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现状、市场规模预测及未来趋势分析:产能上行期+疫情催化,景气度仍将持续[图]

    动物疫苗是由免疫原性较好的病原微生物经过繁殖与处理后制成的剂品,将其作用于动物机体并刺激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从而抵抗该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达到预防相关疾病的目的。

    一、动物疫苗行业现状

    全球来看,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流行趋势仍然严峻、变异情况复杂,从防控措施上,主要分为“监测+扑杀”、“接种疫苗预防”两种手段。分国别和地区来看,发达国家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高,养殖密度低,而且防疫接种时间早,多种动物疫病处无疫状态,因此目前主要通过“监测+扑杀”手段进行疫病防控;相比之下,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养殖密度高、多种常见疫病仍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且扑杀模式所需的补偿资金高昂,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采取接种疫苗预防为主的防疫政策,通过分区域、分阶段逐步实现不同疫病的净化过程。

我国部分主要动物疫病防控政策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要点摘录
2020.02
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
加强优先病种防治;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净化;加强监督执法和生物安全管理
2019.12
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各地要加快推进“先打后补”,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力争在2020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全覆盖
2019.01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年版)
对疫情报告与确认、疫情响应、应急处置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2017.03
国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
到2020年底,全国核心育种场达到净化标准;其他养殖场(户)达到稳定控制标准
2017.03
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
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标准,并进一步扩大猪瘟净化区域范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非瘟冲击下,我国生猪养殖业剧烈去产能。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发生第1例非洲猪瘟疫情至今,全国大陆地区全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曾经通报非洲猪瘟疫情,合计发生162起非洲猪瘟,共扑杀120万头染疫生猪。而截至到2020年2月16日,全国所有疫区均已解除封锁。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从3180万头下滑至1913万头,累计降幅高达39.8%,也是本轮周期最大降幅;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5.44亿头,同比下滑22%,生猪供需出现明显缺口。

全国生猪出栏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养殖规模化加速+监管政策调整,双重因素驱动市场化疫苗加速替代。1)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快速提升将驱动猪用市场化疫苗加速替代。疫苗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重较低,2017年规模养殖生猪的防疫费用仅占总成本的1.3%,即使是温氏、牧原等养殖龙头,兽药及疫苗费用在生猪完全成本中的占比也仅为3%-10%左右。由于规模养殖企业发生疫病的风险系数与潜在损失更大,因此其疾病防范意识远高于普通散养户,在选择疫苗时,也更加注重疫苗的质量、兽药企业的信誉以及综合实力,体现在头均防疫费用上为较普通散养户高出20%-30%左右。

部分养殖企业兽药及疫苗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先打后补”政策进一步推进,行业向市场化竞争加速转型。自2016年农业部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规定高致病性猪蓝耳、猪瘟正式退出国家强制免疫,并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养殖户的强制免疫实行“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2019年12月9日,农业部发布《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第八条提出: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可将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直接销售给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或养殖场(户),也可由其授权经销商销售。标志着强制免疫疫苗正式向经销渠道开放;2019年12月26日农业部最新发布的《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中则进一步指出,各地要加快推进“先打后补”,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力争在2020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全覆盖。

“先打后补”相关政策措施

时间
文件
要求
2016/7/21
《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
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的强制免疫实行“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
2019/12/9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可将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授权经销商销售
2019/12/26
《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各地要加快推进“先打后补”,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力争在2020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全覆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两个维度看疫苗免疫:1)非瘟疫情防控阶段“防非控非”优先。2019年部分猪苗单品免疫率有下降趋势,主要涉及圆环、蓝耳等疫苗产品,究其主因,在于下游生猪养殖业阶段性主要矛盾是“防非控非”,规范养殖流程,减少外界与猪只接触,从而降低非瘟感染几率是养殖业的核心考量,传染性、致病性、致死率等相对温和的疾病免疫首当其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19年全年主要猪用疫苗批签发数量同比降幅从高到低依次为猪圆环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蓝耳疫苗(含高致病性蓝耳)、猪瘟疫苗、腹泻苗、口蹄疫疫苗和猪细小病毒病疫苗,降幅依次为-44%、-42%、-37%、-33%、-30%、-26%和-17%。非瘟防控措施导致免疫程序变更调整是短期下游需求矩阵收缩的主要驱动因素,猪用疫苗子产品领域的结构性分化与非瘟防控压力密切相关。

2018-2019年主要猪苗产品年度批签发数据及变动幅度(批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后非瘟时期重效率提升。药苗的减量和免疫程序调整是猪场疫情防控压力下的被动选择,随着猪场生物安全水平的提升,对非瘟防控的认知和措施逐渐成熟,尤其是后续生猪行业产能逐步向供需平衡点恢复,供需紧张局面缓解,伴随而来的是生猪价格回落,在养殖利润迎来均值回归过程中,养殖场经营重点会逐步向提升养殖效率、控制养殖成本倾斜,因此蓝耳、圆环等主要猪苗渗透率仍有较大上修空间。

2019年主要猪病抗原检出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能上行期+疫情催化,景气度仍将持续。受非瘟疫情影响,2019年我国猪肉产量4255万吨,同比下降21.3%。受生猪生产周期、补栏情绪、补栏效果、种猪资源不足等多重因素制约,猪肉供给量短期内无法恢复。而城乡居民对禽肉、禽蛋消费习惯、转养程序便利、家禽的饲养周期短等特点决定禽肉和禽蛋将作为猪肉的最主要替代品,需求量有望大幅攀升,2019年我国禽肉产量2239万吨,同比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同比增长5.8%。

2019年我国禽类出栏量走势图(亿羽)

数据来源:中国禽业分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禽类出栏量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禽业分会、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猪肉供给缺口有望持续,禽肉禽蛋替代需求仍将得以持续,家禽产能仍处于上行期。以白羽鸡为例,2019年全国白羽肉种鸡祖代更新量122.35万套,强制换羽9.12万套,合计131.47万套,合计数同比增长55.8%,祖代更新量已供过于求,后续随着祖代鸡产能逐步释放,禽用疫苗或迎来需求高峰

2019年主要肉类年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最近5年祖代鸡引种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先打后补”有升级趋势,利好禽苗市场化龙头。禽养殖行业相比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更高,政策端来看,先打后补有升级趋势,养殖主体在选择疫苗上更具主动性,随着各地政策进一步松动和落地,产品具有优势、同时市场布局完备的企业有望更加受益,市占率或将得到持续提升。

禽流感强免疫苗批签发次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过去动物疫病防疫主要以接种单价苗为主,近些年随着养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动物疫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待防疫畜禽往往要接受多次、多品类的疫苗接种,不仅会导致不同疫苗抗原之间的互相干扰,容易导致动物多次应激反应,而且单苗的多次接种,也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养殖场的防疫成本。而多价苗可以用一针预防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多联苗可以用一针预防多种疾病。随着下游畜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尤其是在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趋势下,联苗的推广与广泛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养殖场有效地优化畜禽免疫程序、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和非瘟感染风险,而且能够协助降低畜禽用药成本,助力养殖场提高盈利能力。

2010-2019年猪用单苗和联苗新兽药证书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2019年禽用单苗和联苗新兽药证书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各公司参与的新兽药注册数量(疫苗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前期竞争加剧、下游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导致兽用疫苗价格下滑,在即将到来的行业恢复期或有较好改善。尤其当前养殖业高度景气、竞争格局改善的情况下,整个动保行业即将迎来优质优价时代。假设:1)预测2020年商品猪出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5.16、0.20亿头;预测2021年商品猪出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5.49、0.23亿头;预测2022年商品猪出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5.73、0.21亿头。2)预测到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要达到52%,另外根据各类猪类疫病往年的免疫覆盖率,假设2020年猪用疫苗的免疫覆盖率为52%,并假设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3)按照2017年的猪用疫苗相对于兽用疫苗35%的占比,假设该比例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由猪用疫苗市场规模推算兽用疫苗市场规模。但需要注意的是,2013-2017年的猪用疫苗占比存在明显的下行趋势,分别为49.64%、46.57%、45.23%、41.11%、35.27%。若未来占比继续下降,关于猪用疫苗占比不变的假设可能低估整体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未来三年我国猪用疫苗及兽用疫苗市场规模敏感性测算

 
商品猪出栏量
/母猪存栏量
(亿头)
免疫
覆盖率
合计免疫费用(元/头)
25
30
35
40
45
2020年
商品猪
5.16
52%
67.08
80.5
93.91
107.33
120.74
能繁母猪
0.2
2.6
3.12
3.64
4.16
4.68
猪用疫苗市场规模总计(亿元)
 -
 -
69.68
83.62
97.55
111.49
125.42
兽用疫苗市场规模总计(亿元)
 -
 -
199.09
238.9
278.72
318.54
358.35
2021年
商品猪
5.49
57%
78.23
93.88
109.53
125.17
140.82
能繁母猪
0.23
3.28
3.93
4.59
5.24
5.9
猪用疫苗市场规模总计(亿元)
 -
- 
81.51
97.81
114.11
130.42
146.72
兽用疫苗市场规模总计(亿元)
- 
- 
232.89
279.46
326.04
372.62
419.19
2022年
年商品猪
5.73
62%
88.82
106.58
124.34
142.1
159.87
能繁母猪
0.21
3.26
3.91
4.56
5.21
5.86
猪用疫苗市场规模总计(亿元)
 -
- 
92.07
110.48
128.9
147.31
165.73
兽用疫苗市场规模总计(亿元)
 -
- 
263.06
315.67
368.28
420.89
473.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动物疫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研发端:平台化研发、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企业竞争核心驱动

    动物疫苗行业研发难度大、时间跨度长。动物疫苗的研发是一项集合了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动物临床医学、制药工程学等多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对从业机构的研发能力要求很高。一款成熟的产品问世需要经过前期基础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试研究、临床审批、临床实验、新兽药注册证书申请、产品批准文号申请、生产、批签发等阶段,如果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则还需要开展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试验研究并获得安全证书,中间多个环节技术难度大,审批时间长,整个研发周期往往需要3-5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2.产品端: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是长期方向

    基因工程疫苗在禽、猪等防疫上发挥高效作用。传统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本身固有一些缺陷,包括免疫应答水平不足、疫苗产品稳定性、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成为研发关注的焦点。基因工程疫苗是使用DNA重组技术,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定向插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DNA疫苗等类型。

    3.营销端:猪场大数据+检测诊断+防疫方案+疫苗产品研发,完整闭环防疫链条打造动保综合解决方案

    我国畜牧养殖业经历了从粗放经营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历程,与之相匹配,动物疫病防控政策也逐步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经营的过渡升级。过去政府招标采购防疫体系下,国内动保行业的竞争业态是牌照和资质为王,提供满足技术要求的合格产品及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即为生存之道。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密度提高、动物群体移动频繁,疫情流行趋势复杂化,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能力需求升级。未来,随着猪场管理精细化、养殖智能化建设的推进,叠加高质量疫苗产品的持续免疫催化,疫病净化将会是行业终极目标,依托于猪场大数据体系基础,构建从养殖环境评估、疫病检测诊断,到综合防疫措施、疫情监测预警,再到疫苗产品迭代改进的完整闭环防疫链条,从而打造动保综合解决方案是下游养殖端的进阶需求,同时也是动保企业强化自身竞争能力,构建领先行业业态的关键。

本文采编:CY353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4-2030年动物疫苗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动物疫苗企业管理策略建议,2024-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研究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