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分类概述、产业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进出口金额攀升,行业正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图]

内容概况: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电子万能试验机作为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关键设备,其市场发展迅速。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进口数量为12台,同比下降14.29%;进口金额为3066.47万元,同比增长288.65%。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国内企业对高精度、高附加值的设备需求旺盛。同期,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出口数量为7317台,同比下降63.58%;出口金额为6070.24万元,同比增长40.29%。这表明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出口正从“量”向“质”转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行业正在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相关上市企业:信测标准(300938)、华测检测(300012)、中机试验(872726)


相关企业: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子万能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市场规模、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现状、电子万能试验机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电子万能试验机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及高精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施加静态或动态载荷,测量材料在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工况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从而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该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与质量控制。按试验力大小分类,电子万能试验机可以分为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和大吨位电子万能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年以前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试验机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1952年长春材料试验机厂成立,标志着中国试验机产业的正式起步。这一时期,国家在东北地区布局试验机产业集群,如长春光机所(1952年成立)和长春试验机研究所(1959年成立),构建了产学研协同体系。初期产品以机械式万能试验机为主,如WE系列液压万能试验机,功能单一,精度有限。


1978年至1999年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技术引进加速,民营企业开始崛起。1978年济南试验机厂引进德国申克公司电液伺服技术,开发出中国首台电子万能试验机,推动行业从机械式向电测式转型。行业微机控制技术逐步普及,传感器精度提升至±0.5%,试验速度范围扩展至0.001-500mm/min。动态疲劳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等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实现国产化突破。


2000年至201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加入WTO后,市场需求激增,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试验机的需求推动行业技术升级。2000年后,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全面普及,动态试验频率达50Hz。同时,行业技术得到突破,大吨位电动振动台(70吨级)、六自由度振动台技术攻克,多轴协调控制精度达±0.1°。


2010年至今的创新阶段,“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后,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转型。2020年GB/T 228.1-2020标准发布,推动测量系统精度达Class 1级,国产试验机开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方面,开发多通道协调加载技术,研制70吨级地震模拟振动台,软件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数据分析(如TestPilot 3.0)。高频疲劳试验机、环境模拟试验机(高低温、盐雾等)实现自主可控。

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软件等,其中零部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数据采集卡、集成电路、电容、电阻、二极管、丝杠和丝母、导轨、电机、轴承、伺服驱动器、微处理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等,软件包括控制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产业链中游为电子万能试验机的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桥梁建筑、核电、汽车、电子、电器、船舶等行业的材料研发、质量控制、标准认证等领域。

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四、行业现状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电子万能试验机作为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关键设备,其市场发展迅速。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进口数量为12台,同比下降14.29%;进口金额为3066.47万元,同比增长288.65%。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国内企业对高精度、高附加值的设备需求旺盛。同期,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出口数量为7317台,同比下降63.58%;出口金额为6070.24万元,同比增长40.29%。这表明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出口正从“量”向“质”转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行业正在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2020-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进出口情况


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进口来源国呈现高度集中态势。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进口金额国家分布中,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电子万能试验机金额达2228.28万元,占中国总进口金额的72.67%。其次是日本,其进口金额为434.07万元,同比下降1.01%,占中国总进口金额的14.16%。第三是奥地利,其进口金额为314.80万元,占中国总进口金额的10.27%。

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进口金额国家分布情况


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出口金额国家分布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电子万能试验机金额达1318.40万元,同比增长368.31%,占中国总出口金额的21.72%。这一现象与中俄贸易关系升温密切相关。受国际形势影响,俄罗斯加速推进进口替代战略,中国试验机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适配性,迅速填补市场空白。同时,俄罗斯制造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材料测试设备的需求激增,为中国产品提供广阔空间。其次是美国,其金额为626.88万元,同比增长19.11%,占中国总出口金额的10.33%。尽管美国对中国高端装备设置贸易壁垒,但中低端试验机仍凭借成本优势占据一定份额。此外,美国制造业回流和本土研发需求,推动了对中国试验机的采购,但技术封锁风险仍存在。第三是越南,其金额为481.55万元,同比增长62.01%,占中国总出口金额的7.93%,这反映东南亚制造业转移对中国试验机出口的拉动效应。随着越南电子、纺织、鞋类等产业扩张,其对材料质量控制和研发测试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为中国试验机出口提供新增长点。

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出口金额国家分布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当前,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与集中化并存的特点。行业内既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也有众多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市场拓展。以万测、中机试验、三思纵横等为代表的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些企业在高端电子万能试验机领域持续突破,如万测推出的ETM新一代电子万能试验机,集成AI算法实现自适应控制,显著提升测试精度与效率。同时,它们通过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提升中国试验机的全球影响力。在龙头企业主导的市场格局下,众多中小企业选择聚焦细分领域,如专注于复合材料、生物医疗等特定行业的专用试验机研发。这些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

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代表性企业简介


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9年,原名机械工业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誉为“中国试验装备技术的摇篮”。公司专注于试验装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形成了覆盖单元部件开发、定型产品制造、个性化专机定制及试验室整体承建的全产业链高端解决方案体系。在电子万能试验机领域,中机试验的核心产品为D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该设备采用双立柱或四立柱高刚性框架结构,配备高品质伺服电机驱动、高精度滚珠丝杠及多传感器自动识别技术,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其测试范围广泛,可覆盖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执行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剥离、撕裂等多种力学试验,并严格遵循GB、ASTM、ISO等国际标准。2024年,中机试验营业收入为5.48亿元,同比增长0.11%;毛利率为32.01%,同比减少0.98个百分点。

2018-2024年中机试验经营情况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专业力学性能测试解决方案提供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在深圳、武汉、上海设立研发制造基地,拥有550余名员工及200余项专利,产品覆盖电子万能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动态疲劳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全系列材料测试设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领域,万测的核心产品包括ETM新一代电子万能试验机及TSE系列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这些设备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智能化控制系统及模块化设计,支持力、变形、位移三闭环控制,测试范围覆盖10N至10000KN全量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非标定制服务。其技术参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汽车船舶、生物医疗等领域。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部分电子万能试验机产品简介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升级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制造的日益精细化,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正迎来技术升级与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一方面,高精度传感器、先进控制算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极大提升试验机的测试精度与效率。例如,通过集成AI算法,试验机能够实现自适应控制,根据测试材料的特性自动调整测试参数,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智能化发展还将体现在试验机的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功能上。用户可以通过云端平台实时查看测试数据,进行远程故障诊断与维护,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维护效率。此外,模块化设计将成为未来试验机发展的重要趋势,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配置测试模块,满足多样化的测试需求。


2、市场需求变化与多元化应用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市场需求正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对试验机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5G通信、生物医疗等也对试验机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对电池材料、轻量化材料等的测试需求激增,推动了试验机向高温、高压、高频等极端条件下的测试能力发展。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制造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试验机在材料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测试需求也将逐步增加。为满足这些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试验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开发出适应不同领域、不同测试条件的产品。


3、国际化竞争与合作加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正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一方面,国际知名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抢占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试验机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试验机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是提升中国试验机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试验机企业将迎来更多海外市场的机遇,通过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国内电子万能试验机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电子万能试验机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