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甘蔗种植、收割面积及产量
甘蔗具有宿根性,即一年种植,三年收获。预计2020/21榨季巴西甘蔗收割面积9450千公顷,甘蔗产量650000千吨,比2019/20榨季增加15000千吨;预计2020/21榨季巴西甘蔗的制糖比例为46%,比2019/20榨季的35%大幅提升11个百分点。
巴西甘蔗种植和收割面积(千公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巴西甘蔗产量(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巴西甘蔗含糖率(千克/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甘蔗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前景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0/21榨季印度甘蔗收割面积5437千公顷,甘蔗产量381000千吨,比2019/20榨季增加11000千吨;预计2020/21榨季印度甘蔗的制糖比例为75.33%,比2019/20榨季的65.95%有大幅提升。
印度甘蔗种植和收割面积(千公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印度甘蔗产量(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印度2018/19榨季甘蔗主产区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甘蔗最低收购价由政府制定。印度政府为保证农户的利益,规定了甘蔗的最低收购价--FairandRemunerativePrice(简称FRP,公平报酬价格)。各邦州根据本邦州的甘蔗生产情况,在FRP的基础上上浮一定百分比作为本邦州的甘蔗建议性收购价(SAP),SAP不能低于FRP。不同邦州的SAP较FRP上浮程度不同,甘蔗单产高的南方上浮幅度较少,单产低的北方上浮幅度较大,上浮范围一般在20%-50%之间。
甘蔗最低收购价连年走高是库存积压重要原因。在正常的市场体系中,农作物收购价过低会打击农户种植该作物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减产。印度政府制定了甘蔗最低收购价FRP,并且FRP连年走高,从2009/10榨季的129.84卢比/公担,每年持续上升直至2019/20榨季的275卢比/公担。每增加0.1%出糖率的升水,从2009/10榨季的1.36卢比上升至2019/20榨季的2.75卢比。FRP的连续走高,直接导致糖价与甘蔗收购价失衡,在糖价低迷的市场情况下,农户由于FRP的存在仍然能够获得公平的报酬。所以,糖价低迷对印度农户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影响力小,农户种植甘蔗仍然能获得可观报酬,农户倾向继续种植甘蔗。但是由于糖价低迷,糖厂销售会致使亏损,糖厂倾向保留库存等待糖价回升,于是最终导致了期末库存的大幅扩大。印度糖库存已经占了全球库存的近三分之一,去库存已成为首要任务。
印度甘蔗的公平报酬价格
榨季 | 收购价(卢比/公担) | 最低出糖率 | 每增加0.1%出糖率的升水 |
2009-10 | 129.84 | 9.5 | 1.36 |
2010-11 | 139.12 | 9.5 | 1.46 |
2011-12 | 145 | 9.5 | 1.53 |
2012-13 | 170 | 9.5 | 1.79 |
2013-14 | 210 | 9.5 | 2.21 |
2014-15 | 220 | 9.5 | 2.32 |
2015-16 | 230 | 9.5 | 2.42 |
2016-17 | 230 | 9.5 | 242 |
2017-18 | 255 | 9.5 | 2.68 |
2018-19 | 275 | 10 | 2.75 |
2019-20 | 275 | 10 | 2.7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2020/21榨季泰国甘蔗收割面积1740千公顷,比2019/20榨季增加20千公顷;2020/21榨季甘蔗产量120000千吨,比2019/20榨季大幅增长44000千吨。
泰国甘蔗种植和收割面积(千公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泰国甘蔗产量(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2020/21榨季中国甘蔗收割面积1495千公顷,大致与2019/20榨季持平;2020/21榨季甘蔗产量86000千吨,与上一榨季持平。
中国甘蔗种植和收割面积(千公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甘蔗产量(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甘蔗种植行业四大问题
1.土地经营粗放、土地流转问题多
目前甘蔗种植大多还是分户经营,蔗田分布比较零散。一方面,个别蔗农通过口头约定的方式流转土地,没有依法办理流转手续,致使蔗农之间的矛盾频发;另一方而,很多蔗农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不愿将土地流转,甚至出现了撂荒、弃耕的情况。
2.生产种植成本高
甘蔗种植成本主要在于地租、运输、肥料、人工等因素。究其原因:机械化程度低,良种更新慢,肥料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即“三低一高”。特别是肥料农药及人工的成本就占到了60%多。
另外就是机械化效率低下。目前,甘蔗产业只是实现了40%左右的机械化,还有60%以上是人工。这也制约甘蔗种植成本。
3.管理落后,基础设施差
1)甘蔗栽种管理技术落后。没有专业的团队帮助蔗农提高甘蔗种植的相关知识及技术,致使甘蔗种植及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甘蔗单产提高迟缓。2)基础设施差。大部分蔗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我国甘蔗主产区主要处在气象灾害频发的桂、滇、粤、闽,水利灌排设施落后,蔗田抵御灾害的能力不高。
4.精深加工不足,市场竞争力弱
甘蔗溢价部分在精深加工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是分散性的,这也导致甘蔗产业的发展滞后性。
制糖企业产能扩大,产品精深加工不足,这是众多制糖企业存在的问题。甘蔗加工成本企业控制难,加工品类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导致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而相对滞后。


2025-2031年中国广东省甘蔗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广东省甘蔗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广东省甘蔗行业企业运营分析,2025-2031年中国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国广东省甘蔗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