业应用场景分析,中国元宇宙+旅游行业投资机会分析,中国元宇宙+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