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人民币汇率调整、货币供应量、中国外汇储备、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情况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分析【图】

    一、中国汇率调整

    人民币汇率打破对美元单边升值预期,市场化进程加快,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波三折,金融危机以来首现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贬后升再贬,累计贬值2.6%左右,为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贬值走势。

    2.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呈现双向波动。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浮动区间由1%扩大至2%,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汇率走势基本反映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预期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市场化力量增强。

    3. 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待改进。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但由于人民币主要盯住美元,在美元汇率指数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人民币被动升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120.62、124.43,分别上涨13.2%和13%。

2012-2015年人民币汇率

 
一特别提款权单位折合人民币元(期末数)
一美元折合人民币(期末数)
一美元折合人民币(平均数)
2012.01
9.7896
6.3115
6.3168
2012.02
9.8291
6.2919
6.3000
2012.03
9.7504
6.2943
6.3081
2012.04
9.7354
6.2787
6.2966
2012.05
9.5683
6.3355
6.3062
2012.06
9.5984
6.3249
6.3178
2012.07
9.5507
6.3320
6.3235
2012.08
9.6570
6.3449
6.3404
2012.09
9.7790
6.3410
6.3395
2012.10
9.7059
6.3002
6.3144
2012.11
9.6527
6.2892
6.2953
2012.12
9.6603
6.2855
6.2900
2013.01
9.7106
6.3002
6.2787
2013.02
9.5100
6.2779
6.2842
2013.03
9.3983
6.2689
6.2743
2013.04
9.3872
6.2208
6.2471
2013.05
9.2618
6.1796
6.1970
2013.06
9.2925
6.1787
6.1718
2013.07
9.3501
6.1788
6.1725
2013.08
9.3506
6.1709
6.1708
2013.09
9.4315
6.1480
6.1588
2013.10
9.4474
6.1425
6.1393
2013.11
9.4146
6.1325
6.1372
2013.12
9.3892
6.0969
6.1160
2014.01
9.3663
6.105
6.1043
2014.02
9.4723
6.1214
6.1128
2014.03
9.5089
6.1521
6.1358
2014.04
9.543
6.158
6.1553
2014.05
9.5039
6.1695
6.1636
2014.06
9.5116
6.1528
6.1636
2014.07
9.4444
6.1675
6.1569
2014.08
9.3604
6.1647
6.1606
2014.09
9.1216
6.1525
6.1528
2014.10
9.086
6.1461
6.1441
2014.11
8.9824
6.1345
6.1432
2014.12
8.8653
6.119
6.1238
2015.01
8.6519
6.137
6.1272
2015.02
8.6519
6.1475
6.1339
2015.03
8.4731
6.1422
6.1507
2015.04
8.5984
6.1137
6.1302
2015.05
8.5093
6.1196
6.1143
2015.06
8.5982
6.1136
6.1161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分析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二、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估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即流动性大小。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货币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就不同,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截止至2016年04月,我国货币和准货币(M2)供应量为1445200亿元,货币(M1)供应量为413500亿元,流通中现金(M0)供应量为64400亿元。

我国货币供应量情况

指标
货币和准货币(M2)
供应量(亿元)
货币(M1)
供应量(亿元)
流通中现金(M0)
供应量(亿元)
2005年
298756
107279
24032
2006年
345604
126035
27073
2007年
403442
152560
30375
2008年
475167
166217
34219
2009年
606225
220002
38246
2010年
725774
266622
44628
2011年
851591
289848
50748
2012年
974149
308664
54660
2013年
1106525
337291
58574
2014年
1228375
348056
60260
2015年
1392300
401000
63200
2016年1月
1416300
412700
72500
2016年2月
1424600
392500
69400
2016年3月
1446200
411600
64700
2016年4月
1445200
413500
64400
同比增长
货币和准货币(M2)
供应量(亿元)
货币(M1)
供应量(亿元)
流通中现金(M0)
供应量(亿元)
2006年
15.7%
17.5%
12.7%
2007年
16.7%
21.0%
12.2%
2008年
17.8%
9.0%
12.7%
2009年
27.6%
32.4%
11.8%
2010年
19.7%
21.2%
16.7%
2011年
17.3%
8.7%
13.7%
2012年
14.4%
6.5%
7.7%
2013年
13.6%
9.3%
7.2%
2014年
11.0%
3.2%
2.9%
2015年
13.3%
15.2%
4.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三、中国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一个必备条件。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进出口贸易得到飞速增长,同时作为贸易的顺差方,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积累。截止到2016年3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125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三、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情况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具有市场性、基础性、传递性特征。基准利率是利率的核心,它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

    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基准利率的依据只能是货币政策目标。当政策目标重点发生变化时,利率作为政策工具也应随之变化。不同的利率水平体现不同的政策要求,当政策重点放在稳定货币时,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就应该适时调高,以抑制过热的需求;相反,则适时调低。2015年10月24日我国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至1.50%,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至4.35%。

2007-2015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统计

数据上调时间
存款基准利率
贷款基准利率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2015/10/24
1.75%
1.50%
-0.25%
4.60%
4.35%
-0.25%
2015/8/26
2.00%
1.75%
-0.25%
4.85%
4.60%
-0.25%
2015/6/28
2.25%
2.00%
-0.25%
5.10%
4.85%
-0.25%
2015/5/11
2.50%
2.25%
-0.25%
5.35%
5.10%
-0.25%
2015/3/1
2.75%
2.50%
-0.25%
5.60%
5.35%
-0.25%
2014/11/22
3.00%
2.75%
-0.25%
6.00%
5.60%
-0.40%
2012/7/6
3.25%
3.00%
-0.25%
6.31%
6.00%
-0.31%
2012/6/8
3.50%
3.25%
-0.25%
6.56%
6.31%
-0.25%
2011/7/7
3.25%
3.50%
0.25%
6.31%
6.56%
0.25%
2011/4/6
3.00%
3.25%
0.25%
6.06%
6.31%
0.25%
2011/2/9
2.75%
3.00%
0.25%
5.81%
6.06%
0.25%
2010/12/26
2.50%
2.75%
0.25%
5.56%
5.81%
0.25%
2010/10/20
2.25%
2.50%
0.25%
5.31%
5.56%
0.25%
2008/12/23
2.52%
2.25%
-0.27%
5.58%
5.31%
-0.27%
2008/11/27
3.60%
2.52%
-1.08%
6.66%
5.58%
-1.08%
2008/10/30
3.87%
3.60%
-0.27%
6.93%
6.66%
-0.27%
2008/10/9
4.14%
3.87%
-0.27%
7.20%
6.93%
-0.27%
2008/9/15
4.14%
4.14%
-
7.47%
7.20%
-0.27%
2007/12/21
3.87%
4.14%
0.27%
7.29%
7.47%
0.18%
2007/9/15
3.60%
3.87%
0.27%
7.02%
7.29%
0.27%
2007/8/22
3.33%
3.60%
0.27%
6.84%
7.02%
0.18%
2007/7/21
3.06%
3.33%
0.27%
6.57%
6.84%
0.27%
2007/5/19
2.79%
3.06%
0.27%
6.39%
6.57%
0.1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四、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6年03月01日,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进率为16.50%,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3.00%。

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调整情况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百分点)
2016年03月01日
(大型金融机构)
16.50%
-0.5
(中小金融机构)
13.00%
-0.5
2015年10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
17.00%
-0.5
(中小金融机构)
13.50%
-0.5
2015年09月06日
(大型金融机构)
17.50%
-0.5
(中小金融机构)
14.00%
-0.5
2015年06月28日
(大型金融机构)
18.00%
-0.5
(中小金融机构)
14.50%
-0.5
2015年4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
18.50%
-1
(中小金融机构)
15.00%
-1
2015年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
19.50%
-0.5
(中小金融机构)
16.00%
-0.5
2014年6月16日
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4年4月25日
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2年7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0%
20.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7.00%
16.50%
-0.5
2012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0%
20.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7.00%
16.50%
-0.5
2012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0%
20.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7.00%
-0.5
2011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21.50%
21.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8.00%
17.50%
-0.5
2011年6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0%
21.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8.00%
0.5
2011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0%
21.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7.00%
17.50%
0.5
2011年4月21日
(大型金融机构)20.00%
20.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2011年3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9.50%
20.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6.00%
16.50%
0.5
2011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19.00%
19.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5.50%
16.00%
0.5
2011年1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8.50%
19.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5.00%
15.50%
0.5
2010年12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8.00%
18.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4.50%
15.00%
0.5
2010年11月29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8.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4.00%
14.50%
0.5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7.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14.00%
0.5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2010年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16.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2010年1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15.50%
16.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2008年1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15.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4.00%
13.50%
-0.5
2008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6.00%
-1
(中小金融机构)16.00%
14.00%
-2
2008年10月1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6.50%
16.00%
-0.5
2008年9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50%
-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6.50%
-1
2008年6月7日
16.50%
17.50%
1
2008年5月20日
16%
16.50%
0.5
2008年4月25日
15.50%
16%
0.5
2008年3月18日
15%
15.50%
0.5
2008年1月25日
14.50%
15%
0.5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
2007年11月26日
13%
13.50%
0.5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
0.5
2007年9月25日
12%
12.50%
0.5
2007年8月15日
11.50%
12%
0.5
2007年6月5日
11%
11.50%
0.5
2007年5月15日
10.50%
11%
0.5
2007年4月16日
10%
10.50%
0.5
2007年2月25日
9.50%
10%
0.5
2007年1月15日
9%
9.50%
0.5
2006年11月15日
8.50%
9%
0.5
2006年8月15日
8%
8.50%
0.5
2006年7月5日
7.50%
8%
0.5
2004年4月25日
7%
7.50%
0.5
2003年9月21日
6%
7%
1
1999年11月21日
8%
6%
-2
1998年3月21日
13%
8%
-5
1988年9月
12%
13%
1
87年
10%
12%
2
85年
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84年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