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局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大约有80%左右的企业不愿意将企业内的业务数据放在云存储产品中,究其原因是从数据安全性的角度考虑。
(一)发展现状
云存储一进入国内,就以异常惊人的速度成长,短短几年,就有金山快盘、华为网盘、酷盘、360云盘数十个云存储产品面世,既有借助原有用户半路出家,也有赤手空拳的新生产物。所有厂商的目标只有一个:在这个被众人看好的新兴市场分一杯羹。
2012-2016年中国网络存储市场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国内用户的热情。截至今年3月27日,国内最早的云存储之一——115网盘,宣称注册用户总数突破3000万。另一款产品——华为网盘也宣布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2000万,并预计2013年达到1亿大关。后起之秀酷盘亦有不俗表现,拥有近1000万的注册用户。而这些数字比起4.2亿的网民,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要知道,2007年成立的美国Dropbox,做足三年,才仅仅拥有可怜的100万注册用户(目前为5000万)。
(二)存在的问题
国外影响较大的云存储产品只有iCloud、SkyDrive、GoogleDrive、Dropbox四家,由于活跃用户比较固定,厂商完全可以安下心来集中精力拓展服务。而国内云存储市场尚处在跑马圈地阶段,惨烈的竞争尚未来临,市场的发展并不成熟,用户数量并不固定。还有目前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制约了用户的热情,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安全性差
局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大约有80%左右的企业不愿意将企业内的业务数据放在云存储产品中,究其原因是从数据安全性的角度考虑。
普通用户一般也只愿存放一些短视频、歌曲等无所谓的内容,更重要的数据、隐私内容,则很少放到网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云存储的发展,使产品缺少黏性,造成了很多僵尸用户或准僵尸用户。
2.带宽制约
国内带宽同样限制了用户对云存储的热情。谁愿意为上传或下载一个几十MB大小的文件花费数分钟的时间?用户只有获得足够的传输带宽,才可能对云存储产生兴趣。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平均网速只有1.4Mbps(175kB/s),排在全球第90名,花着世界上最贵的网费,用着世界上最慢的宽带,此话一点儿不假。在对云存储初期的新鲜感消退后,庞大的注册用户群中究竟有多少还能保持活跃,还能继续使用,亦未可知。
3.盈利困局
云存储的最终目的就是挣钱,目前的赢利模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提供一定容量的免费存储服务,另外增加的空间需要收费。另一个是积累大量用户后开放平台,通过分成和其它增值服务赢利。
而在国内,大家更习惯于花钱买硬件产品而非虚拟服务。据统计,目前85%左右的中小企业用于存储采购的资金只有低得可怜的12%,而普通用户购买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开放API获得利润,更大的可能也只是对云存储的补充,因为用户会不会花钱购买这些服务实在难以确定。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也会影响国内云存储的发展,比如各方面审核,敏感内容的限制等。


2025-2031年中国云存储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云存储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云存储优势生产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2025-2031年中国云存储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国云存储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规避指引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