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基建投资增速趋稳,增势有望延续2018年7月以来,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步释放,基建“补短板”效应逐步显现,基建增速触底回升,但受资金来源收窄影响,整体增速相对平缓,延续温和反弹趋势。1-10月广义基建投资实现14.67万亿,同比增长3.3%,增速较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狭义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实现12.22万亿,同比增长4.2%,增速较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略有回落。
下半年以来,围绕基建补短板的“稳投资”政策持续加码,继前期允许将专项债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节奏,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并扩大使用范围等,11月13日国常会决定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基础设施等项目可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不超过50%比例的资本金,进一步缓解资本金的约束,有望助推基建投资回暖。此外,随着PPP清库结束,PPP项目落地有望逐步加快,进一步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从近期项目审批和建设情况来看,部分地区追加了年内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各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发改委审批核准项目总投资额也呈现大幅增加。预计随着各项相关政策和项目的落地推进,专项债及PPP提供增量资金,基建资金来源有望加速改善,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稳步回升,托底经济稳增长。
围绕基建补短板的“稳投资”政策持续加码
围绕基建补短板的“稳投资”政策持续加码 | ||
时间 | 会议文件 | 主要内容要点 |
2019年6月10日 | 《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 | 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得超越项目收益实际水平过度融资 |
2019年9月4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 | 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其中:1)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督促各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扩大使用范围,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要求,专项债额度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优先考虑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 |
2019年11月13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 | 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其中:1)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资本金最低比例,下调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2)基础设施等项目可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不超过50%比例的资本金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部分省份追加年内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及投资额
部分省份追加年内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及投资额 | |||
时间 | 地区 | 文件 | 主要内容要点 |
2019年10月21日 | 江西省 | 《全省重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 | 1)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尽快落实建设条件,再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明年春节前新开工项目达500个以上;2)对明年春节前计划建成投产的重大项目,要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明年春节前建成投产项目达800个以上;3)继续抓好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力争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在年度计划6455亿元的基础上增加500亿元左右,达到7000亿元 |
2019年11月7日 | 浙江省 | 《201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增补和退出名单》 | 增补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74个,总投资3029亿元;退出省重点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133亿元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四季度以来各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019年四季度以来各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
时间 | 地区 | 事件 | 开工项目数 | 总投资(亿元) |
2019年10月18日 | 江苏淮安 | 2019年第二次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 102 | 619.31 |
2019年10月22日 | 江西吉安 | 吉安市重大工业项目第三次集中开工竣工 | 76 | 345.7 |
2019年10月28日 | 安徽 | 安徽省贯彻落实"六稳"重大项目10月份集中开工动员会 | 195 | 1050.3 |
2019年11月2日 | 江西抚州 | 2019年全市重大项目百日攻坚集中开工 | 145 | 670.42 |
2019年11月7日 | 贵州 | 贵州省2019年第四季度重大工程项目暨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 | 333 | 2078.45 |
2019年11月11日 | 云南安宁 | 安宁市融创雁来湖小镇暨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 22 | 190.29 |
2019年11月12日 | 四川广元 | 2019年第四季度一批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102 | 189 |
2019年11月14日 | 四川 | 四川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 | 382 | 5066.67 |
2019年11月15日 | 河南洛阳 | 洛阳市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71 | 133 |
2019年11月18日 | 河北唐山 | 唐山市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 117 | 1064.7 |
2019年11月20日 | 山西运城 | 运城第三批城建重点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 11 | 106 |
2019年11月26日 | 四川绵阳 | 绵阳市交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18 | 190+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区域发展布局不断加速,重视城市群发展带来的机会
继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8年11月印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就今后一段时期区域协调发展路线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9年以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经政治局会议审议并正式印发等,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速。
同时,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所在地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2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要求以同城化为方向建设1小时通勤圈,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2019年4月进一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并点名了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在内的13大城市群,其中首次单独强调成渝城市群,表示要“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提升城市群功能”,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有望明显加快,城市群的集聚和带动效应将持续增强。我们认为2020年区域发展的联动性有望进一步增强,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大湾区建设有序铺开,区域基建仍将是焦点和亮点,成渝城市群有望接力成为带动区域投资的新的重要一极。
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速
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速 | |
时间 | 事件 |
2019年1月2日 | 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
2019年1月3日 | 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 |
2019年2月18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
2019年5月13日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2019年6月1日 | 《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对外公示,征求意见建议 |
2019年12月1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重视城市群发展带来的机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尽管长三角地区基建设施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长三角基建发展空间仍然广阔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长三角基建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及安徽26市,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也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尽管长三角地区基建设施强度在我国属于发达地区,但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尽管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是与同样拥有高人口密度的发达地区东京区相比,高速公路设施密度仅为东京区高速公路密度的58%左右;2)长三角铁路密度相比发达国家地区平均水平同样偏低,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苏北多市仍未通高铁,且与南方主要城市无直达铁路;3)与发达城市相比,长三角轨道交通强度同样较低。
世界六大城市群对比
世界六大城市群对比 | ||||||
- | 长三角 | 美国东北部 | 北美五大湖 | 日本太平洋沿岸 | 欧洲西北部 | 英国中南部 |
面积(万平方公里) | 21.2 | 13.8 | 24.5 | 3.5 | 14.5 | 4.5 |
人口(万人) | 15033 | 6500 | 5000 | 7000 | 4600 | 3650 |
GDP(亿美元) | 20652 | 40320 | 33600 | 33820 | 21000 | 20186 |
人均GDP(美元) | 13717 | 62030 | 67200 | 48315 | 45652 | 55305 |
地均GDP(万美元/平方公里) | 974 | 2920 | 1370 | 9662 | 1448 | 448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三角与东京都高速公路密度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三角与发达国家地区铁路密度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三角与发达城市轨道交通密度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四季度起,为配合国家基建补短板政策,发改委加速审批项目。根据我们统计,2018Q4发改委共批复重点项目1.1万亿,其中长三角地区项目6247亿,远超过2017年以来任何一个进度,体现了国家基建托底经济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发改委每季度批复重点项目投资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发改委每季度批复长三角重点项目投资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除项目审批外,我们也注意到了2019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执行的加速。1月3日,《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署;1月9日,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正式成立,预计可以撬动500-1000亿元资本;1月16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而3月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加速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升级为国家级战略的元年,其基建项目有望进一步加速。除强劲的基建规划外,长三角地区政府财力良好,财政自足率高,因此我们对长三角地区的基建项目执行持乐观态度。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重要时间节点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重要时间节点 | |
时间 | 事件 |
2018年7月 |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发 |
2018年11月 | 进博会期间习主席明确表态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
2019年1月 | 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 |
2019年1月 | 上海国资委公告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成立 |
2019年1月 |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正式启动 |
2019年3月 | 2019两会政府报告再次明确长三角一体化为国家战略,并要求编制规划纲要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各省一般预算内收入自足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基建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基建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基建行业市场痛点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布局, 中国基建行业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 中国基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