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发展全景研判:具有环保和经济性方面的双重优势,在汽车行业中极具发展前景[图]

内容概要:混合动力汽车(HEV)是将两种不同动力装置进行组合形成,结合汽车行驶情况对动力系统进行灵活调整,以此保障汽车最佳性能实现。在诸多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中,混合动力汽车因其在环保和经济性方面的双重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在汽车行业中极具发展前景。2024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为1584万辆,较2023年增加233万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24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约9167亿元,较2023年增长880.7亿元。混合动力汽车是燃油车向纯电动过渡的重要解决方案,有着相对成熟的技术,就市场情况来看,有着不错的口碑和较高的销量。在如今电动汽车全球大爆发的背景下,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未来节能减排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混合动力汽车销售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将实现全面电动化。


上市企业: 比亚迪(002594.SZ)、理想(02015.HK)、塞力斯(601127.SH)、长安汽车(200625.SZ)、长城汽车(601633.SH)、吉利汽车(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


相关企业:丰田、本田、福特、宝马、奔驰、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大洋电机、精进电动、德赛西威、均胜电子、华阳集团、特锐德、科陆电、科士达、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混合动力汽车代表企业经营现状、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一、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定义及分类


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指油电混合,简称HEV,是将两种不同动力装置进行组合形成,结合汽车行驶情况对动力系统进行灵活调整,以此保障汽车最佳性能实现。混合动力汽车是燃油车向纯电动过渡的重要解决方案,分类方式多样。目前市场上的混动车主要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油电混合动力车(HEV)和增程式电动车(REEV)三大类。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分类


相比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又具有更高的续驶里程。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不同类型比较具体如下:

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不同类型比较


二、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现状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下,众多国家参与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且我国承诺要将碳排放降低到100亿以下。但是在社会领域构成中,机动车碳排放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汽车销售市场逐年高涨,汽车保有量将呈现上升趋势,加上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促使汽车行业只能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型,更多车企开始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在诸多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中,混合动力汽车因其在环保和经济性方面的双重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在汽车行业中极具发展前景。据统计,2024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为1584万辆,较2023年增加233万辆。其中,插电式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销量合计约占55%,普通混合动力汽车(HEV)销量约占45%。

2023-2024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及结构


2、国内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治理迫在眉睫。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环节,将会是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混合动力汽车有着相对成熟的技术,就市场情况来看,有着不错的口碑和较高的销量。混合动力产品在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起衔接的作用,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有其必然性。2024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约9167亿元,较2023年增长880.7亿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24年1-9月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全球的46.9%,远高于位居全球第二的美国14.5%的份额。

2023-2024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及占全球比重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三、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


1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结构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内燃机、底盘、汽车电子、电控和充电桩、电机、车身及附件等零配件;行业中游为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生产;行业下游主要涉及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其中,充电服务涉及充电设备、换电设备及电池回收,后市场服务包括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维修养护及汽车拆解回收。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


2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游-动力电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电池,动力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行业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从2019年的62.3GWh增长至548.4GWh。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依托核心技术优势,有望持续引领全球市场潮流。

2019-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


3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下游-电服务


近几年,随着我国换电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共享电动车等发展,国内换电服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换电投资及服务市场规模增长到665.54亿元。其中,换电设施投资规模87.48亿元,换电运营服务规模578.06亿元。

2019-2025年中国换电服务市场规模及结构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


混合动力汽车是燃油车向纯电动过渡的重要解决方案。近年来,全球市场各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多样化和环保政策支持,促进混合动力车的普及与发展。目前,全球混合动力汽车主要企业有丰田、本田、福特、宝马、奔驰等。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企业有比亚迪、理想、上汽、塞力斯、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东风、荣威、广汽、长城等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领先企业一览


2、代表企业


1)、


比亚迪(BYD)集团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业务布局涵盖汽车、电池、电子、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再到应用,全方位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推出了多款混合动力车型,如宋DM、唐DM等。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营业收入7771.02亿元,较2023年增加1747.87亿元。

2020-2024年比亚迪营业收入情况


2)、理想


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豪华智能电动汽车,自有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理想汽车通过产品创新及技术研发,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及便捷的产品及服务。作为中国第一家规模化量产增程电动汽车的企业,理想汽车继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三款热销产品之后,2024年4月推出面向年轻家庭的理想L6。理想L6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月销量稳态在2万台以上,成为20-30万元价格区间的爆款产品,不断夯实理想汽车在2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中国品牌销量冠军地位。据统计,2024年,理想汽车实现营业额1559.98亿港币,较2023年增加193.29亿港币;损益额86.74亿港币,较2023年增加42.41亿港币。

2020-2024年理想汽车经营现状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是我国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燃油价格的上涨,混动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随着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市场上以纯电动汽车、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混动式汽车(PEHV)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汽车产业作为全球上下游产值最高的第二产业,各国一直都对该产业极为重视。混合动力汽车(HEV)结合了传统驱动系统和能量存储系统,利用内燃机和电机来驱动车辆,是传统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重要桥梁。


现阶段,不仅我国在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而且全球其他国家也在加速研究,其中美、日、德等国技术研发速度较快,混合动力技术趋于成熟,针对汽车动力控制策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动力总成匹配控制、控制策略、再生制定能量回收等方面。为了进一步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占据主导位置,近年来美国、德国和日本都出台了各种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各国整车厂和供应链企业的发展,包括购车补贴、研发自主和政府采购等措施。我国也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重点推进了纯电动汽车、插混式汽车和氢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落地。在如今电动汽车全球大爆发的背景下,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未来节能减排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混合动力汽车销售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将实现全面电动化。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迅猛、技术更新较快,因此汽车行业应该重视混合汽车控制策略的制定,逐步加大研发和应用程度,推动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1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共十章,包含混合动力汽车行业SWOT分析,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企业经营分析,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