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2年假牙(义齿)及护理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
在亚洲(日本除外),中国和印度无疑已成为亚洲两大医疗器械生产国与出口国。印度在医疗器械生产上原来与中国有较大差距,近年来,由于印度中央政府大力扶持本国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并实行出口优惠退税政策,从而使印度从10年前的医疗器械进口国一跃成为出口国。其中印度出口的某些医疗器械产品与我国的同类产品展开激烈竞争,对我国产品已构成不小的威胁。
据来自国外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的报道,在1996年以前,印度医院所需的绝大部分医疗器械和医用产品均需从海外输入。美国则是印度最大的医疗器械产品供货国。美国医疗器械业在过去10年里,每年都要向印度派遣代表团推介美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如1977年,美国共计向印度出口5700万美元的医疗器械产品,约占印度医疗器械市场的40%份额。当时印度国内仅有90家医疗器械公司,生产为数不多的几百种医疗器械产品(大都为低附加值产品)。印度医疗器械业的“起飞”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该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印度医疗器械业开始加快了发展步伐。到2006年,印度已成为亚洲第四大医疗器械生产国和出口国(仅居日本、中国和韩国之后)。
美国医疗器械信息网站认为,今后5年印度医疗器械业的年增长率将达12%~16%,并有可能超越韩国成为亚洲医疗器械第三大生产国。在过去10年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工业国的医疗器械产品的产销增长率远高于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因为这两个国家均有宠大的劳动人口和为数众多的中等收入者,这就构成中印两国医疗器械业高速发展的基础。
2014年印度年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为53.23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9.53%,印度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但在过去5年里印度医疗器械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7%,这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均属于高增速。
2009-2014年印度医疗器械市场概况(亿美元)
年度 | 市场规模 |
2009年 | 23.7 |
2010年 | 27.8 |
2011年 | 32.6 |
2012年 | 37.9 |
2013年 | 45.3 |
2014年 | 53.23 |
数据来源: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
早在英殖民时期,印度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医疗器械工业,如普外科手术器械加工工厂等。但是,印度医疗器械工业真正取得长足发展是近60年的事情。
印度医疗器械产业的总体特点是“小而散”。印度绝大多数医疗器械企业是雇员十几人至几十人的小企业,而拥有数百名员工的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很少。
印度医疗器械产业仍属于封闭型产业,除少数产品从海外进口外,印度医疗器械产业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印度医疗器械进口产品主要有眼科手术器械、整形外科器械、心血管器械、电子成像诊断设备和体内诊断器械等,其医疗器械年进口额在2.15亿~2.3亿美元之间。


2025-2031年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