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兽用疫苗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预测【图】

    动物防疫体系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着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建设和完善我国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是实现我国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然要求。自1998年《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动物防疫工作开始向法制化轨道迈进,保障了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依法行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为落实依法制疫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应对2004 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2007年猪蓝耳病等传播性较强的疫情中,仍暴露出了我国目前的动物防疫体系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全面加强动物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十分薄弱,存在基础设施简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一、兽用疫苗市场概述

    (一)兽用疫苗概念

    疫苗是指由具有抗原性的病原微生物或其组分、代谢产物经过特殊处理后制成的,接种于人或动物可产生特异免疫力的生物制品,包括由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或其组分制成的菌苗,由病毒、立克次氏体或其组分制成的疫苗和由某些细菌外毒素制成的类毒素。习惯上人们将菌苗、疫苗和类毒素统称为疫苗。专用于动物的疫苗称为兽用疫苗。

    (二)兽用疫苗种类

    按照疫苗的构成和研发方法大致分为常规疫苗和生物技术疫苗或新型疫苗。

    1、常规疫苗

    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主要用含有完整(全)病原体的培养液或组织制备的疫苗,以及用病原体的天然组分或代谢产物制备的疫苗,包括如下几类。

    (1)死疫苗或灭活疫苗指选用致病微生物或其弱毒株经鸡胚、细胞或实验动物人工大量繁殖,通过理化方法灭活后加入适当佐剂而制成的疫苗;主要有鸡胚组织灭活苗和细胞灭活苗。生产中也常使用自家灭活苗和病变组织灭活苗。自家灭活苗是指用本场分离的病原体制成的灭活疫苗,主要用于该场动物同种传染病的控制。病变组织灭活苗是将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患病或死亡动物脏器制成水剂经灭活后而制成的疫苗,这种疫苗对病原尚不清楚或病原体不易人工培养的疫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灭活苗安全性好,易于生产、保存和运输;缺点是成本较高,免疫期较短,要多次注射接种,主要诱导体液免疫。

    (2)活疫苗指选用丧失了绝大部分致病性但仍保持良好抗原性并能在体内繁殖的人工致弱毒株、天然的弱毒株或无毒力株而制成的疫苗。活疫苗可分为同源和异源疫苗。同源疫苗是指用同种病原体的弱毒株或无毒力株制成的疫苗,如新城疫Lasota系疫苗等。异源疫苗是指选用含交叉抗原的非同种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如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等。活疫苗成本低廉,应用方便,能诱导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及非特异免疫应答,免疫期较长,是动物疫苗的主角。活疫苗的问题是毒力返强和散毒污染环境,以及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需要冷冻保存。

    (3)类毒素与亚单位疫苗类毒素是指由某些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而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等。亚单位苗是指用理化方法提取病原微生物中一种或几种具有免疫原性的成分所制成的疫苗。

    2、生物技术疫苗或新型疫苗

    指以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尤其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而研发的疫苗,通常包括如下几类。

    (1)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体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或真核细胞(如昆虫、植物与动物细胞)中并表达保护性抗原蛋白,提取保护性抗原蛋白加入佐剂而制备的疫苗,又称为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

    (2)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病原体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活载体中使之表达的活疫苗,主要包括重组载体病毒活疫苗和重组载体细菌活疫苗。常用的载体有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沙门氏菌、卡介苗、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这类疫苗的优势与常规活疫苗相似,但减少了毒力返祖的风险,且便于研制联苗和多价苗。

    (3)基因缺失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切除强毒株中的毒力相关基因片段所制成的疫苗。这类疫苗不易返祖成强毒,其免疫与强毒感染相似,可诱发体液、细胞和黏膜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期长。成功的例子有猪伪狂犬病和肠炎沙门氏菌疫苗。

    (4)核酸疫苗是将含有病原体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射入动物体的靶组织中,病原体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特异的抗原蛋白并刺激免疫识别系统,从而引发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使动物获得保护力。核酸疫苗的优点与重组活载体疫苗相似。

    (5)合成肽疫苗与表位疫苗是人工化学合成或以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病原体中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抗原表位多肽,将其与载体连接或融合,再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

    (6)抗独特型疫苗抗独特型抗体是针对抗体分子可变区上的特异抗原表位群(称为独特型)的抗抗体,它有模拟抗原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故又称为抗原的内影像;由抗独特型抗体制造的疫苗叫抗独特型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疫苗在预防、控制或净化

    控制传染病的原理是针对引起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体。接种疫苗的作用是保护易感群体,而且着重点是提高整个群体的免疫力水平。显然,要有效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过分依赖疫苗是不够的,因为没有解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问题。疫苗接种尽管不是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唯一方法,但却是目前公认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例如,我国研制与应用传统疫苗,消灭了牛瘟和牛肺疫,较好地控制了猪瘟、鸡新城疫、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布鲁氏菌病、炭疽、兔出血症孺E犬病等重大传染病,对保障人畜健康和养殖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兽用疫苗需求因素

    无论研发何种疫苗,必须考虑4个要素:安全性、免疫效力、价格可接受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因此,安全、高效、广谱、价廉并满足特定需求,是疫苗的发展方向。

    1、常规疫苗的现实需求

    (1)用常规方法继续不断筛选或培育安全性和/或免疫效力比现有疫苗好的活疫苗株,如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就是这样研制成功的。

    (2)研发多联或多价活苗、死苗。我国畜禽疾病种类增多,一些疾病的血清亚型或毒力型增多,但多联或多价苗少,不便于防疫和提高生产效率。

    (3)研制动物新发传染病的疫苗、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疫苗和不同动物品种的疫苗。一些严重危害养殖业的新发传染病如鸡传染性贫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及猪圆环病毒病的安全、高效疫苗紧缺;耐药性或药物防治效果不佳的细菌病、寄生虫病疫苗缺乏;宠物、经济动物和水生动物疫苗缺乏等。

    (4)研发新型佐剂、免疫增强剂、活疫苗耐热保护剂。优良的免疫佐剂和增强剂是提高常规疫苗免疫效力必不可少的。活苗耐热保护剂可使疫苗在常温下保存更加稳定,便于基层保存、运输和使用。

    (5)改进生产工艺、强化疫苗原辅材料研发。如研究疫苗佐剂和乳化工艺,增加死苗的稳定性、降低其黏稠性和副反应。我国普遍采用常规静止或转瓶培养抗原,而先进国家采用大批量的悬浮培养工艺,减少培养空间、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2、新型疫苗的现实需求

    从使用疫苗的最终目的即控制和净化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常规疫苗的最大缺陷是不能区分自然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其次,常规疫苗培育安全、高效弱毒株的过程是不能控制的,往往是随机的和碰运气的或者是长期的。新型疫苗的最大优势是容易制造区分自然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的“标记”疫苗,便于疾病的净化,比如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还可以快速、定向地研制出致弱病原体及亚单位疫苗,利于疾病的快速控制。

    研发新型疫苗的原则是:

    第一,安全性应高于现有的常规疫苗;第二,免疫效力如不能显著高于常规疫苗,至少应与常规疫苗相当;第三,价格与常规疫苗大致相当;第四,解决一些常规疫苗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应答等。

    根据我国畜禽疫病发生和控制的情况,新型疫苗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类疾病:一是国家需要区域性消灭和全国性消灭规划的疾病;二是现有常规疫苗存在较大缺陷,用常规方法改进而短期难以克服的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三是传统上依赖抗生素控制的重要细菌性疾病,这类疫苗的使用可大大减少畜禽抗生素的用量;四是一些目前有较好常规疫苗的重要传染病,研制的新型疫苗应有1~2个重要特性大大优于现有常规疫苗,因此可作为常规疫苗的补充。

    三、兽用疫苗市场需求规模

    1、国际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2011-2017年全球兽用疫苗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国内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中国动物疫苗行业虽有百年历史,但由于国内时局动荡,行业较长时期内发展缓慢,总体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动物疫苗最早起源于 1918 年建立的青岛商品检验局血清所,但由于时局动荡等原因,二十世纪上半页国内动物疫苗行业发展缓慢,产量小,品种少,也缺少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也很落后;这段时间内,中国相继研制出牛瘟、炭疽、猪瘟、禽霍乱、抗出败、抗猪丹毒等高免血清以及牛瘟组织乳剂苗、狂犬病组织乳剂苗、牛瘟脏器苗、猪瘟疫苗、鸡新城疫疫苗等。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动物疫苗行业的发展,1952 年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了第一步行业法规《兽医生物药品制造与检验规程》,初步统一了中国动物疫苗质量标准;随后在全国大跃进的推动下快速筹建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总数达到 28个;20 世纪 70 年代,农业部《五号部长令》对兽用生物制品的中试、生产和规程审定作了详尽的规定,从而规范了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制质量要求和标准化。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畜牧业畜快速发展,动物疫苗需求开始增加,但由于研发滞后,产品供给短缺,许多中试品种进入市场;进入 21 世纪后,国内相关法律政策及监管机构陆续完善,兽药生产企业必须通过 GMP 验证,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动物疫苗生产企业逐渐集中,品牌疫苗产销量加速增长,同时随着养殖规模、防疫意识、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国内动物疫苗规模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通道。

    进入 21 世纪,中国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兽药管理办法,对行业内具体问题作出相关规定。此外,兽药行业拥有县级、地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进行自律管理的中国兽药协会。中国动物疫苗行业虽起源较早,但行业一直处于监管缺失的混乱状态,相关行业政策的及时出台,一方面从宏观角度为整个行业发展给予正确的政策指引和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规定产品质量要求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限制了其无序扩张与混乱竞争局面的形成。

    中国动物疫苗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各领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动物疫苗市场规模出现了台阶式的跨越,企业开始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不断增加,带动产品的创新与工艺技术的进步,同时,在销售模式上,中国特有的市场苗+政府苗的双轨结构也出现了偏向市场化的优化趋势。

    中国动物疫苗行业规模近年来出现快速扩大。21 世纪初期市场规模仅有 10 亿元,2017年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达到165.2亿元。

2011-2017年中国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疫苗行业设计趋势分析及市场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兽用疫苗市场规模近些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2017年我国兽用疫苗市场规模165.2亿元,同比增长了26.8亿元,相比2011年我国兽用疫苗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扩大幅度超过100%。

    四、兽用疫苗市场盈利水平

    随着国家强制免疫制度的推行以及畜牧业自主防疫意识的提高,兽用疫苗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由于低端产品企业较多、管理不规范,低端产品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在国家各项规范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的作用下,兽用疫苗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市场秩序逐步得到规范。

    大型规模化企业利润率高于小规模企业。随着市场对品牌认知度逐渐提高,大型动物疫苗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服务水平,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拥有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润;中型企业虽然毛利率较高,但受限于销售规模,总体利润水平不高。中小型、小型企业则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而面临生存困境。未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平均毛利率有下降的风险。

2011-2017中国兽用疫苗市场平均毛利率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采编:CY245
10000 116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共十二章,包含 2023年中国养殖业运行状况分析, 2024-203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分析,2024-203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