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是制备临床抗凝药物的重要原料药。肝素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目前人用肝素主要从猪小肠粘膜提取。粗品企业首先从生猪小肠粘膜中提取并制成肝素粗品,因肝素粗品中含杂蛋白,无法直接用于临床治疗,需进一步提取纯化加工成肝素原料药。肝素原料药可直接用于制成标准肝素制剂,或进一步加工制为低分子肝素原料药,最终制成低分子肝素制剂,应用于临床多种治疗领域。肝素原料药是整个产业链的必经环节。肝素产业发展已有70余年,肝素原料药是整个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环节,肝素产品主要包括肝素树脂、粗品肝素钠、肝素原料药、低分子肝素原料药、标准肝素制剂和低分子肝素制剂等。从产业链来看,上游生猪屠宰后猪小肠的处理有时效性,因此这类企业多靠近大型屠宰场;中游肝素原料药企业进入门槛较高,相对集中,这其中部分由下游产业分布所导致;下游肝素制剂企业分为原研企业和仿制药企业,下游制剂产品的需求决定中游肝素原料药的产品种类和量。
全球肝素原料药每年的需求在50万亿单位,由于新兴市场(中国等)需求的释放,预计全球肝素原料药的需求量保持在5%-8%的增长水平。我国生猪资源丰富,是肝素原料药产品的最大出口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18年全球肝素原料药销售前五大企业中,四家为中国企业,其中海普瑞为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出厂价计),占比41%,超过行业第二和第三之和。
2006-2018年全球肝素原料药需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肝素原料药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数据显示:对肝素原料药需求的背后是全球肝素制剂的稳定增长,2018年全球肝素制剂销售额46.85亿美元,2024年全球肝素制剂销售额将达到66.42亿美元。
全球肝素制剂销售额及预测(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开始国内生猪供应短缺,国内肝素粗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肝素原料药。生猪供应短缺主要有三个因素:1)猪价的周期性,2)生猪养殖更严格的环保要求,3)非洲猪瘟的爆发。尤其是非洲猪瘟的爆发导致粗品价格快速上涨,并未及时传导至下游,随着2020年肝素原料药价格逐步上调,上游粗品价格带来的影响逐步传导至下游。
全球肝素原料药及肝素粗品价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肝素原料药出口量和价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生猪存栏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全球肝素制剂销售额46.85亿美元,其中低分子肝素(LMWH)制剂占比88.75%(41亿美元)。依诺肝素是首个上市的低分子肝素制剂,相对于其他低分子肝素制剂,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在国内CDE批准的三种低分子肝素制剂适应症范围上,依诺肝素适应症最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