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新增肿瘤病例1808万,死亡956万。全球发病率前五的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皮肤非黑色素瘤。与我国高发肿瘤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差异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种、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程度等。
2018年全球肿瘤新增和死亡病例(万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不同性别新增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对比情况来看,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的第一大癌症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最高。
全球女性发病率TOP5(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女性死亡率TOP5(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乳腺癌5年生存率高,中国对比国际仍有可提升空间
虽然拥有较高的发病率,但乳腺癌目前是众多癌症中治疗选择较多、预后较好的癌种之一。中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为83.2%,是中国5年生存率最高的癌种,但仍低于美国(90.2%)、澳大利亚(89.5%)等西方国家和邻国日本(89.4%)。总而言之,中国患者的预后还有近一步提高的空间,中国乳腺癌患者还有巨大的治疗需求但并未被满足。药品研发、上市速度慢,药价高等都是阻碍中国乳腺癌患者接受更优治疗方案的因素。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发病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临床上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这四个指标的表达程度来划分不同的分子分型。其中最常见的分型是HER-2阴性、HR(激素受体)阳性。
HER-2阳性的患者一般会叠加靶向治疗,HR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会使用内分泌治疗,因此建议在诊断时要明确癌症的分子特征。
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乳腺癌药物市场
2017年,全球乳腺癌药物市场约为169.8亿美元。预测到2025年,乳腺癌药物市场将扩大到38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
当前乳腺癌治疗药物市场仍然由赫赛汀(曲妥珠单抗)领跑,2018年销售额高达71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CDK4/6抑制剂爱博新(哌柏西利)、帕妥珠单抗、紫杉醇和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但随着新靶点研究的深入以及免疫疗法的兴起,后续预期将出现更多新的治疗药物抢夺市场份额。
未来美国市场CDK4/6抑制剂和HER2靶向药会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并且CDK4/6抑制剂的市场增速会远远大于HER2靶向药。
截止2018年11月1日,乳腺癌领域共有1413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处于1期的有499项试验,处于2期的有645项试验,处于3期的有269项试验,临床2期研究占主导地位。这些临床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大陆,其中美国有849项,中国大陆有158项。
乳腺癌全球销售前5的药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乳腺癌药物市场规模,按品种大类划分,2014-2025(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全球乳腺癌临床试验研究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乳腺癌治疗药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发展前景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