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机会分析【图】

    海工企业在低油价环境下,可以通过寻求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依托国家战略,积极“走出去”。虽然短期内海工市场的低迷难以得到根本改变,但在平台拆解、生活辅助类平台等细分领域仍然存在一定机遇。而从长远来看,随着未来3至5年油价反弹、市场回暖,深水开发仍将是海工市场的主要方向,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

海洋工程产业链涉及的主要公司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价值链体现了产业链环节的增值,在一般的加工制造业价值曲线上,为产品直接生产提供服务的上下游环节的价值增值程度高于生产加工环节,表现为“U”型微笑曲线。海洋工 装备制造产业各环节之间存在成本、技术创新 和价值增值的差异,其基本价值分配格局如图所示。

产业链价值曲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分配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研发设计、高端装备生产加工、工程装备服务、基础部件生产加工、原材料生产加工环节。

    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大多针对用户的需求或特定使用条件进行研发和设计,不能规模化生产,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和设计环节成本主要为创新成本,体 现在人员的创造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该环节的创造能力最高,因此附加值也最大,在整个链条上的利润也最丰厚。装备制造环节的成本主要在生产加工方面,资金总量投入较大,其中附加值高且增值较大的是包括专业配套、关键通用和特种直接工程装备的高端装备生产加工环节,基础部件生产加工所需的技术度相对较低、产能大、附加值和价值增值都较低。海洋工程装备服务环节所需资本投入相对较少,但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层次,在储运、物流、维修改造等方面都能产生价值增值。

    1)油田钻采服务环节

    海洋油气支出和产量的增加要求海洋钻采设备和生产设备的增加,尤其是深海领域的装备的需求大量增加。低端海工产品已经出现建造能力过剩的迹象,深海装备资源比较稀缺,浅海装备正向深海的转移。产品将实现一体化战略,从总装建造向配套设备和零部件制造领域延伸。

    其中,FPSO占据海洋油气生产设备主流,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从全球浮式生产设备保有量来看,FPSO 仍占据大部分,占比高达65%,且占比将继续呈上升态势。韩国、新加坡分别垄断FPSO 新建和改装市场,中国只占FPSO改装市场的10%。因此我国企业首先要提升大型浮式生产系统制造、安装能力,其中应优先发展深水FPSO。

    (2)工程承包环节

    截至2015年底,中国全国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共15000余个,投资总额超过2万亿元。

    在工程建设方面,2016年一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国内船体平台研发、设计和制造单位,已完成针对我国海域的浮动核电站初步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计划2016年底启动示范堆建设。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同意中核集团申报的海上浮动核电站ACP100S纳入能源创新“十三五”规划。ACP100S是ACP100的海上应用型号,而“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压水堆ACP100”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2011年已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且已完成所有科研攻关工作。

    ACP100S是中核集团完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小型海上反应堆型号,完全符合三代核电安全要求,可以满足为海上钻井平台、海岛开发、偏远地区等提供热电水的能源需求,以及海水淡化、核能制冷等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压水堆总设计师宋丹戎介绍说,目前核动力院联合国内船体平台研发、设计和制造单位,已完成针对我国海域的浮动核电站初步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具备示范堆建设基本条件,计划2016年底启动示范堆建设,2019年建成运行。

    在海关政策方面,湛江海关从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出台系列助推企业“走出去”措施:探索新型关企互动关系,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常态化通报机制,为企业提供出口国家、商品信息资讯,引导企业用足国家支持政策,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精简海关办事手续,开设暂时进出口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指导海油企业办理免税进口物资复出口使用通关手续,为企业出国投资项目、对外承包工程、“水下机器人”境外作业等提供高效服务;协助企业降本增效,优先落实海关业务创新成果和减免税政策,推广应用自助通关等改革措施。

    (3)海工装备设计环节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旧是处于第三梯队,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仍旧距欧美和韩国、新加坡有很大一段距离。为此,结合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要“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预计国家会加大在海工装备设计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出台系列利好于海工装备设计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中国海工装备设计市场的整体规模无疑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而创新发展是打破产业技术壁垒和改变产业格局的有效途径。由产业链分析可知,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的本质是多技术系统设计集成,因此,产业的创新发展跨专业并涉及多个学科交叉。针对特种直接工程和专业配套等高附加值装备设计涉及的关键技术,可以组织构建企业、科研单位和大学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自主创新体系,加大专业化的创新人才和资金投入,建立创新基础设施和平台,保障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大自主创新的奖励力度,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而对于另外一部分通用而必要的技术方法,可以在引进学习欧美、韩、新加坡等国的先进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再创新,形成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吸收再创新为辅的综合创新发展模式,集中力量突破海洋工程装备高附加值、高技术装备设计领域。

    (4)海工装备制造环节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增长的潜力大。全世界石油产量的1/3以上来自海洋,而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85%来自于海上,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作为获取海上资源的平台、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能源需求由浅海进入深海,其带动的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将是相当大的。

    国内市场的政策以及需求规模将创造非常大的空间,国际海洋工程装备业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中国也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与基础,未来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非常可期,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将迎来历史性发展大机遇。

    在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共同推动下,海军装备产业将迎来千亿级市场空间。率先受益的船舶制造领域,将获得实质性订单支撑。另外,经国务院批准,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政策实施期限延长两年,也有利于船舶制造行业的需求增加。

    (5)海工装备原材料环节

    海洋工程用钢主要种类可分为:海洋平台、海洋风力发电、海底油气管线用钢三类。我国尚无专用的海洋平台用钢标准,采用国外标准。EH36以下平台用钢基本实现国产化,占平台用钢量的 90%,但关键部位所用大厚度、高强度钢材仍依赖进口。

主要装备钢料总价、重量和所需占比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主要海工总装制造企业手持各类海工钻井平台不到100座,大约在3年内交付。每年交付量在30-40座左右,年均用钢量仅为60-80万t,加之海工用钢品种众多,同时我国海工用钢生产集中度较低,仅有的这些订单分布在多家钢厂生产采购,造成各家钢厂海工用钢产量都达不到规模效益,而且产品研发、生产难度较大,从而企业积极性不高。

    桩腿结构中最主要的齿条和弦管用钢为美标材料ASTM A517Gr.Q,其最大厚度为177.8mm。据了解目前国内河南舞阳钢厂已开发出齿条钢,如图1所示,但实船应用业绩不够突出,而且其齿条板的厚度仅限于150mm以下,无法全面满足船厂需求。

    焊接工艺、材料亟需配套研发

    对于海洋工程产品,包括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等,由于其大量采用了420-690MPa级别的钢板,因此要求配套有相应屈服强度级别的电焊条、二氧化碳药芯焊丝和埋弧焊焊丝/焊剂。目前,大部分品种的焊接材料需要从韩国、日本和欧洲进口。

    海洋工程装备用钢发展方向

    我国要重点发展F级高强度、满足Z向性能要求的船板,厚度6-10mm、宽3000mm以上的宽薄规格船板和厚度65-90mm的特厚船板,LNG船储罐用殷瓦钢,双相不锈钢板,以及齿条钢等超高强度海洋工程用钢。

    (6)海工装备配套设备环节

    海工辅助船舶市场中长期需求可观,三用工作船和平台供应船为主要船型。

    欧美国家垄断了高端辅助船舶制造,而中低端市场以中国、新加坡、印度、巴西等国家为主,其中,中国占据领先地位。尽管短期内海工辅助船舶存在一定的供需失衡局面,但随着海洋油气开采活动的进一步活跃,船队替代需求的逐渐释放,且考虑到手持订单的持续下降,海工辅助船舶市场中长期需求仍可观。

    中国配套设备将从低端走向高端,市场替代空间广阔

    由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要求高、研制难度大,我国的配套设备生产能力较弱,大部分海工装备的配套设备依赖进口,自配套率不足30%。尤其在核心配套领域,我国自配套率低于5%。“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量海洋石油装备订单向国内配套的倾斜,配套设备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将逐渐由目前的中低端配套,向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高端配套发展,形成大功率动力及传动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提升系统、甲板吊机等关键配套设备和零部件制造能力,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海洋工程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233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共十五章,包含2019-2023年中国海洋装备市场竞争新格局透析,2019-2023年中国海洋石油开采分析,2024-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前景及发展策略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