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需求走势分析【图】

    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了冷藏、冷冻食品的生产、销售到消费各个环节。冷链物流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冷链物流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稳定食品价格、改善民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在政策利好和需求向好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实现稳步发展。

    一、冷链物流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16年,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稳中提升,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和肉蛋类等商品保持平稳增长,全年蔬菜总产量达到8亿吨,增长1.9%。水果2.83亿吨,增长3.4%。猪牛羊禽肉8540万吨,下降1%。水产品6900万吨,增长3%。禽蛋产量3095万吨,增长3.2%。牛奶3602万吨,下降4.1%。全国生产乳制品2993万吨,增长7.7%。

2006-2016年全国蔬菜和水果总产量(亿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网络购物物流配送市场研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06-2016年全国肉类、牛奶和乳制品总产量(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全国生产乳制品2993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液体乳2737万吨,同比增长8.5%。全国生产冷冻水产品862万吨,同比增长2.7%,冷冻饮品331.5万吨,同比增长6.9%。全国生产鲜、冷藏肉产量3637万吨,同比下降1.1%。

2010-2016年重点冷冻食品产量(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全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200亿元,同比增长22.3%,初步预计未来3-5年年均增长速度也将在20%以上

    2016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4015万吨,同比增长8.2%,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冷藏车保有量11.5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23.6%。产地冷库建设增多,冷藏库、保鲜库、气调库体量也有所增加,冷库扎堆建设情况有所改善,冷库市场结构趋于合理。

    二、汽车物流规模持续扩大

    从供应链上游的主机厂零部件采购、生产,到整车运输,再到下游零部件物流和汽车售后备件物流市场,汽车物流各个环节都有独特的物流需求,都具备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2016年,我国汽车物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铁路和公路物流模式齐头并进,行业发展不断优化。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2万辆和28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2和9个百分点。从整体走势看,销量累计呈“直线上升”走势,全28年汽车产销两旺。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2万辆和24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5%和14.9%。在汽车产销快速增长的带动下,2016年汽车物流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16年前10个月,安吉物流华中西北片区运输业务量达到150万辆,达到预期值的135%,长久物流全年整车运输308万台,同比增长21.3%,服务水平也在不断完善,供应链更趋完整,实现了从零部件入厂物流向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的纵向延伸,从售后服务备件物流向报废汽车以及其他后市场服务的横向拓展。

    2借力资本拓展市场
2016年7月份,长久物流率先成功实现汽车物流企业IPO,成为“中国汽车物流第一股”。长久物流主要通过物流网络、物流方案及车辆调度管理,将规模集中的汽车主机厂商和相对分散但调度灵活的社会运力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了客户需求、运力资源、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

    长久IPO共募集资金5.8亿元,主要用于加强全国性网络布局、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和提高国际物流服务能力。从投资方向看,长久作为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在物流基地类投资占70%,分别在东北长春和安徽芜湖布局建设零部件物流基地,反映出尽管整车物流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97%以上,企业仍将零部件物流作为未来的重点投资方向。智慧物流信息化投资占到6.7%,反映出逐步向智慧物流方向转型,29努力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国高端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进口汽车物流需求飞速增长,长久也加大在国际汽车物流领域的投资力度,进口整车物流投资占到23.3%。

    3新政促进深度变革

    2016年9月份,《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实施以后,短时间内造成了汽车物流运力趋紧和主机生产厂库存积压。四季度市场预期逐步清晰,汽车物流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运力协调和联动、开展运价协商和调整,积极适应政策变化。与此同时,铁路汽车物流企业主动对接市场变化,中铁特货充分利用铁路既有场地,开辟铁路商品汽车装卸作业站,将生产企业汽车中转库前移至铁路货运枢纽,延伸铁路商品汽车物流覆盖区域。构建覆盖全国230多个城市的铁路商品汽车物流配送网络,通过深化与主机厂的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输模式,充分发挥铁路在途时间短、运量大的物流优势,提升市场渗透率。

    三、连锁零售向全渠道转型

    1、连锁配送发展趋势分析

    配送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供应商自营、连锁经销商自建配送体系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等多种配送方式,满足了不同商品和流通环境的需要。一是自营配送,是目前连锁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稻香村、71130就是这一类模式。连锁企业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对内部各门店的货物进行配送,优势是计划性强、灵活性高、质量和时效可控,缺点是自建成本较高和建设周期较长,后期可由自建物流向社会化配送转型。二是供应商配送,由供应商直接将商品送到门店的配送方式,优势是能够节省物流投入,缺点是物流质量、时效、范围得不到有效控制。三是社会化配送,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为连锁企业承担配送任务,优势在于专业化能力强,可以发挥规模化优势,能够降低配送环节单位成本,随着专业化公司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许多连锁企业正在积极转向社会化配送模式。四是共同配送,连锁企业为实现整体的配送合理化,与相关企业之间互相提供便利的协作型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有利于企业资源、流程的整合优化,综合降低配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敏捷度。

    2、实体零售发展情况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过去五年中国零售市场整体呈现出“线下冷、线上热”的基本特征。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10-2016年连锁百强销售增幅持续回落,年销售增速分别为21%、12%、10.8%、9.9%、5.1%、4.3%和3.5%,传统实体连锁零售业务不断收缩。从2016年的情况看,便利店销售增幅高达16.7%,专业店和专卖店增长6.5%,实现了“小而美”,而购物中心增长1.6%,超市和大型超市仅增31长1.5%,百货店则下降2.5%,连锁零售经营呈现差异化增长。

    面对业务增长放缓,成本高企的压力,百强连锁企业通过关闭门店,减员增效等多种措施,努力改善经营状况。2016年,百强企业总用工人数下降5%,70%的企业单店平均用工人数有所下降,其中一半的企业减少用工10%以上。有36家百强企业门店数量比上一年有所减少,通过关闭低效门店,租金支出同比下降0.5%,租金占销售额比重为2.4%,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经营质量得到改善。

    3、全渠道经营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中国零售业消费市场稳居全球网络零售市场第一位,预计到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占全球市场的比重更有望突破50%,成为全球网络零售市场的关键增长动力。从连锁实体来看,2016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网上销售额接近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69%,占企业销售总额的5.7%。其中,移动端的销售额占到网上销售的56.7%,比上年提高了16.1个百分点。从网络零售企业情况看,2016年京东集团实现实物交易额6582亿元,同比增长47%,完成实物订单量16亿件,同比增长55%。2016年苏宁易购线上实物商品交易额为805.1亿元,同比增长60.1%。2016年国美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10.1%。

    面对市场上消费者为主导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新特32点,连锁零售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全渠道销售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永辉超市入驻京东到家,双方实现业务拓展与互惠互利。百联集团和阿里巴巴“联姻”,沃尔玛与京东深度合作,苏宁易购大力发展移动端,重点强化智能推荐、精准营销能力,苏宁易购手机客户端新增下载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提升显着,2016年12月移动端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提升至83%。物美与多点深度合作,重塑采购、商品管理等环节,重点发力物流和配送,提供商品快速送达服务,确保用户线上线下购物体验的无缝对接。

    四、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

    1、跨境电商高速增长

    2016年年初,国务院在杭州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新增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等12个综试区。综合试验区主要任务是建立以信息为基础、以信用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的跨境电子商务新型监管服务模式,构建“六体系两平台”(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以及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目前,绝大部分试点城市已公布工作方案,并着手推进政策落实。

    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全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业务量规模增长强劲,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146.8亿元,增长1.2倍,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的29.4%。郑州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达到8290万单,其中进口5352万单,同比增长18.9%;出口2938.万单,同比增长488%。厦门进出境跨境电商商品3014万件,同比增长54.2%。

    2、一带一路势头良好

    一带一路继续呈现向好发展态势,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其中出口3.8万亿元,增长0.7%;进口2.4万亿元,增长0.5%。我国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16年,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1%、14.1%、11.8%、9%和6.5%。同期,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2%、对美国出口微增0.1%、对东盟出口下降2%,三者合计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6.7%。

    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我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34投资14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偏低,一方面需要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建设开发,一方面商贸物流企业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寻求“一带一路”合作机会。中交集团积极推进“海外优先发展”战略,目前公司在建海外项目28个,其中27个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外业务从过去港口项目为主,发展到桥梁、公路、铁路、市政、地铁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俄罗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计划开通北京至莫斯科的跨境电商班列,为跨境电商提供物流服务。菜鸟网络物流覆盖能力已至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具有全球配送能力的跨境物流骨干网。顺丰速运直发业务已覆盖全球241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建立20个全球仓网来覆盖4个主要目标市场。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0602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案例分析,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