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6年中国维生素E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图】

    作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维生素类产品之一,维生素 E 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目前维生素 E 全球需求量约为 6-8 万吨,我国维生素 E 需求增长率约为 7%-8%,其他发展中国家维生素 E 需求增长率约为 5%-7%,发达国家增长率相对缓慢。

    从供给来看,全球六大主要维生素厂商的年产能合计约为 10 万吨,全球维生素 E 的年产量约为 8 万吨,其中四大厂商控制着全球维生素 E供给的 80%以上,分别是国外的帝斯曼、巴斯夫,国内的新和成、浙江医药,形成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虽行业整体供大于求,寡头厂商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

全球六大维生素E厂商产能统计(单位:吨)

维生素E厂商
维生素E产能(吨)
浙江医药
20000
新和成
12000
北大医药
7500
吉林北沙
10000
巴斯夫
20000
帝斯曼
30000
合计
99500

新和成历年来维生素 E业务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变动(单位:百万元)

    维生素 E生产反应步骤多、工艺路线长,技术壁垒较高,其合成需要两个中间体,异植物醇(支链)和三甲基氢醌(主环)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异植物醇的生产技术由巴斯夫发明,国内浙江医药、新和成和北大医药先后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该项技术,并且在质量和成本上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目前工艺技术非常成熟且突破的可能性有限。而三甲基氢醌是限制维生素 E生产厂家的瓶颈所在,近两年其生产技术迎来突破,带来维生素 E行业格局的震动。

维生素 E的合成需要两个中间体

    三甲基氢醌的传统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

    1、间甲酚法

    间甲酚生产工艺由间甲酚生产 2,3,6 三甲基苯酚(简称三甲酚),进而生产 2,3,5 三甲基氢醌,其中间甲酚的生产以甲苯为起始原料,通过氯化、碱熔生产出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的混合物,其中间甲酚的得率较低,由于副产品邻甲酚和对甲酚的价值较低,造成该工艺下间甲酚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间甲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原料,无其他原料可以替代,售价较高,造成间甲酚用于生产 2,3,6-三甲基苯酚的成本居高不下。

    间甲酚法是生产三甲基氢醌的传统工艺,但我国企业生产间甲酚的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大量的间甲酚需求依靠进口来解决。2002-2012 年,我国间甲酚的进口量大体平稳,几乎被新和成和浙江医药的长期订单全面控制,中小 VE生产厂家可以获得的供给量非常有限,且价格一直呈现稳定的抬升。2008 年,进口间甲酚价格大幅上涨,也推动了终端 VE 的价格大幅上涨,进口间甲酚对我国 VE产业的影响可见一斑。

我国间甲酚累计进口量及进口均价走势变化

    2、巴豆醛、戊酮法

    三甲基氢醌早期生产工艺是以巴豆醛、戊酮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得到三甲基环己烯酮,再通过脱氢反应进一步生产三甲酚,进而生产三甲基氢醌。该工艺收率不高,但由于要耗用大量原材料,导致工艺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全球只有巴斯夫仍采用此生产工艺。

    3、氧代异氟尔酮法

    为了摆脱对进口间甲酚的依赖,新和成引进异氟尔酮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将原料异氟尔酮氧化得到氧代异氟尔酮,然后经过酰化重排得到三甲基氢醌二酯,再将三甲基氢醌二酯水解即得三甲基氢醌,工艺难度较高。

    经过长期的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能特科技采用先进的固定床定位催化甲基化技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实现了“2,5-二甲基苯酚——2,3,6-三甲基苯酚——2,3,5-三甲基氢醌”的独有合成路线,打破了国际化工巨头在维生素 E 主环原料方面形成的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局面。由于该合成路线环保、经济、高效,且合成原料对二甲苯为基础化工原料,供应量十分充足、资源丰富,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对传统的间甲酚生产工艺造成巨大的冲击。

2,3,5-三甲基氢醌合成路线对比

    能特科技的维生素 E中间体产品于 2013 年开始进入市场,主要向维生素 E 厂商供应三甲酚和三甲基氢醌,其依靠技术和产品成本优势迅速建立起规模优势,并拥有一定的产品定价权,目前国内已无批量销售三甲酚和三甲基氢醌的竞争对手。

能特科技迅速建立起三甲酚和三甲基氢醌规模优势(单位:吨)

全球维生素E年产量
80000
对三甲基氢醌的年需求
28800
能特科技三甲基氢醌年产能
8000
占全球市场需求量
27%
全球维生素E年产量
80000
对三甲酚的年需求
28800
能特科技三甲酚年产能
7500
2015年扩产计划
10000
扩产后三甲酚年产能
17500
占全球市场需求量
60%

全球六大维生素 E厂商与能特科技均有业务合作

维生素E厂商
与能特科技的业务合作情况
浙江医药
能特科技现为浙江医药采购 2,3,5-三甲基氢醌的供应商
新和成
2014年上半年新和成已向能特科技小批量采购 2,3,6-三甲基苯酚试用,已与能特科技达成大规模采购意向
北大医药
能特科技现为北大医药采购 2,3,5-三甲基氢醌、2,3,6-三甲基苯酚的独家供应商
吉林北沙
能特科技现为吉林北沙采购 2,3,5-三甲基氢醌、2,3,6-三甲基苯酚的独家供应商
巴斯夫
2014年开始向能特科技采购 2,5-二甲基苯酚
帝斯曼
2013年下半年起,帝斯曼已向能特科技小批量采购 2,3,6-三甲基苯酚试用,已与能特科技达成大规模采购意向

    能特科技突破维生素 E关键中间体三甲基氢醌的生产工艺,将对全球维生素 E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对于维生素 E 行业内的现有企业,可以通过向其供应三甲基苯酚或三甲基氢醌,使企业摆脱对进口间甲酚的依赖,同时生产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以前那些觊觎维生素 E 行业高利润率却苦于没有关键中间体工艺和供应的潜在进入者,通过直接采购能特科技的中间体,其进入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大大降低,将可能吸引大量新进入者,打破行业多年来的寡头垄断格局。

    2013 年我国间甲酚的进口量大幅下滑,全年累计进口 5106 吨 ,较 2012 年的 6919 吨下降 26%,间甲酚的价格也在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上涨后走向下滑;其次,国内维生素 E的产量/供给量上涨,可能是现有企业开工率的提升亦或者新厂家的进入, 这从不断走高的维生素 E出口量可见一斑,2004-2009 年我国维生素 E出口量稳定在 3万吨左右,2010-2012 年稳定在 4 万吨左右,2013 年、2014 年维生素 E 出口量分别增长到 4.7 万吨和 5.5 万吨。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 2013 年的下滑,间甲酚进口量 2014 年恢复到 7267 吨,我们猜测这与新和成及浙江医药的行为有关,新和成维生素 E 的生产可以在两条工艺中分配,影响间甲酚的进口量。但随着能特科技 2015 年三甲酚 1万吨扩产项目的进行,未来有望继续替代进口间甲酚的市场份额,2015 年 1-6月,我国累计进口间甲酚 2173 吨,较上年同期的 3713 吨大幅下降 41%。

我国间甲酚累计进口量及进口均价走势变化

我国维生素 E 累计出口量变化(维生素 E 粉,50%含量)

    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国内供给的增长,维生素 E 价格承压下滑,跌破多年来的“地板价”100 元/公斤,目前价格为 42元/公斤。

我国维生素 E 价格走势(维生素 E 粉,50%含量,单位:元/公斤)

    2014 年上半年,维生素 E的均价为 8.6/1.17=7.4 万元/吨,能特三甲基氢醌的均价为 8.1万元/吨,毛利率高达 53.66%,在此后维生素 E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三甲基氢醌的价格亦在下跌。生产 1吨维生素 E油需要 0.36吨三甲基氢醌,那么生产 1 吨维生素 E 粉需要 0.36*0.5=0.18 吨三甲基氢醌,极端情况下,假设能特的三甲基氢醌价格下跌到盈亏平衡线(目前的成本线大约在 2.8 万元/吨) ,其对维生素 E 成本下跌的贡献为(8.1-2.8)*0.18=0.95 万元/吨,但是维生素 E的价格总共下跌了(8.6-4.2)/1.17=3.8 万元/吨,可见,维生素E价格的下跌不仅是生产成本下降带来的,供过于求的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而新进入者依托能特的三甲基氢醌中间体进行生产又是造成维生素 E新增供给的主要原因。

    维生素 E价格自2007 年开始持续下滑,主要是出现新进入者北沙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竞争格局,技术路线的突破也改变了市场对 VE 供应面的预期。受 VE 低迷行情影响,浙江医药 2014 年四季度开始出现亏损,2015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 36.42%,新和成 15 年业绩预告利润大幅下滑,国外厂商 DSM和巴斯夫成本更高提价意愿强烈,使得维生素E具备反弹的条件。

维生素 E价格走势

维生素E供给端相对分散

我国维生素 E新建/扩建项目不完全统计

企业名称
计划产能
进展
北沙制药
扩产0.5万吨
2015年7月已完成,目前产能1万吨
大丰海嘉诺
1万吨VE油、2万吨VE粉
 
福建海欣
I期 1万吨,II期0.5万吨
2015 年 1月 I期已达产
联邦药业
1万吨
2013 年开始建设
新发药业
1万吨
2012年环评
安徽泰格生物
I期 0.1万吨,II期 0.9万吨
目前项目已暂停,更改为建设 500吨/年三甲基苯酚联产乙基香兰素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维生素E市场评估及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303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前景,2025-2031年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