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细分市场、重点企业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国产替代加速破局,新兴显示引领需求[图]

内容概要:显示玻璃基


上市企业:彩虹股份(600707.SH)、凯盛科技(600552.SH)、京东方A(000725.SZ)、沃格光电(603773.SH)、蓝思科技(300433.SZ)、戈碧迦(920438.BJ)、维信诺(002387.SZ)


相关企业: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咸阳虹宁显示玻璃有限公司、常熟佳合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艾杰旭显示玻璃(昆山)有限公司、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显示玻璃基板‌、新型显示、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产业链、显示玻璃基板‌发展现状、显示玻璃基板竞争格局、显示玻璃基板‌发展趋势


一、显示玻璃基板行业相关概述


显示玻璃基板是一种以高纯度特种玻璃为核心原料,经精密加工制成的具有超高平整度、优异光学性能和稳定物理化学特性的薄板状基底材料。其核心功能是作为显示器件(如LCD、OLED、Mini/Micro LED等)的核心支撑载体,为上层功能材料(如液晶分子、发光二极管芯片、电极层等)提供稳定的附着基础,同时保障信号传输的高效性、光学性能的一致性和器件的长期可靠性。


显示玻璃基板的分类可从核心维度清晰划分:按制造工艺可分为浮法、溢流熔融法、流孔下拉法等,分别适配不同精度与成本需求;按应用场景可分为LCD/OLED用、Mini/Micro LED用及车载、医疗等特种显示用基板,对应消费电子与专业场景;按技术特性则可分为刚性、柔性玻璃基板及集成TGV工艺的特种基板,同时也可依据物理特性分为普通与特种基板、按成分分为碱玻璃与无碱玻璃,各类别均围绕下游需求与技术特点形成明确差异化定位。

显示玻璃基板分类


在四种主流显示技术中,LCD基板要求高平整度与高热稳定性的无碱玻璃,且需两片分别用于电路和滤光片;OLED基板尤其关注耐高温性能以应对制程高温,柔性OLED则采用聚酰亚胺(PI)替代传统玻璃;Mini-LED目前主要作为LCD的进阶背光,其基板性能要求与高档LCD基板基本一致;而Micro-LED作为前沿技术,对基板的平整度、热稳定性和热膨胀系数匹配要求最为严苛,以应对极高的芯片转移与封装精度挑战。

显示玻璃基板细分材料对比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玻璃基板作为电子设备显示与半导体封装领域的核心基础材料,具备高平整度、低热膨胀系数、高纯度等关键特性,其性能直接决定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刷新率、对比度等核心指标,并深刻影响芯片封装中的信号传输质量。近年来,随着技术突破与下游应用需求的持续释放,我国玻璃基板行业实现稳步成长,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约350亿元,同比增长5.11%。在未来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进程进一步深化的推动下,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有望攀升至368亿元,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2020-2025年中国玻璃基板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市场中,TFT-LCD领域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约80%的玻璃基板应用于LCD面板,使其成为行业需求最稳定的基本盘。在TFT-LCD上游原材料成本中,玻璃基板占比达15.2%,凸显其关键材料地位。该技术覆盖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设备到显示器、电视等大尺寸产品的全场景应用,构建了多元化的需求结构。近年来,大尺寸LCD面板在Mini LED背光技术加持下保持增长动能,进一步巩固了该细分市场的规模基础。2024年,中国TFT-LC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达315.91亿元,同比增长6.79%。在显示技术持续演进和电子产品普及的推动下,预计TFT-LCD玻璃基板市场仍将维持稳健增长态势。

2020-2025年中国TFT-LC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三、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产业链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产业链上游以硅砂、纯碱、硼酸等基础原材料及激光开孔、电镀等核心生产设备为支撑,其中高纯度原料保障产品基础性能,精密设备技术壁垒较高且国内企业正逐步突破;中游作为核心环节,聚焦玻璃基板的研发、熔制、成型(主流溢流熔融法、浮法等)、加工及检测封装,头部企业已实现中高世代产品量产,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下游通过京东方等面板制造商承接产品,进一步应用于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以及车载显示、VR/AR、半导体封装等多元终端场景。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产业链图谱


显示玻璃基板作为显示产业与半导体封装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其下游应用市场正依托技术迭代,形成“传统领域稳中有进、新兴场景快速崛起”的双轮驱动格局。应用场景已从智能手机、电视等传统显示面板,持续延伸至Mini/Micro LED高端显示、玻璃基芯片封装、智能车载电子等高增长领域,呈现出鲜明的结构化增长特征。


在传统应用市场,尽管电视机出货量从2020年的4440万台回落至2024年的3596万台,整体需求承压,但大尺寸化与高端化趋势(如Mini LED背光技术的普及)仍为高世代玻璃基板带来可观的结构性机会。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波动后,于2024年回升至2.94亿部,平板电脑也稳步增长至近3000万台规模,共同构筑了中小尺寸玻璃基板需求的稳定基本盘。整体来看,下游市场正逐步由“以量取胜”转向“以质突围”,不断推动玻璃基板向更高性能、更优成本的方向迭代演进。

2020-2024年中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出货量统计


Mini/Micr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方向,已成为推动玻璃基板市场增长的关键动力,其背光与直显两大技术路径均对玻璃基板形成强劲需求。在背光应用中,玻璃基板凭借其低热膨胀系数、优异导热性以及可支持10μm以下高精度线路等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PCB基板,尤其在2000分区以上的高端显示方案中表现突出,能够有效抑制光晕、提升对比度,使LCD产品在视觉上逼近OLED水准,同时避免烧屏风险。目前,玻璃基板背光技术正加速渗透至高端显示器、电竞笔记本、车载显示等10–30英寸的中尺寸高端场景。近年来,行业市场增长态势显著。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Mini LED电视销量已达416万台,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万台,实现近乎翻倍的增长,进一步印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商业化潜力与下游拉动力。

2022-2025年中国Mini LED显示器销量及预测(单位:万台)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高度集中,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AGC)和电气硝子(NEG)三大巨头占据约80%市场份额,其中康宁凭借料方配方、溢流熔融法等核心技术,以超50%的市占率主导全球高端市场,尤其在技术壁垒最高的10.5代高世代线领域形成绝对垄断。国内市场中,外资企业仍占据高世代线优势,但以彩虹股份、东旭光电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已实现G8.5+玻璃基板规模化量产,成为国产替代核心力量;同时,细分领域涌现差异化竞争者,如沃格光电在TGV玻璃通孔封装技术、凯盛科技在UTG超薄柔性玻璃量产应用(供货主流折叠屏手机)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面板龙头京东方亦通过战略投资与自研向上游基板环节延伸,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企业竞争梯队


当前,显示玻璃基板领域重点企业技术布局呈现差异化竞争:康宁依托溢流下拉法工艺,提供覆盖LCD、OLED及新型显示技术的高性能基板;彩虹股份与东旭光电分别通过溢流法、浮法工艺实现G8.5+高世代线国产化突破,东旭光电更以激光刻蚀技术切入半导体封装领域;凯盛科技自主研发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构建UTG/UFG全产业链,主攻折叠屏市场;沃格光电凭借TGV载板与玻璃基多层线路技术,在MicroLED、光模块及先进封装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京东方则通过战略投资与自研向上游延伸,结合ADS Pro、Mini LED等显示技术强化供应链自主性,共同推动行业向高世代、柔性化及多元化应用方向演进。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情况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未来将呈现技术突破、应用拓展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并进的总体趋势。在技术层面,行业持续向高世代线与技术多元化方向突破,本土企业在G8.5+液晶基板规模化量产基础上,正加速攻克G10.5/11代线工艺瓶颈,并积极推进OLED用高世代玻璃基板、超薄柔性玻璃(UTG)和玻璃通孔(TGV)等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从应用生态看,随着Mini/Micro-LED技术的成熟和半导体封装需求的增长,玻璃基板的应用场景正从传统显示向高端显示、车载电子、AR/VR及先进封装等新兴领域快速延伸,形成多元化需求结构。与此同时,在供应链安全与绿色制造双重驱动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将持续深化,推动行业向更高自主化率、更优能源效率和更强综合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加快


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正迎来以高世代化与技术多元化为标志的突破期。在LCD领域,国产G8.5代基板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逐步切入市场。更为前沿的G10.5代等超高世代线,也因更大的尺寸和更高的生产难度,成为本土企业攻坚和替代的目标。在OLED这一被视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的领域,中国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全球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的下线,标志着我们在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技术上的突破。此外,用于柔性显示的UTG(超薄柔性玻璃)和应用于高端半导体封装的TGV(玻璃通孔)等先进技术,也正被沃格光电、凯盛科技等企业积极布局并推进量产。这些突破背后,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驱动行业从技术追随向自主创新转型。


2、应用拓展与产业链协同深化


未来,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的增长将不仅依赖于传统显示面板的尺寸升级,更在于与新兴技术融合催生的跨界应用场景。显示面板正加快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催生“显示+”新业态,赋能车联网、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多种场景。玻璃基板凭借其优良特性,在这些新兴领域的需求正持续增长。例如,Mini LED背光技术作为提升液晶显示器性能的重要路径,其发展将进一步拉动对高性能玻璃基板的需求。与此同时,产业链的协同与安全变得至关重要。下游面板厂商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量,迫切希望上游供应商多元化,这为产品质量过硬且具备显著运输成本优势的本土基板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切入机会,从而加速形成紧密协同、安全可控的本土供应链生态。


3、绿色智能与全球竞争力重塑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国显示玻璃基板企业正沿成本控制与价值提升双轨并行发展。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玻璃基板制造环节正通过工艺创新持续优化能耗效率,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例如,以一次成型工艺替代传统二次减薄流程,在简化工序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与减排增效,成为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另一方面,行业也在积极推动运营智能化与产品高值化转型:通过推进生产线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提升生产良率与效率;同时面向高端市场开发超薄、高强度等差异化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正逐步从规模扩张者转向技术引领者与价值塑造者,推动全球产业格局持续优化。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79
10000 1020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共十一章,包含2026-2032年显示玻璃基板投资建议,2026-2032年我国显示玻璃基板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2026-2032年我国显示玻璃基板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