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中国煤改气政策带来整体天然气缺口导致LNG价格上涨情况分析【图】

    一、煤改气政策带来整体天然气缺口

    2017年前11个月,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猛增,同比增长19%。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预计未来几十年将出现最强劲的需求增长,到2040年或将跃居全球第二位。随着中国的工业和住宅部门从煤炭转向天然气,天然气需求正在上升,中国国内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最近几周达到6年来的最高水平。

    甚至中国一度出现“气荒”,而随着寒冷天气来临和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中国北方对天然气的需求激增,天然气短缺正蔓延至中国南部和西部的工业部门。最近,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地区被允许烧煤来在寒冬天气中取暖。

    去年,随着全国多地大面积推广清洁采暖“煤改气”,入冬以来,北方地区天然气需求量猛增,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出现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为了保证居民取暖用气,工业用途的天然气,以及生产 LNG 的液化工厂被迫停产限产。

    国内液化天然气市场价格涨到了近四年最高点,往年虽然也会有淡旺季的价格差异,一般从 10 月初或 10 月中下旬开始,下游的城市燃气公司因为管道需求不足开始补充液化天然气,包括供暖季的开始会使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增加。旺季从这个时间段开始持续到第二年春节,春节前期一周左右。因为春节前期随着下游大型工业用户放假等情况,工业需求会出现一定的下滑。

2017 年“气荒”,LNG 价格上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7 年和往年的明显不同,第一是涨价时间开始早,第一轮价格上涨出现在 10 月 1 日之前。9 月 25 日到 10 月 1 日期间,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经历一轮非常大的涨幅,均价从 3500 元左右每吨涨到 5000 元每吨。进入 11 月份,随着供暖开始,北方 11 月 15 日开始集中供暖,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管道进气量减少了 2000 万方每天左右,国内管道天然气也出现了供应不足的局面,历史回顾——四年一“气荒”。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天然气用户在限气方面有一定的优先级。第一梯队限制大型工业用户,包括液化天然气工厂的天然气用气量。目前西北主要省份的液化天然气工厂,集中在内蒙、陕西,限气用气量在原来用气的 30%-40%左右。原料供应出现缺口,管道气价格从 1.34 涨到 1.88 元/立方米,成本上涨,导致了进一步价格上涨。华北主要消费地区液化天然气市价 8000 元/吨以上,个别地区达到 9000 元/吨。

中国天然气总供给(自产+进口)- 消费整体存在富余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阶段性和地域性供需不匹配依然值得重视。地域性供需不匹配在前文已有解释不再赘述,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在不同月份也不尽相同。除个别月份外,我国年度的天然气消费高峰出现在 12 月份,而国内的天然气产量随月份变的趋势并不明显,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供需口(消费-产量)在冬季高于其他季节,使得常规的调峰保供措施不足以弥补冬季的缺口。

我国月度天然气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月度天然气供需缺口(消费-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供需缺口在冬季的扩大也解释了为什么气荒经常发生在冬季。冬季寒冷使得居民取暖需求增长是天然气消费在冬季走高的核心原因,而居民取暖又分为两个部分—城市燃气直接使用供暖和使用空调取暖,这也直接导致了城市燃气和天然气发电是冬季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大的两个应用领域。

    天然气消费不均匀系数等于当月天然气消费/当年平均天然气消费,是定量分析天然气不同月份消费情况的有效参数。根据涂远东等人在《今冬明春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及保供措施建议》中的研究成果,2015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四大领域中,城市燃气和天然气发电的冬季不均匀系数远超天然气消费淡季,消费最高与最低差值分别达到 0.93 和 0.79;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不均匀系数整体走势平稳,随月份变化较小,最高与最低差值分别为 0.28和0.27,标准差均为0.8(城市燃气和天然气发电标准差分别为0.3和0.24)。

2015 年各应用领域的天然气消费不均匀系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天然气消费在冬季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同区域调峰需求不同。对比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周边)和长三角地区(江浙沪及周边),可以发现两个地区在冬季的天然气消费不均匀系数均呈现增长态势,但环渤海地区的不均匀系数高低差值远大于长三角地区。长三地地区在冬季的天然气消费增长主要来自于低温带来的天然气发电需求,而环渤海区域在冬季的天然气消费增长则来自集中供暖和“煤改气”带来的天然气直接消费的增长。

    随着“煤改气”工程的大力推进,城市燃气冬季需求增量远高于天然气发电,也直接带动了环渤海地区冬季天然气消费的大幅增长。2017 年的气荒比之前来的更猛烈一些:客观&不可抗力。“煤改气”完成情况超预期、中亚天然气限气、LNG 接收站故障等因素均属于超预期的不可抗力因素,不仅不可持续,也不属于在对 2018 年采暖季天然气问题研究时可以提前考虑到的因素;而客观存在的问题是调峰手段及设施的不足,这也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要求完善的,可以彻底有效解决气荒问题的核心任务。

    从 2018 年以及全年的天然气总供给(自产+进口)和总消费来看,我国的天然气供需在近 10 年来基本保持平衡,仅有 2011 年存在小幅的供需缺口(0.1亿立方米),其实并不存在极端的天然气供给不足的情况。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从 2015 年开始,我国天然气整体供需平衡始终偏紧,供给富余量远不足10亿立方米,基本无法满足不可预见性事件导致的天然气需求激增。

    冬季 LNG 价格仍会维持一定高位,全年天然气供应偏紧,如在冬季发生消费超预期增长、进口气限气等不可预期因素,仍有可能导致“气荒”的再次发生,在我国天然气供应偏紧的情况下,仍需重视冬季保供形势。

    1、以调峰措施缓解气荒

    目前我国天然气调峰方式主要有气源调峰、地面储罐调峰、管道调峰、LNG调峰、用户调峰、地下储气库调峰等(《天然气调峰方式的对比与选择》[吴洪波])。其中,地面储罐调峰和管道调峰因储气量小,建设投资高等原因导致应用范围和规模都较小,不适合大范围应用。我国未来主要的调峰方式将会是气源调峰、LNG 调峰、地下储气库调峰以及用户调峰等四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2018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初期调峰辅助服务时长机制的意见》中重点提到的,全力以赴做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建设,其中的产、供、储、销,完美契合了上述四类调峰措施,其中,气源调峰(产)、用户调峰(销)是调峰措施中的辅助手段,而 LNG 调峰(供)、地下储气库调峰(储)是调峰措施中的核心。

    气源调峰是调峰系统的重要辅助手段。国家在《天然气“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逐步建立以地下储气库为主,气田调峰、CNG 和 LNG 储备站为辅,可中断用户调峰为补充的综合性调峰系统”。目前我国气田调峰措施的应用较为有限,一方面因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天然气能源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限产措施执行不符合整体规划,另一方面因用于调峰的气田对气田组分要求较高,且调峰后会对气田正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在我国应用有限。

陕西天然气产量月份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陕西天然气产量月份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价格改革推动天然气保供

    1、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分析

    2018 年 5 月 25 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天然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 6 月 10 日起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完善价格机制。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建立反映供求变化的弹性价格机制。通知决定,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按非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安排。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 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实现与非居民用气价格机制衔接。方案实施时门站价格暂不上浮,自 2019 年 6 月 10 日起允许上浮。目前居民与非居民用气门站价差较大的,此次最大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每立方米0.35 元,剩余价差一年后适时理顺。门站价格理顺后,门站环节不再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鉴于天然气增值税税率由 11%降低至 10%,现行非居民基准门站价格也作了相应调整,统一执行新的价格水平。

各省(区、市)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表(含 10%增值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价格杠杆促进削峰填谷,鼓励引导供气企业增加储气和淡旺季调节能力。同时,鼓励供需双方通过上海、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平台进行公开透明交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市场交易价格。方案还包含合理疏导终端销售价格,从紧安排调价幅度与对低收入群体等给予适当补贴,保障基本民生等内容。发改委强调,各地要综合考虑门站价格调整及增值税税率下调对省内运销环节的影响等因素,统筹安排好终端销售价格,将税率下调的好处全部让利于终端用户。
气改——“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本轮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顶层文件发布于2013 年。2013 年 11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本轮天然气价格改革总体思路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加强输配气成本和价格监管,加快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政府只对属于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输配价格进行监管,气源和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居民门站价格理顺后,门站价格体系改革完成。门站价是天然气上游供应商与下游购买方在天然气所有权交接点的价格,具有价格媒介的指导作用,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管理。

    2011 年前,门站价按照成本加成法制定;2011 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分省(区、市)制定统一的门站价格,定价方法由成本加成法改为市场净回值法。通过存量气和增量气的区分、调整、并轨等方式稳步推进价格改革。但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分步推进,近年来主要侧重于非居民用气,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由中石油、中石化通过陆上管道供应的 25 个通气省份(西藏尚未通管道气)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自 2010 年以来一直未作调整,价格没有理顺,价格水平低于非居民用气。

    本次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政策强调,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按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从门站价格体系的角度而言,本次政策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天然气门站价格体系改革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天然气行业价格改革加速落地。

    2、天然气用户均价情况分析

    交叉补贴问题减弱。从天然气消费体量来看,非居民用气量高于居民用气量。由于管道燃气存在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用气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因而非居民用气价格理应低于居民用气价格。在终端销售价格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居民用气实行低价政策,非居民用气价高于居民用气价,违背经济规律。与天然气市场化完善的国家(如美国)相比,我国非居民用气与居民用气的终端价格明显“倒挂”,交叉补贴现象严重。由于居民用气涉及民生问题,

    且调整程序相对复杂,因而与非居民用气相比,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本次政策出台意在理顺居民与非居民用气的门站价格矛盾,理顺后在门站价环节的交叉补贴问题消除。

我国不同地区 2017 年天然气用户均价(元/立方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天然气终端价(美元/千立方英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门站价到终端销售是否顺价?——居民终端销售价格的疏导需配合城市配气价格改革进行。关于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方面,各省(区、市)管道燃气配气价格和销售价格由地方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居民用气定价应按《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的规定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

    本次政策明确居民用气的终端销售价格由地方政府自主决策具体调整幅度、调整时间等,调价前须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2018 年如调整居民用气销售价格,原则上应在 8 月底前完成。此外,由于城市配气价格改革在各地同步开展,因此在本次政策强调各地需“降低一档气销售价格调整幅度,更好地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通过测算,居民对于天然气价格的敏感性较低,可以承受终端价格的提升。以南方和北方典型居民用户为代表(即年用气量分别为 300 立方米和 1500 立方米),就提高居民用气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大部分居民家庭而言,提升居民用气价格(0.1-0.5 元/立方米)对于居民用气消费占比的增长十分有限(居民用气消费增量占收入比例的增量低于 1%);只有北方低收入家庭对天然气价格的敏感性较高(居民用气消费增量占收入比例的增量约 1-4%),此部分问题可通过地方政府补贴解决。

居民用气消费量300(立方米)提价幅度占收入比例的敏感性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居民用气消费量1500(立方米)提价幅度占收入比例的敏感性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的调整略滞后于门站价,在调整时间差范围内(2 个月左右)城市燃气企业居民用气业务的采购成本将有所上涨,但全国范围内 6~8 月份为天然气销售淡季,影响较低。此外,对于城市燃气企业而言,考虑到配气价格改革的叠加,居民用气采购提高的成本(即门站价提升)无法全部传导至终端,从而导致城市燃气企业在居民用气业务的毛差将有所减少。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相应上调,终端销售价格的交叉补贴问题仍需解决。从长远角度考虑,参考美国等天然气市场化高度发达国家的气价结构,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推进,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仍存在提升预期。

    国家发改委宣布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涉及的气量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 15%左右,假设居民用气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为 15%;年售气量 1 亿立方米,供销差率 4%;天然气居民、非居民用气的销售单价分别为 1.9、2.3元/立方米(不含税),天然气居民、非居民用气的采购单价分别为 1.4、1.7元/立方米(不含税);折旧等固定成本为 0.17 亿元;采购气源全部为管道天然气,采购价格按门站价执行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提高 0.3 元/立方米(不含税)。营业成本变为 1.94 亿元,较本次政策执行前增长 2.5%。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本次政策执行前相比,若样本公司全部承担上游增加的成本,即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不做调整,毛利下滑 13.6%,单方毛利下降 0.05 元/立方米,毛利率降低 2.1 个百分点;若样本公司将上游增加的成本全部传导至下游,即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上调 0.3 元/立方米(不含税),毛利下滑 0.5%,单方毛利无变化,毛利率降低 0.4 个百分点。

    居民用气销售价格调整的敏感性分析

居民用气销售价涨幅(元/立方米,不含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发改委要求各地在审批、核准“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项目时,须将已落实的气源规划或项目实施单位与天然气供应企业签订的供气合同作为前置条件,没有落实气源的项目不予批准,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今冬明春的天然气缺口究竟有多大?早在今年4月,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即表示,公司计划今年供气1070亿立方米,但社会需求达到1150亿立方米,存在80亿立方米的缺口。今年9月底10月初,中石油向一些民营LNG公司通报,如遇极端天气,全年供气缺口将达135亿立方米。

    130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以往每年缺50亿立方米就是极值了,如果按照中石油的数据今年缺130亿立方米,将是去年的2-3倍,意味着冬春之季平均每个月的缺口是20-30亿立方米,这已经相当大了。”

    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不排除中石油通过强调气荒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但近期发改委在一个月之内连发三个通知强调保供,并且用不少篇幅强调煤制气和管道等具体项目。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这也正面印证了今年气荒的严峻程度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LNG产业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4-2030年中国LNG产业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4-2030年中国LNG产业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4-2030年中国LNG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2024-2030年中国LNG行业投资与策略分析,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