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4年我国人参价格将波动中上涨

    内容摘要:2010年以来,人参价格不断上涨,渠道中的低价库存被逐渐消耗,从供求关系分析来看人参价格短期可能会有波动,但总体来看未来两年将在波动中上涨。

    人参是重要的中药材原料,世界上的人参可分为“四大家族”。即中国—长白山人参,朝鲜—高丽人参,美国、加拿大—西洋参,日本—东洋参。目前中国市场上前三个品种比重大。

    按照人参的品质状况和产地及生长环境的不同,可以把人参分为野山参、园参。其中野山参在国家药典里统指野外山间生长的人参,但实际上也分为纯正的野山参和人工种植的野山参,培植的就是林下参。而培植的林下参属于野播的,普通园子参生长6年采收,林下参生长8或9年采收,野山参生长15年以上采收。采收以9月上、中旬为宜。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人参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人参主产区分布图

    园参主要产于吉林,辽宁及黑龙江亦产;山参主要产于东北三省,量少。由于人参适宜生长土地较少,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培育才可再次种植,因此人参具备资源属性。

    人参根据不同品种和不同加工工艺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参类产品。其中边条参具备芦长、体长的特点,种植过程中经过两次移栽两次修整,皂苷含量高、体形较普通参修长优美,是园参中最为优质的品类。

人参历年价格波动情况
 

时间
事件
人参价格
1982年-1984年
国外利益集团游说中国参农,订立收购合同,大量种植人参。
1980:40元/斤,
1988年
价格高峰
 
1989年-1990年
1989年惨跌,国外利益集团以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为由,拒绝收购几年前订购的人参,造成当年人参价格大跌。
1989年中国因当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遭受西方国家贸易制裁,人参出口骤然被冻结,大量中国人参堆积,以至参价进入长达6年的低迷。
1991年
趁人参价格大跌之际,国外利益集团疯狂收购,并再次以各种理由对中国参农游说,承诺高价,向他们大量订购人参。
 
1997年
以国内人参储备已充足为理由,不仅拒绝以当初的许诺价收购,更抛出低于1990年的价格,当年参价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压。
 
 
 
2001-2005年
同样的情况再度上演,在人参成熟之时,国外利益集团再次以重量、品质、农药残留等为借口拒绝接收,人参价格当年参价暴跌至谷底。至此,人参从1982年的40元/斤,跌至2000年的6.6美元/公斤,近似萝卜价。
 
 
 
2009年-2010年
吉林省政府多次出台有关人参产业振兴的文件和指示,卫生部2010年批准吉林省开展人参“药食同源”试点工作,首次批准了“人参可以用于食品”,国内企业纷纷加入到人参种植中,需求推动人参价格从2009年开始一路向上。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从历史上人参的价格走势来看,由于国内人参附加值小,依赖出口,且出口时主要以原料出口,容易受到价格操纵。近年来,地方政府意识到人参价值与价格严重偏离,开始大力发展人参产业,通过控制种植面积,扩大国内人参需求量等方法来促进国内人参价值回归。人参的总供给量和需求量无确切数字,2012年吉林省干参约5000-6000吨,占全国70-80%。人参年需求量约为8000吨,其中药厂约3000吨,红参约1000吨,饮片约2000-3000吨,出口约2000吨。未来人参的供给和需求将发生变动,受益于药食同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而供给则由于土地稀缺及限制伐林种植将减少。2010年以来,人参价格不断上涨,渠道中的低价库存被逐渐消耗,从供求关系分析来看人参价格短期可能会有波动,但总体来看未来两年将在波动中上涨。
 

本文采编:CY209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参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参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参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四章,包含人参行业重点企业经营分析,2025-2031年中国人参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国人参行业投资前景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