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电控母排‌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细分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高压集成引领升级,新能源汽车等场景需求打开增长空间[图]

内容概要:电控母排作为电气系统中电能与信号高效传输分配的关键部件,以铜、铝等金属为核心导体材料,具备载流强、散热优、结构紧凑等优势,是高压大电流场景不可或缺的组件。中国电控母排产业链层级分明、协同紧密:上游依托国内精炼铜产能稳步增长,通过铝代铜技术、再生铝应用等稳定成本;中游以苏州瑞可达、中航光电等企业为代表,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集群,专注多类型母排生产与高压产品迭代;下游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驱动力,叠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多引擎”需求,推动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3.7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39.9亿美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用母排占比超半数。行业呈“金字塔式”竞争格局,外资主导高端市场,本土头部企业加速国产替代,中小型企业聚焦细分赛道。未来,行业将沿高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构建技术驱动与全球布局的新增长格局。


上市企业:西典新能(603312.SH)、正泰电器(601877.SH)、平高电气(600312.SH)、赛晶科技(00580.HK)、壹连科技(301631.SZ)、瑞可达(688800.SH)


相关企业: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顺科智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交建雷耀电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核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华核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艾正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铜博士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芜湖赛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控母排‌、新能源汽车、储能、数据中心、电控母排行业政策、电控母排‌行业产业链、电控母排‌发展现状、电控母排细分市场、电控母排‌发展趋势


一、电控母排行业相关概述


电控母排又称母线或汇流排,是一种经特殊设计的金属导体结构,通常由铜、铝等金属材料制成且经过绝缘处理,核心作用是在电气和电子系统内的各类元件(如电池包、逆变器、电机控制器等)之间实现电能与信号的高效传输和分配。


电控母排可按不同维度分类,按材质分为导电与散热性能出色的铜母排、成本更低且轻量化的铝母排,以及兼顾多重优势的复合材料母排;按结构分为结构稳固的刚性母排、装配灵活的柔性母排,还有能实现多回路布线的层叠母排,不同类型分别适配不同电气系统的应用需求。

电控母排分类


电控母排与传统线束的核心区别在于集成化与分散化。电控母排如同“集成化的电力高速公路”,采用扁平导体结构,具有空间占用小、传输效率高、散热性好及可靠性强的显著优势,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高端变频器等对功率密度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而传统线束则更像“分散的普通公路”,由多根独立线缆组成,虽成本较低、布局灵活,但存在体积重量大、寄生电感高、组装依赖人工等劣势,更多用于传统低压和布局复杂的电气系统中。简言之,传统线束是“分散布线”的1.0版本,而电控母排则是“集成化、模块化”的2.0升级方案。母排并非在所有场景下都取代线束,但在高功率、高集成度的现代电气系统中,其优势愈发明显。

电控母排与传统线束对比


中国电控母排产业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产业链层级分明且协同紧密,上游以铜、铝等有色金属为核心原材料,辅以绝缘材料等,供应端受全球矿产波动影响较大,国内企业多通过参股矿产项目、研发铝代铜技术等稳定成本,再生铝在电气装备领域的应用也逐步突破;中游是核心制造环节,苏州瑞可达、中航光电等企业为代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形成产业集群,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刚性、柔性、层叠等多类型母排生产,同时积极研发适配高压场景的产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下游广泛辐射新能源汽车、储能、特高压输电、数据中心等领域,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西安西电、许继电气等电力设备企业,以及各地数据中心集群等,构成需求核心,不同领域对母排的载流、散热等性能需求差异,推动中游持续迭代产品以适配场景。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产业链图谱


从行业上游原材料来看,电控母排主要采用铜、铝作为导体材料,部分高端产品为提升导电性能也会使用银等贵金属。其中,铜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仍是当前电控母排最主要的导体材料;而铝则凭借轻量化与成本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等对重量敏感的应用中占比逐步提升。原材料纯度直接决定母排的载流能力、散热性能和使用寿命,是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精炼铜产能稳步增长,为电控母排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材料保障。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国精炼铜产量从1002.51万吨增长至1364.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8.01%,有效支撑了母排产业的原料供应与成本控制。

2020-2024年中国精炼铜产量(单位:万吨)


从行业下游需求市场看,新能源汽车是电控母排行业最核心的驱动力。纯电动汽车因其完全依赖电力驱动,对电控母排的需求量和导电、散热等性能要求极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也持续推动母排用量增长。作为连接电池、逆变器与电机控制器之间高效、安全传输电能的关键部件,电控母排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至2024年间产销量年均增速均超过30%。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车销量占比已达国内汽车总销量的46.1%,为电控母排行业带来了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倒逼行业加速向高压化、轻量化产品迭代升级。

2020-2025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单位:万辆)


电力能源领域也是电控母排的核心应用市场之一,涵盖智能电网、风电、光伏及储能电站等关键场景。其中,智能电网中母排用于变电站、配电柜等设备的电力分配,风电、光伏电站及储能系统中则承担新能源发电与储能设备间的电能传输任务,平高电气等企业研发的特高压直流母排,已精准适配国家电网变电站扩容等高端需求。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深化,该领域对高压、高可靠性母排的需求持续攀升,而近年来电源与电网升级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5987亿元,同比增长0.6%,电网工程投资完成4378亿元,同比增长9.9%,为电控母排市场注入稳定增长动力。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电网对传输效率要求的提升、数据中心高密度供电需求的增强,以及轨道交通电气化进程的推进,共同构成了行业需求增长的“多引擎”格局,推动电控母排向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持续发展。

2020-2025年9月我国电源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单位:亿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电控母排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三、全球电控母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全球碳中和政策推动下,电控母排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与产能同步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电控母排市场规模已达约33.7亿美元,在新能源汽车、电力能源、数据中心等多领域需求共同拉动下,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39.9亿美元。从区域格局来看,亚太地区是核心消费市场,其中中国凭借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欧洲在严格碳排放法规驱动、北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企业加速电动化布局的带动下,也保持了稳定的需求增长。

2022-2025年全球电控母排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作为电控母排最关键的应用领域,其母排主要用于电池包、逆变器、电机控制器等高压部件间的大电流传输。纯电动汽车对母排的需求量和性能要求最高,插电混动车型也随电动化程度加深而不断提升使用比例。随着800V高压平台与超充技术的推广,市场对母排的耐压等级、散热性能及轻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产品结构持续升级。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母排市场规模约为16.87亿美元,未来在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车企持续扩产的直接拉动下,预计2025年该细分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2.1亿美元,成为电控母排整体增长的核心引擎。

2022-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母排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企业布局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目前呈现出“金字塔式”分层竞争格局。在高端市场,西门子、施耐德、罗杰斯等外资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主导高端市场份额,产品以高可靠性、定制化见长;本土头部企业如正泰电器、西典新能则通过全产业链整合与持续技术创新,主导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主流应用领域,前五强企业合计市场份额预计超过一半,并不断加速国产替代与海外市场拓展;与此同时,一批中小型企业聚焦船用、新能源电站等细分赛道,以专业化、差异化的产品构建竞争壁垒,成为整体生态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情况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未来将沿着高压化、集成化与智能化方向深度演进,适配新能源汽车800V平台等高压快充需求,推动产品在耐压等级、散热性能及绝缘能力上持续突破;同时,产业链将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加速向高端迈进,铝材及复合材料应用提升促进轻量化发展,真空树脂模塑等先进工艺保障集成母排一致性,推动产业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驱动;此外,在“双碳”战略与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行业应用从新能源汽车扩展至储能、数据中心及工业自动化等多元场景,国内企业依托技术积累与产能优势,正加速国产替代并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构建持续增长新格局。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技术演进:高压化、集成化与智能化成为核心方向


中国电控母排行业正朝着高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加速演进。为适应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及快充技术的普及,母排的耐压等级、绝缘能力和散热性能将持续提升,推动材料与结构设计的迭代。同时,集成化将成为主流,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CCS(电池连接系统)集成母排通过将导电、信号采集、绝缘保护等功能融为一体,显著提升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更好地适配了CTP/CTC等先进电池成组技术对连接系统尺寸与复杂度的新要求。此外,随着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渗透,母排的设计与制造将更深入地与智能化融合,通过嵌入传感器实现电流、温度的实时监控,并利用仿真平台优化产品性能,从而提升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预测性维护水平。


2、创新路径:材料突破与先进工艺驱动产业升级


未来行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材料创新与制造工艺的精进。在材料领域,为兼顾导电性与轻量化需求,铝排及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将显著提高。例如,纳米晶硅复合铝基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旨在实现导电性能与机械强度的同步优化。在工艺方面,为了满足集成母排对一致性、可靠性的高要求,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等先进工艺将逐步推广,以提升绝缘层的均匀性和强度。与此同时,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将更加紧密,企业通过向上游材料领域延伸或与设备商合作,致力于开发专有技术与定制化设备,从而在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构筑起更高的技术与工艺壁垒。


3、生态布局:政策赋能与应用拓展构建新增长极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电控母排行业的应用生态将日益多元,并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国内 “双碳”战略及相关产业政策,如《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支持电力装备的绿色智能转型,为母排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创造了广阔空间。与此同时,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宽,除新能源汽车这一核心引擎外,母排在储能系统、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及工业自动化等高增长领域的渗透率将不断攀升,形成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格局。面对这片蓝海,国内企业将不再局限于成本竞争,而是更积极地通过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乃至海外布局来塑造品牌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在全球产业链中争取更有利的位置。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电控母排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79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控母排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控母排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控母排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1-2025年电控母排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电控母排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6-2032年中国电控母排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