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回顾:行业间分化明显,行业数据逐渐回暖,全年预计增速10%[图]

    一、医药行业发展回顾

    1、医药二级市场表现

    截止2019/6/24,申万医药指数上涨23.2%,跑输沪深300指数约3.3个百分点。期间内医药行业出现普涨但子板块明显分化,化学制剂板块涨幅最大为33.8%,其次化学原料药(+25.3%)和医疗服务(+24.1%);中药板块涨幅最小为6.7%。期间内医药上市公司中涨幅最大的分别为兴齐眼药(+229.3%)、康龙化成(+206.9%)、济民制药(+206.6%)、博济医药(+162.3%)、昆药集团(+130.0%)。

医药指数相对沪深300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医药子行业二级市场涨跌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个股涨跌幅排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医药行业市盈率和溢价率

    横向看:医药行业PE(TTM)为36倍,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纵向看:医药行业PE处在历史平均水平。

    溢价率: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估值溢价率为89%,与4月份相比上升4个百分点。

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比较(TTM整体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历史市盈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市盈率及与A股溢价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医药各子行业市盈率和溢价率

    横向看:医疗服务(65倍)和化学制剂(54倍)的市盈率最高,中药(25倍)和医药商业(18倍)的市盈率最低。

    纵向看:除化学原料药以外,医药行业各板块的市盈率均有所升高,相对全部A股的溢价率也有所升高。

申万医药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子行业历史市盈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子行业相对A股的溢价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境外资金对国内医药个股仍较青睐

    从2019年1-6月陆股通(北向)与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自3月初达到顶点后处于下滑态势,5月底开始略有回升。南向资金自2月末达到最低点后持续得到追加对A股标的投资金额达到8743亿。根据北向资金对A股医药板块前10大持股比例标的的分析,除恒瑞医药(600276)4月份北上资金持股比例有较明显的回调以外(从最高15.9%降到13.1%),其他标的在4月份以来有明显提高,恒瑞医药(600276)依然是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最高约为12.2%。

2019年1-6月南北向资金流向(累计净买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1-6月北向资金所持前10大A股医药标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行业数据有回暖迹象,细分领域分化较为明显

    1、行业数据逐渐回暖,全年预计增速10%

    2019年1-4月累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8%和9.7%,较2018年同比分别下降5.1PP和6.7pp,但环比改善趋势明显,考虑到2018年前高后低的基数,判断2019年净利润或前低后高。2018年PDB样本医院药品收入增速2.7%,与2017年的1.6%相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从单季度看,2018Q1-Q4增速分别为1.6%、2.0%、0.9%和6.8%,第四季度增速略有回升,或受流感影响。由于样本医院主要统计大中城市的等级医院,对OTC和第三终端反应不充分,该增速较医药工业统计数据较低。西南医药观点: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着带量采购执行,行业格局变化在即。医药工业收入增速约10%,但结构上分化愈加明显,创新药等或成行业主要增长动力。

医药工业收入总额及增速(统计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工业收入总额及增速(PDB)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上市公司业绩或前低后高,行业间分化明显

    237家医药上市公司2018年收入总额增速为18.3%、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9.6%。237家医药上市公司2018Q4和2019Q1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12.1%和13.5%,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7.4%和7.3%。整体上收入端呈2位数增长,但利润端在带量采购和商誉减值后明显下滑,2019Q1略有回升,判断2019年行业净利润或成前低后高态势。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分季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分季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血制品、CRO;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化药原料药。2019Q1季报: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药店;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药店。

2018年半年报及2018Q2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收入及净利润增速情况

细分行业
2018收入YOY
2018净利润yoy
2019Q1收入YOY
2019Q1净利润yoy
237家上市 公司合计
18.30%
19.60%
13.50%
7.30%
化学制剂
24.00%
6.30%
14.60%
2.00%
化学原料药
24.20%
41.50%
1.60%
-23.40%
中药
9.80%
7.60%
7.80%
0.40%
其中:品牌中药
9.60%
11.40%
5.80%
-1.90%
其中:口服 中药
11.10%
10.60%
6.60%
-2.30%
其中:注射中药
6.70%
-7.30%
14.90%
17.20%
生物药
42.80%
27.10%
34.00%
24.10%
其中:血制品
40.50%
36.30%
20.50%
20.20%
其中:疫苗
189.40%
191.70%
112.20%
62.90%
其中:其他生物药
21.60%
-0.50%
16.40%
13.00%
医疗器械
20.10%
8.00%
19.40%
26.10%
其中:IVD
31.60%
19.30%
23.20%
19.80%
其中:其他医疗器械
20.90%
31.40%
18.50%
27.80%
创新药产业链
26.80%
64.60%
28.70%
31.90%
其中:CMO
12.90%
19.00%
7.20%
10.80%
其中:CRO
31.70%
79.20%
35.40%
38.30%
医药流通
15.80%
-6.10%
16.10%
14.80%
药店
25.20%
20.40%
31.10%
30.60%
医疗服务
29.20%
16.20%
21.30%
24.3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支付端:医保多重改革,创新是医药发展硬核

    1、医保现状:支付压力长存,控费是必经之路

    医保覆盖面广,长期面临收支平衡压力。我国近年参保人数相对稳定,覆盖率维持高水平。截至201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而随着覆盖面的提升,医保支出的压力逐步增加,医保资金表现出“吃紧”的态势。201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存23233.74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21090.11亿元,同比增长11.16%,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为17607.65亿元,同比增长14.19%。自2014年起五年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速反超收入增速,而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预测医保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财政投入放缓,其他医疗费用增长来源增长乏力。2017年国内医疗总费用(剔除社保基金、商业健康险结存和社会办医等支出)达4.20万亿,同比增长13%,明显高于同期GDP和财政支出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9%和8.2%),但拆分来看,财政投入正在放缓,企业/居民是近年来医疗总费用的主要增长来源。而2018医保收入增速相比2017年同期下降6.13%,结合中国劳动力人口占比减少、经济新常态等因素,预测医保收支压力将长期存在。

2018年支出增速反超收入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保结存资金增速大幅下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保收支压力倒逼医保改革,各环节开源节流,降低药价、缩短流通、提高药效、鼓励创新、倾斜治疗性药品,未来医药专业化分工趋势会更为明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方面,医保收入端承压将使得我国医保控费成为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医疗费用的逐年上升和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医保控费也成为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方式。为解决医保收支矛盾,利用有限的医保资金,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医保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医保改革多方面影响医药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机构改革:行业监管细化管理,“三医联动”医保局应运而生

    2018年3月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方案,在原先医药、医保、医疗分而治之的局面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整合,将紧密相关的职能部门整合在一起,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保障局三大新机构,机构整合将使得政策推进更加顺畅。

国务院机构改革细化管理,医药行业监管由粗放到精细成立机构原有机构调整

成立机构
有机构调整
机构职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全国老龄办、工信部的牵头控烟职责、以及安监总局的职业安全监管职责,整合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定国民健康政策,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督管理公共卫生,拟定医养结合措施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药监总局的职责、以及发改委和商务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反垄断执法职责,整合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负责药品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以及认证认可工作等。
国家医疗保障局
人社部和卫计委的医疗保险职责、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到国家医疗保障局。
保合一、三医联动、医保定价权提升。拟定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成立的医保局积极承接支付职能(管理三大医保)、定价职能(制定药品、医疗服务的价格和收费标准以及招标政策)和监督职能(监督医保相关的医疗行为),首次实现了三大基本医疗保险的统一管理。作为医疗的主要支付方,医保局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医疗定价和诊疗行为引导中,将大大提高定价、支付等政策的推进效率。

三保合一+三医联动,积极提高政策推进效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医保控费:政策促降低药价,解决临床用药需求是基础

    3.1、“4+7”带量采购致药价大幅降低,加速仿制药行业洗牌

    “4+7”带量采购致药价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加剧。2018年12月6日11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大连、广州、深圳、厦门、成都、西安)试点药品联合采购预中标结果公布。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3个,占12%。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此次带量采购的降价幅度超预期,一方面不仅使传统仿制药价格大幅降低,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另一方面还加剧了药品市场的充分竞争,完善药价形成的机制。

带量采购带来对企业的影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7”带量采购重构行业竞争要素,中国仿制药行业将面临从产品到公司层面的洗牌,创新成为企业制胜关键。追求产品的高定价和长生命周期是药企共同的诉求。为了维持高定价,药企倾向于研发独家剂型、规格;为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药企倾向投入产品营销。然而在带量采购模式下,药企只有依靠推陈出新,才能维持产品线的总体高定价;只有具有成本优势,才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此背景下行业的竞争要素将迎来重构:(1)仿制药质量标准化:带量采购的质量评价主要以一致性评价为依据,仿制药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后,被认为是质量相同的标准药品。原先的原研、首仿、国家重大专项等不再享受质量分层红利。(2)仿制药营销弱化:带量采购之后,由于药品有了销量的保证,仿制药的营销作用弱化,有利于压低销售费用率。(3)研发价值强化:仿制药质量标准化,要求药企的研发导向要侧重于临床价值,原先追求的无明显临床优势的独家剂型、规格将失去意义。另外,带量采购使得新产品可以快速放量,未来也更快地被更优质品种替代,即单一品种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缩短,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持续推陈出新的能力,也即无论仿制还是创新都要求必须高效。(4)成本优势价值强化:除了低价药,原先药品的定价基本不与成本挂钩。而在带量采购模式下,药品在持续受到后来者冲击后,价格将显著下行。因此原料药成本低、经营效率高等因素而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将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3.2、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目录动态调整,迎合市场需求

    2018年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上报金额前20辅助用药品种,形成国家辅助用药目录。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在国家公布的辅助用药目录基础上,制订本省份辅助用药目录,省级辅助用药目录不得少于国家辅助用药目录,并且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此次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的制定,将进一步加大对辅助用药的控制,从而继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全国版目录的公布及各地执行可能会进一步挤压辅助用药的空间,医药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而2017年用药金额排名前20的辅助用药同比增长率最高下降28%,平均降幅为6%,可见医保用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辅助用药的使用。

辅助用药管理进一步加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3、DRGs按病种按疾病诊断收费,精细分类对症下药

    2018年1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家要加快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试点,组织开展DRGs国家试点申报工作。DRGs(DiagnosisRelatedGroups)是将患者患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纳入分入不同的诊断组打包治疗,实现治疗流程的规范化以及治疗费用的可控。DRGs支付有望加速仿制药对进口原研药品的替代。由于DRGs支付将对诊断组的治疗费用进行定价,医生出于治疗费用限制,将更加倾向于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来替代原研药,有望加速仿制药对进口原研药品的替代。DRGs控费政策出台,将助力绩效高效率高的医院进一步实现规范化运营,对绩效低的医院会有一定冲击。

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将成为未来医保支付的核心审核方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医保结构:支付结构优化,创新药进入医保体系进程加快

    医保主导“三医联动”,深化结构调整。医保局作为中国医药市场最大单一买方,通过“实施价值导向的战略性购买”联动药品、医疗,将对产业进行价值重构,在整体医保支出稳定在约10%的增速基础上,进行结构性的调整。

医保结构优化带来的影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1医保目录调整,优化药品结构,突出临床用药需求

    医保目录调整,优化药品结构,释放市场潜在需求。2018年10月,卫健委发布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从11月1日起施行。新版目录在2012年版目录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包含品种数量由520种增至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新版目录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等。相关制度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其它各类医疗机构也要优先采购基本药物并达到一定的使用比例,并且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因此,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不仅能够降低药价,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还能开拓基层医疗市场,释放市场潜在需求。

医保目录调整,注重临床用药需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2创新药医保谈判,加快创新药进入医保体系

    肿瘤药谈判进医保,创新药纳入医保进程加快。2018年7月,医保局、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开始启动省级抗癌药集中采购方案,主要涉及降低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抗癌药品种,对整体肿瘤药价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18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将17个谈判药品纳入医保,平均降幅达56.7%。17个品种中有10个在2017年及以后上市,2017年上市的品种有6个,包括奥希替尼、阿法替尼、培唑帕尼、瑞戈非尼、维莫非尼、伊布替尼、2018年上市的品种有4个,充分体现了医保谈判对创新药支付的支持,提高创新药可及性。

创新药进入医保支付体系加快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创新药进入医保后,创新药销售放量效应显著,靶向肿瘤药有望放量。大多数品种销售额加速增长,销售数量更是暴增,医保威力可见一斑。进入医保支付体系后,用药可及性+合理临床诊疗需求下,治疗性品种延续强势崛起态势。同时医保纳入品种中大部分为靶向肿瘤药,根据当前创新药销售放量效果,多靶点抑制剂后续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用药金额排名前20的辅助用药(按照各省发布的辅助用药目录筛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科创板开板,生物医药为重点支持行业

    1、科创板推出背景分析及行业概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2019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上交所已完成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草案,召开会员座谈会征求市场意见。

    2019年3月1日-7日,证监会、上交所发布与科创板相关的规则制度,包括此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8项科创板制度规则、信息披露要求等。

    2019年03月11日,上交所举办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全所员工培训,2019年4月11日,上交所聘任第一届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

    2019-04-30上交所修改《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19-05-27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工作正式启动。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地实施。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困境

1
对于拥有技术优势且顺应产业升级需求的科技创新企业,缺失能够充分实现企业价值的融资平台。
2
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赴海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竞争力不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8年香港新上市政策助推生物技术公司发展+价值重估

主管机关监管的核心产品
主管机关包括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香港交易所可在个别情况下承认另外一个国家或跨国机关为主管机关。
至少拥有一个以上的核心产品不处于概念阶段
核心产品至少在人体上完成了一次临床试验。相关主管机关批准此核心产品开始二期(或后续)临床试验以证明生物等效性。
成熟投资者开展的金额重大的投资
申请者在至少上市六个月之前拥有来自至少一个第三方有经验的投资者金额重大的投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初始市值 至少15亿港币

初始市值
至少15亿港币
报告期
上市之前当前业务线运营了至少两财年•在报告期内由大体同样的管理层运营•有足够的营运资本(包括IPO筹集的资金)在IPO后的12个月内至少支付其资本需求的125%
基石投资
•任何分配给基石投资者的股份,以及在上市时由申请人现有股东认购的股份都不得视为公众持股
风险管理
•任何主营业务上的重大改交都需要港交所的事先同意•不满足足够持续维持运营或资产要求的生物科技公司,可被给予12个月的时间,以重新达到规则要求•上市生物科技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末尾注有股票标记“B”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香港新上市政策,类似JOBS法案为成长公司注入活力.

    随着联交所修订生物科技类企业的上市规则,未来会有更多研发创新型企业登上港股市场,港股医药资产越来越不可忽视。

各公司营业收入比较(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各公司净利润比较(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各公司研发费用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各公司研发费用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拟登录科创板器械公司—有望明显受科创板助力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虽然增长强劲,行业增速大幅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整体竞争力仍然不足,医学影像、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领域仍由进口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国家陆续出台多项医疗器械发展的政策,既有相关产业的鼓励政策,也明确提出重点器械突破方向,其中国家“十三五”关于医疗器械的规划为国内企业提出了重点研发方向;科创板的推出将进一步改善国内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具备持续研发能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国内企业在重点医疗器械领域持续研发创新

    4、“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方向

研发方向产品类型拟科创板相关公司

研发方向
产品类型
拟科创板相关公
医学影像类
新型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新型超声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CT)、新型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核医学成像系统、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等
安翰科技(内镜领域)、贝斯达(磁共振等)、南微医学(内镜领域)、祥生医疗(超声设备)
体外诊断类
新型分子诊断系统、医用多模态流式细胞仪、新型医用质谱仪、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快速病理诊断系统等
东方基因、浩欧博、热景生物、硕世生物、普门科技
先进治疗类
智能感知交互手术机器人、复合引导放射治疗系统、植入式有源治疗装置、血液净化与透析机及耗材等
贝斯达(产品在研)
生物医用材料类
骨科修复与植入材料及器械、口腔种植修复材料与系统、新型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中枢神经修复与再生材料等
佰仁医疗(生物瓣膜)、赛诺医疗(心脏支架)、心脉医疗(主动脉支架)、昊海生物(人工晶体)
健康器械类
健康感知产品、康复护理产品、中医医疗器械等
普门科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拟登录科创板器械公司—部分公司创新性强,具备一定稀缺性

    16家拟科创板的器械企业中,公司产品所处领域较为分散,对比当前A股和H股已经上市医疗器械公司,部分企业具备较大的稀缺性,并且多个产品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安翰科技:磁控胃镜胶囊是全球首个获得CFDA批准的产品,开启了胃镜检查及胃病早筛的新时代。南微医学:软组织夹等性能已达到全球领先,EOCT系统更是全球第二家获得FDA批准产品。心脉医疗:成功研发出第一个国产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国内大支架领域为数不多可与外资竞争的企业。佰仁医疗:首个拥有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瓣膜成形环等产品的国内企业。浩欧博:过敏原检测试剂技术打破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

    研发费用力度:选取的五家拟科创板企业有四家企业2016-2018年平均研发占比达到10%以上,其中安翰科技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占比高达26.5%,心脉医疗平均研发占比25.7%,佰仁医疗和浩欧博平均研发占比分别为12.8%和14.6%,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拟科创板企业具备较高的研发创新意识。

    6、16家拟科创板器械公司均实现了收入和盈利

医疗器械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对比(百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疗器械科创板企业净利润对比(百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疗器械科创板企业净利润对比(百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疗器械科创板企业研发利润率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共十二章,包含辅酶Q10投资建议,中国辅酶Q10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中国辅酶Q10投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