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上半年中国P2P网贷平台行业发展概况、未来发展趋势、中国P2P网贷平台所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图]

    P2P(peer-to-peer)是指个人对个人或是点对点借款,通常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建立一个资金融通的平台,是一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及相关的P2P产品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从2007年第一家P2P网贷平台在中国诞生至今这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P2P的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目前随着2018年P2P平台爆雷问题频现,2019年行业寒冬降临,P2P网贷平台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本文探讨未来P2P平台和行业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1行业概况:2019年以来平稳缩量

    2019年7月P2P行业正常运营平台787家,待还余额6670亿。截至7月末共有787家P2P平台仍在正常营业,待偿还贷款余额6670亿,当月成交量900亿。

P2P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P2P行业未偿贷款余额与成交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平台数量:2019年以来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稳步下降。7月正常运营平台共787家,尽管较去年同期减少52.8%,但环比仅降3.7%;新增问题平台近几个月都保持在20-30家的数量(7月新增25家),或意味着行业平稳出清。

    2、用户数量:行业人气仍在下行趋势中。7月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分别为200万和234万,环比下降1.6%和3.2%(同比降40.3%和37.7%)。

P2P行业平台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P2P行业用户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贷款余额:持续14个月下降,7月份同比下跌30.2%。全行业未偿还贷款余额在进入2018年后放慢增长速度,在5月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了持续14个月的下跌。截至2019年7月末贷款余额已经降至6670亿(环比-2.9%,同比-30.2%)

    4、成交规模: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持续萎缩。今年7月行业成交额仅900亿,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2.2%,但环比看微涨0.7%,表明缩量趋势有所放缓。

2018年以来P2P行业贷款余额与成交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以来P2P行业资金流入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平台近况:出清平稳推进,集中度显著提升

    监管引导下逐步良性退出,新发生问题节奏趋于平稳,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25家(今年前7个月月均新增19家,相比于2018年3季度月均127家、4季度45家已有明显缓解)。行业集中度则显著提升,Top10/30/50平台合计市占率分别为54.1%/81.8%/90.3%,较去年同期上升13.5pcts/20pcts/21.1pcts。

    问题平台:2019年新发生数明显收窄,平均每月新增19家

    P2P行业第一轮洗牌发生在2015-2017年,经过整顿后,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一致稳定在2000家左右。第二轮洗牌集中爆发在2018年二、三季度,最高单月新增200家问题平台(2018年7月),目前回归到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新增问题平台19家,7月末仍在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降至787家。

    (1)2019年问题平台主要以网站关闭及延期兑付为主。2019年1-7月共出现问题平台131家,其中延期兑付(39%)、网站关闭(39%)为两大最主要的原因。(2)浙江、北京、广东和上海仍是新增问题平台最多的区域,但新增情况明显缓和。2019年1-7月新增的131家问题平台中,浙江、北京和广东数量最多(各28家),占比都在20%以上,其次上海新增15家(占比11.5%)。

2019年1-7月各地区新增P2P问题平台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P2P行业问题平台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P2P行业新增转型及停业平台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Top50合计市占率达到90%

    截至2019年6月末Top10的平台未尝贷款余额占全行业的比重为54.1%,Top30和Top50分别为81.8%和90.3%,较去年7月末分别上升了13.5%,20.0%以及21.1%。从区域分布上看,Top50的平台主要在北京(24家)、广东(9家)、上海(9家)和浙江(6家)。

2019年6月末P2P行业贷款余额概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趋势:备案仍有不确定性,退出/转型陆续推进

    从监管逻辑来看,短期内仍将以整治为主要思路:①继续要求“三降(余额、人数和门店数)”;②鼓励平台良性退出和转型;③备案落地仍不确定。从平台选择来看,预计大部分将选择退出,少部分转型助贷、小贷、消金。转型门槛较高,尤其是对中小平台而言:一方面助贷模式需要足够的客群、业务量来验证风控模型有效性,另一方面小贷和消金转型面临资金门槛和牌照要求。

    监管逻辑:整治为主,备案尚不确定

    当前监管思路仍以整治为主,支持和推动平台良性退出和平稳转型是重点。1)监管要求升级,2018年末监管对P2P平台的要求从“双降(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升级为“三降(余额、人数和门店数)”。2)鼓励良性退出,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多个省份出台《P2P网贷平台良性退出指引》,鼓励平台良性退出或转型助贷、小贷以及消费金融等。3)继续整治为主,2019年7月初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提到下一阶段要将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风险、多措并举支持和推动机构良性退出或平稳转型作为重点,坚定持续推进行业风险出清。

    备案仍具有不确定性。2016年8月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P2P业务实行备案管理,但此后针对行业的合规检查、转向整治等监管措施陆续推进,而备案却多次延期;2019年4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备案试点启动时间不应晚于2019年6月末,但迄今为止备案工作仍未展开。对于未来备案的落地日期、备案的门槛要求等尚有不确定性,亦给P2P平台带来压力。

2018年以来针对P2P行业的监管政策梳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平台选择:退出,或转型助贷/小贷/消金

    经营压力的增大,叠加监管的引导,众多P2P平台选择退出或转型。P2P可能转型的方向大致分为两类模式:

    1)轻资产模式:助贷业务,为持牌金融机构导流、撮合贷款业务。与转型小贷、消金等路径而言,助贷模式没有牌照门槛,而是需要获取客户(如精准营销等)和科技的能力,如信而富(XRFUS)宣布将成立新公司,运营以机构资金为放款主题的助贷平台。不过对于中小平台而言,转型助贷模式最大的困难在于没有足够的客群、业务规模等数据的积累,尚无法验证风控模型是否有效。

    (2)重资产模式:即信用中介,包括获取小贷/网络小贷牌照、消金公司牌照。不过P2P平台转型小贷或消金模式,在资金、牌照方面仍面临一定约束:1)资金,信贷业务占用资本金较高且小贷公司杠杆率较低,而小贷公司资金来源相对较少(包括股东注资、捐赠资金等,从金融机构融资相对较难);2)牌照,目前网络小贷牌照已经停止新发放,消费金融公司门槛及审批要求较高,如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目前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的P2P平台较少)、主要出资人资质严格(若是金融机构,需具有5年以上消费金融从业经验、总资产不低于600亿;若是非金融机构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

部分退出或转型的P2P平台(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消金公司、小贷公司及 P2P 主要监管要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市平台:景气低位,业绩分化

    自2018年2季度P2P行业暴雷潮后,经营压力明显增大,多家平台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如宜人贷、和信贷等),但也有个别平台(如拍拍贷)主动转型或受益会计准则变化仍实现较好增长。

部分互联网融资平台2018-2019Q1经营业绩(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上市平台来看:1)交易规模,几家平台2018年下降幅度均在0-30%之间;2)收入,撮合手续费收入却有所上升(除宜人贷和点牛金融外),导致综合费率也有一定提升,推测与ASC-606会计准则在2018年开始实施有关(该准则允许将未来的分期收入一次性计入当如收入)。由于P2P业务经营压力增大,部分平台开始转型其他业务,如和信贷依托网络小贷牌照开展信贷业务。

部分上市P2P平台交易规模及综合费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风险成本:不直接影响损益表,但决定经营可持续性

    2018年坏账率大幅攀升,2019年第一季度有所缓解。2018年我们统计了部分网贷平台的坏账率指标,2018年均有明显上升,其中宜人贷2018年坏账率最高达到18.2%。2019Q1拍拍贷坏账率有所缓解降至3.80%,而趣店则继续上升达到3.3%。

部分网贷平台坏账指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获客成本:互联网获客不经济,导致盈利模式不稳定

    P2P平台的获客成本普遍较高。我们统计的9家平台平均“营销费用/营业收入”比例在30%左右,其中和信贷、信而富、宜人贷、点牛金融都达到50%左右。未来若互联网流量价格继续走高,将对P2P平台未来的盈利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各平台营销费用变化不一。4家平台(和信贷、宜人贷、点牛金融和微贷网)的“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比例有所上升,5家(信而富、拍拍贷、51信用卡、小赢科技和嘉银金科)下降。从已经公布一季报的平台来看,拍拍贷和小赢科技获客成本较低,分别为9%和4%,均低于2018年。宜人贷获客成本较高达到54%,高于2018年。

部分P2P平台“营业费用/营业收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P2P网贷平台所面临的风险

    1、经营风险

    目前,我国P2P平台的经营形式较多,常见的第一种是传统经营形式,例如拍拍贷,通常是通过建立网站给融资方和投资方提供一个资金流转的平台,平台本身并不参与具体的资金操作,收益主要来自于服务手续费。由于平台不参与资金的操作,因此其经营安全性很高,不会出现资金错配的问题,也利于在投资者中建立口碑,是所有经营模式中最稳健的一个。但该模式要求平台必须建立够早、规模够大,可以积累足够的客户利用该平台来进行资金融通,否则盈利空间较小,因此大部分的新建平台很难通过传统模式来开展经营活动。

    第二种经营形式是债权转让模式,投资人在线下购买债权,然后通过P2P平台线上进行债权的转让,在这种模式下业务发展速度快,容易汇集用户,但是目前相关政策模糊,一旦政策出现不利风向,那么单纯通过债权转让经营模式的平台就极易受到影响。

    第三种经营形式是担保形式,例如人人贷等平台,主要是与相关的金融机构合作,如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其交易作出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也较为符合国人的投资理念,但是由于牵扯的合作方较多,P2P平台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一定影响,甚至丧失其主导权。

    2、法律风险

    对比国外成熟的P2P市场,我国在P2P行业行为上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和监管机构,P2P平台的身份较难界定,对于P2P平台是否合规上线、是否具有贷款资格甚至平台所从事的是合法借贷行为还是非法吸收存款行为都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台很有可能被动陷入到非法经营、恶意欺诈甚至涉嫌洗钱的法律风险中。

    3、信用风险

    P2P平台的存在,拓宽了借贷者借款的渠道,一些资信不足、风险控制能力差或者并没有稳定收入的贷款人也可以通过P2P平台借入资金,而平台对其审查往往只要求线上提供简单的信用资料,无从核查其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且进行线下审核调查成本极高基本无法实现。因此一旦贷款人出现资不抵债或者恶意拖欠贷款的行为,那么日积月累的坏账就会给P2P平台带来极大的信用风险。
虽然目前很多P2P平台已经建立了一套线上的信用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贷款者还款率的提升,但是从成本和技术角度来说,很多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不完善,评价指标也较为单一,平台在控制风险和业务扩展方面明显更重视后者的投入,因此这样的经营思想无疑也会增加P2P平台的信用风险。

    4、流动性风险

    在借贷环节中,投资者往往希望能够将资金投入到收益率高且流动性强的项目中,但是借款人则希望可以获得长期的贷款且有一个较为优惠的利率,那么就会产生期限错配和金额错配的问题。期限错配指P2P平台会将一些长期的贷款标的拆分为短期标的,然后销售给不同的投资者,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要求;金额错配则是指平台将一些大额的贷款项目拆成若干的小额投资标的,降低投资者购买的门槛,便于吸引更多新客户。如果P2P平台长期使用较为激进的期限错配和金额错配策略的话,一旦多个贷款项目出现了逾期,就有可能造成投资者恐慌性的挤兑行为,引发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在目前P2P平台持续爆雷的背景下,不仅是一些违规经营的平台会面临流动性风险,合规经营的P2P平台也会受到牵连,例如很多投资者通过媒体网络了解到团贷网这样的头部平台出现了倒台风波,会转而怀疑自己所投资的平台是否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担心自己的本金安全,很容易出现不理智的退标提现行为。那么这些挤兑行为对正常、合规经营的平台来说也是相当大的隐患,一些现金流较为紧张的平台甚至会因此倒闭,因此流动性风险所造成的问题是所有P2P平台都不容忽视的。

    4、P2P网贷平台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完善健全的P2P经营模式

    P2P网贷平台过去几年在我国发展迅猛,数量虽多,但质量却差,一部分平台进入市场只为做一锤子买卖,不严谨的经营态度极大地扰乱了市场,还有一部分P2P平台则是一边运营一边摸索,整个行业并没有形成完善健全的经营模式体系,更多属于粗放式经营,平台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合理控制平台风险。因此为防范经营风险,首先需要设置平台上线的门槛,防止赚热钱扰乱市场的P2P平台建立来破坏行业声誉和损害投资者利益,同时对于早建立的、大规模的企业要鼓励其稳定核心经营模式,控制整体规模和风险,而对于新加入的中小平台则应引导平台找到其特色,填补行业空白,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恶性竞争,例如更多开展针对机构投资的服务、服务地方中小企业、服务特定产业等,细化P2P行业的市场分类,鼓励平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精。

    2、加紧完善P2P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P2P行业的法律条款,因此及时修改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迫在眉睫。首先需要对平台运营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平台上线、运营、发标等相关行为都应受到严格的监管,并要求P2P平台和证券公司股票账户一样,在银行建立第三方监管账户,由银行全程负责资金的监管,防止平台滥用资金。其次应在监管要求中明确划定P2P平台的经营范围,对于合规和违规行为进行准确清晰的界定,防止平台在经营过程中被动出现非法经营的问题。最后对于经营困难或者存在违法事实的平台,应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帮助投资者追讨投资款项,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

    3、建立严格完整的信用审查制度

    对于P2P平台来说,必须加大力度建立严格完整的信用审查制度,要求贷前审查要严格,P2P行业应建立行业的自律性组织,进行业内数据共享,对于风险较大的贷款者做到提前识别;贷时核查要规范,P2P平台在放贷时应注意分散风险,不要将大量的资金集中在少数贷款人或少数行业中,防止贷款人集中违约或特定行业发生危机时平台出现大面积坏账的风险;贷后追查要健全,P2P平台应与贷款人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借贷合同,条款完整齐全,同时应建立贷后追查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于贷款人的资信状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把握,对于违法使用资金或者资不抵债的贷款人,应及时制止或收回贷出资金。

    目前P2P行业面临较大信用风险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难以接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未来央行可以适当开放民间借贷机构对于征信系统的使用,一方面降低P2P平台信用审核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完善居民个人的信用数据。

    4、建立P2P平台准备金制度

    P2P平台始终面临贷款者恶意欠款和投资者羊群效应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而现金流也是企业是否可以存活的基本条件,因此除了加强对贷款者的审核、贷后追查以及投资者教育外,更重要的就是借鉴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准备金制度,一方面应通过数据分析,计提贷款呆账坏账的专项准备金,一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呆坏账,可以用准备金冲减损失;另一方面也应建立防止投资者挤兑行为的提现准备金,并设立专门账户,由上级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当出现挤兑风险时可以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应对。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P2P信贷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